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日,株式會社騰龍在其日本官網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全畫幅、浮動光圈中遠攝變焦鏡頭——騰龍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鏡頭(以下簡稱騰龍新70-300mm鏡頭)。此前在2010年騰龍公司曾發布過一款型號相同的70-300mm鏡頭產品(Model A005),該鏡頭以超高的性價比而受到很多喜歡「打鳥」但卻又囊中羞澀的用戶的青睞,而本次試用的這款則是在原有設計基礎上,融入了更加先進的自動對焦和防抖系統的半代升級之作。
騰龍新70-300mm鏡頭
其實如果對比一下兩款鏡頭的外觀設計,不難發現兩代鏡頭在外觀設計上的變化其實並不大,主要體現在對焦環和變焦環表面橡膠紋路,以及將前代高調的金色裝飾圈更換為鎢銀配色的裝飾圈上。不過必須要承認,儘管只改動了比較少的部分,騰龍新一代70-300mm鏡頭的高級感一下子就得到了提升,審美也更加符合時下攝影鏡頭的主流。
上一代騰龍70-300mm鏡頭,從外觀上來看變化並不大
·騰龍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Model A030)鏡頭主要技術參數:
12組17片光學結構
最近對焦距離1.5m、最大放大倍率1:4
濾鏡口徑62mm
最大直徑×長度=82.2×142.7mm(尼康卡口版本數據)
鏡頭重量765g(尼康卡口版本數據)
9片光圈葉片
4擋快門補償效果(CIPA標準)
其實整體參數方面,騰龍新70-300mm與前代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升級更多的體現在自動對焦速度和精度的提升、4擋快門補償效果的VC光學防抖系統,以及帶有氟塗層的前組鏡片這三方面上。這三個方面中的前兩個也正是前代產品的不足之處,此番升級之後可謂是「加量不加價」,進一步提升了鏡頭的性價比表現。
·產品外觀&細節設計:
騰龍新70-300mm鏡頭外觀整體風格與16-300mm鏡頭非常相近
前面提到,騰龍新70-300mm鏡頭在外觀設計方面相比前代變化並不大,但格調或者說是品味還是有了不小的提升。隨著時代的變遷,普羅大眾的審美也會發生變化,設計師也會跟隨著這樣的潮流不斷推陳出新。
標配的花瓣型塑料遮光罩尺寸壯碩
騰龍新70-300mm鏡頭的產點為中國大陸,應該就是騰龍的佛山工廠出品
整體來看,騰龍新70-300mm鏡頭依舊保持了該系列固有的小巧、便攜、高性價比的特點,並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而獲得超越以往產品的拍攝性能。如果從用戶的角度考慮,對於使用頻率並不很高的長焦鏡頭,預算自然會受到限制,而這款價格並不昂貴的小長焦鏡頭也會受到更多用戶的關注。
鏡頭側面的對焦、防抖系統開關,以藍色的「SP」字樣也與前代產品幾無二致
一款小巧、緊湊的全畫幅中遠攝變焦鏡頭
變焦後伸出距離不長,鏡頭的體積控制也很好
騰龍新70-300m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5米
對焦模式和VC光學防抖撥杆式開關
該鏡頭的濾鏡口徑僅有62mm
由於定位的原因,半代升級之後的新70-300mm鏡頭也依舊沒有配備防塵防水濺結構
此前我曾見過有不少APS-C畫幅中端數碼單眼相機用戶使用前代70-300mm鏡頭,來體驗「打鳥」的拍攝樂趣。事實上APS-C畫幅的1.5或者1.6的等效焦距係數換算後的70-300mm焦距,正好介乎於150-480mm之間,焦段也夠得上而無需花費昂貴的價格購買100-400mm左右焦段的鏡頭。可以說APS-C畫幅中端數碼單眼相機+騰龍70-300mm鏡頭,是目前預算最為親民的「打鳥」組合了。
掃描二維碼進入CP+2017專題移動端
點擊圖片進入CP+2017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