文/小小說編年史
導讀: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將昊天放在一個偏反派的角度去分析這件事的始末,造成的結果是無論如何去分析,星恆天事件天庭界都是屬於入侵者,這場戰局天庭界也必將以失敗告終。
但是,為什麼不能站在昊天是正派,天庭界所戰(排除部分星恆天神靈的惡劣所作所為)是為了正義而戰的角度去分析去分析呢?或許會得到一個截然相反的結局。
在章節《陣法出世》中,小說的開頭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詮釋了星恆天之戰,在這裡,趙公明和老樵夫有著多年的交情,天尊和釣魚老頭也並非生死對立,一切都如同一盤棋,靜靜地躺在那兒,究竟是勝,失敗,聽天命,盡人意。
在這一個章節中,根據趙公明所言,星恆天之戰,對昊天自己來講,都不知道究竟是對還是錯,甚至,連做事果斷的天尊也因為這事猶豫不決。
按常理來講,修為都到天尊這種層次了,如果本身只從大局出發,只考慮利弊,只考慮結果,一個星恆天又算得了什麼呢?天庭界十三路大軍又算得了什麼呢?甚至,哪怕天庭界毀滅又算得了什麼呢?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他昊天也根本就不愁沒有一個去處。
但是,在這一個章節中天尊也會猶豫,也會考慮究竟是對還是錯,所以這件事本身,我認為並不只是簡單的佔領星恆天而已,甚至也不是為了拉攏老酒鬼、釣魚老頭兩尊精神力90級的大佬這麼簡單,而是別有目的。
而這個目的,應該和老樵夫所猜想的宇宙災難有關聯,根據小說原話:
「一旦出現差錯,就不只是一座星恆天被毀滅那麼簡單,對整個宇宙都是災難。」
對於前一句星恆天毀滅還可以猜想到,如果在星恆天爆發神尊級、封天級戰鬥,星恆天必定會被戰鬥的餘波所徹底湮滅,而對於後一句卻並沒有那麼容易理解,首先,十萬年前那種層次的戰鬥並不會那麼容易發生,其次,地獄界需要的是慢慢蠶食天庭界,哪怕天庭界控制不住,地獄界也一定會控制,否則十萬年來的謀劃淪為一空。
所以就個人以為,這個災難或許另有所指。
緊接著劇情,趙公明就談到了30萬年前的悲劇,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
「這世間,總需要有些人去做事,若是因為害怕出面,就不去做,選擇坐以待斃,那麼30萬年前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小說之所以引用這一段30萬年前的事,說不定其中也有聯繫,甚至推斷昊天最終的目的大概率也和那件事有關聯,但是最終究竟是因為什麼?如今只是一個謎團,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昊天哪怕不是正派,有過這一份猶豫,有過不顧一切去做30萬年前那件大事,這就已經足夠了。
最後,昊天究竟因何事而猶豫不決呢?宇宙災難又是什麼呢?歡迎各位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哦!長按點讚,一鍵三連,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小小說編年史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