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玩梗的品牌已經out!
最近,寧靜和張亮都因網絡梗喜提代言,這些能迅速回應網絡熱點的品牌也很值得關注。
寧靜因撞臉成M&M&39;s 官宣寧靜正式出任其品牌大使,並與M豆-綠豆一起成團出道了。明星接個形象大使本沒什麼,但寧靜接到這份工作的原因卻太搞笑了。
事情開始於一位名叫 @混世可愛oo 的網友,在微博 po 出一張M豆-綠豆的水杯圖,並悄咪咪地表示:「今天看到了寧靜姐(噓)」——
沒想到寧靜本人回復了,「再偶遇的話 歡迎你和姐打招呼。」正主的翻牌,讓網友更放肆地玩起了梗,比如各種拼圖以證實相似度。
更奇妙的是,寧靜入駐B 站的時候,就開始用起了這款杯子。
M&M&寧靜吊威亞39;s緊跟熱點,抓住網絡梗迅速與寧靜達成合作,可以說是嗅覺非常敏銳的一個年輕化品牌了。
楊國福麻辣燙喊話張亮代言
無獨有偶,最近還有一個明星可能會因為網絡梗而收穫代言。
8月9日晚上,楊國福麻辣燙的官微發了一條微博,喊話張亮,希望他能代言自家品牌,燃了網友們吃瓜的熱情。
事情是這樣的,《中餐廳》第四季開播,因為芒果臺的剪輯問題給趙麗穎招來了一波赫,張亮作為本季大廚出面力挺趙麗穎。
然後,重點來了——張亮這條微博的評論區中,出現一個網友,怒斥張亮家的麻辣燙太黑心,「加麻醬都要錢,而且菜品還比別家的貴。」
張亮則直接在微博回覆:「去吃楊國福啊……」
不明真相的人可能看了會一臉懵比,原來,有一家麻辣燙連鎖品牌就叫「張亮麻辣燙」,與明星張亮重名了,這位網友把此張亮當成了彼張亮。明星張亮本人也是幽默,順嘴就讓網友去吃楊國福麻辣燙。
隨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楊國福麻辣燙聞訊而來,馬上向張亮發出了代言邀請,網感之好,反應之快,遠遠超出一個麻辣燙品牌該有的樣子,讓人不由得稱讚其「太會玩」。
品牌越來越會玩「梗營銷」
POPPY發現,如今的品牌越來越會玩類似的「梗營銷」了。
此前在熱播劇《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飾演教坊司花魁的演員陳騰躍,因為人設和扮相過於油膩,被網友封為「人間油物」。即便是這樣一個不太友好的「黑稱」,也讓演員接到了菜籽油品牌的代言邀約。
今年流行的JK裙子,格紋與天堂傘的格紋非常相似,不少網友呼喚天堂傘出JK制服。天堂傘果然就在最近攜手少女服飾品牌樂町,跨界推出格紋裙裝。
還有之前的kindle蓋泡麵的梗,vans將諧音「代言人」王安石的詩印在了鞋面上,景田讓景甜正式代言景田水,毛不易代言霸王防脫洗髮水……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喜歡玩梗營銷?POPPY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有趣的品牌梗,就是廣泛流通的社交貨幣。這意味著品牌可以利用社交場景、熱點為「梗」做話題,調動受眾的情緒。長久下去,為用戶不斷創造可談論的社交談資,將用戶UGC內容轉變為品牌資產。
其二,品牌營銷,想要造一個事件、話題,不說最終能達成什麼樣的效果,單從前期要做的鋪墊、引導就佔了非常大的資源比例,還不保證一定能形成傳播。用梗來做營銷就不同了。從現有的案例來看,運用網絡上已經形成的梗來與品牌結合做營銷,是非常討巧的。能被你知道的梗,一定是已經在一些人種傳播過了,是自帶基礎流量的。
其三,品牌梗就像一個無形的掛鈎,承載接地氣的品牌文化,具有可延展性與可複製性的特點,為冰冷的品牌建立有血有肉的形象,把硬廣變成與用戶情感化連接。它可以是一個暱稱、一種人設,一個惡搞段子,還可以是個有趣故事。每當一個品牌出現什麼新的動作,吃瓜群眾總會很自然將它的梗跟這次的故事建立聯繫,讓品牌和梗在階段時間內又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