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無論是對待寵物的觀念還是寵物產業鏈,都達到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這為寵物電影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一個先天的優勢。反觀國內,寵物題材電影作為一種新興題材,其發展也一定程度受到寵物消費市場的制約。電影如何突破核心圈層,獲得廣泛的大眾效應,這是寵物電影最亟需思考的問題。
盤點一下近年國產寵物電影,可以發現一些變化。
第一是寵物電影從頻繁撲街到市場響應。2017年的《忠愛無言》《血狼犬》都收穫了2500萬左右的票房;2018年,十幾部「狗片」蹭著狗年熱點齊上映,但真正豐收的卻寥寥無幾,《小狗奶瓶》《監獄犬計劃》分別只有165萬、125萬票房,其它如《萌犬入殮師》《他是一隻狗》 則只有兩位數的票房; 而到了2019年,寵物電影市場已經開始升溫,《狗眼看人心》1843萬,《一條狗的使命2》 票房近2億,《小Q》創下1.11億票房,新晉上映的《寵愛》則拿下元旦票房冠軍。
第二是影片製作與內容有所精進。2018年雖上映了不少寵物電影,但質量卻是良莠不齊,有些電影過於低幼劣質,難得市場認可。2019年的寵物電影一方面在內容上更加開拓,比如《狗眼看人心》通過「狗咬狗」,狙擊現實;《寵愛》通過六個故事,書寫溫情。另一方面在製作團隊上也更加成熟,陣容可喜。
再有是影片宣發意識和營銷手段加強。2017年電影《忠愛無言》憑藉真實與感動獲得了較高的口碑,但卻輸在了影片宣發上。而2019年,無論是黃磊、閆妮主演的《狗眼看人心》,還是任達華坐陣的《小Q》,在前期預熱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