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條件下,自然界中的礦物絕大多數都呈現一定的幾何多面體形態,通常可分為等軸(立方)晶系、六角(六方)晶系、四方(正方)晶系、三角(三方、菱方)晶系、斜方(正交)晶系、單斜晶系、三斜晶系等七大晶系。今天我們就試著按外形的不同來看看這些美麗的礦物晶體,來見證大自然的神奇!
一、
八面體晶體
此類晶體礦物有螢石等。
1
螢石(Fluorite)
晶體常呈塊狀、粒狀集合體,或立方體及八面體單晶。晶體個頭較大,常顯鮮豔的顏色,部分可發出螢光。透明、玻璃光澤,硬度4,解理好。比重為3.18。
2
石榴石(Garnet)
石榴石晶體與石榴籽的形狀、顏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常見的石榴石為紅色,但其顏色的種類十分廣闊,足以涵蓋整個光譜的顏色。硬度:7-8。密度:3.5-4.3克/立方釐米 。
二、
三方柱晶體
三方柱晶體的礦物有電氣石、輝鉬礦等等。
1
電氣石(Tourmaline)
常見單形為三方柱和六方柱,晶體呈柱狀。顏色多樣,綠色、黑色、紅色,有時一個晶體呈多種顏色(鉻電氣石)。玻璃光澤。硬度7~7.5。比重2.9~3.4。
2
輝鉬礦(Molybdenite)
以鉬為中心形成單個的三方柱。具有六方板片狀外形,少數呈鱗片狀集合體。鉛灰色。金屬光澤。硬度極小。比重5。
三、
四方柱晶體
此類晶體的礦物有錫石、白鎢礦等等。
1
錫石(cassiterite)
晶體屬四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引,晶體具金紅石型結構,通常為帶雙錐的短柱體,有時呈細長柱狀或雙錐狀。膝狀雙晶普遍。集合體大多呈粒狀塊。外殼呈葡萄狀等而內部具同心放射纖維狀構造的,稱木錫石。純淨的錫石几乎無色,但一般均呈黃棕至棕黑色;條痕白色。金剛光澤,斷口上油脂光澤。摩斯硬度6~7。比重6.8~7.1。
2、
白鎢礦
晶體屬四方晶系的鎢酸鹽礦物,外形為粒狀石塊,白色帶黃,有脂肪光澤。橙色,雙錐狀晶體,晶體碩大,且尖端呈透明深橙色。硬度:4.5
四、
菱面體晶體
此類晶體礦物有菱鐵礦、菱錳礦、白雲石等。
1
菱錳礦(Rhodochrosite)
晶體呈菱面體狀。主要單形:菱面體,有時出現六方柱。淺玫瑰紅色、白色、黃色、褐黃色等。玻璃光澤。硬度3.5~4.5。
2
菱鐵礦(Siderite)
晶體呈菱面體狀、短柱狀等。常見單形:菱面體。通常呈粒狀,土狀緻密塊狀集合體。灰白、淺黃白、褐色、棕紅、黑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4。
3
白雲石(Dolomite)
晶體常呈菱面體狀,晶面常彎曲成馬鞍形,集合體常呈粒狀、緻密塊狀、有時呈多孔狀、腎狀。白色、灰色—暗褐色(含鐵)。玻璃光澤。硬度3.5~4。
五、
板狀晶體
此類晶體的礦物有獨居石、重晶石、石膏等。
1
重晶石(Barite)
晶體呈板塊狀。有時呈柱狀,少數為三向等長。純淨的晶體無色透明。一般呈白色、淺白色、淺藍、淺褐等。透明。玻璃光澤。硬度3~3. 5。
2
石膏(Gypsum)
晶體呈板狀,也有的呈粒狀。雙晶常見(為燕尾雙晶等),無色及白色。無色透明晶體稱透石膏。因含雜質而染成灰、淺黃、淺褐。玻璃光澤,集合體呈絲絹光澤。硬度1.5~2。
六、
短柱狀和長柱狀晶體
此類晶體礦物有鉻鉛礦、霞石等。
1
霞石(Nepheline)
晶體呈短柱狀,通常呈粒狀或緻密塊狀。無色或白色,因混入物也帶淺黃、淺褐、淺紅等色。脂肪光澤或玻璃光澤。硬度5.5~6。比重2.55。
2
鉻鉛礦(Crocoite)
發育完整的晶體為長柱狀,呈亮紫藍紅色到橙紅色,具金剛光澤、玻璃光澤,在陽光下,其色暗淡。硬度:2.5-3。比重:6.0。
七、
針狀晶體
此類晶體礦物有輝鉍礦、霓石等。
1
輝鉍礦(Bismuthinite)
晶體呈針狀、毛髮狀或板狀。晶面大都有縱紋。集合體常呈針狀、毛髮狀、放射狀、粒狀等。
2
霓石(Aegirine)
晶體常呈針狀,晶面有細紋,見有簡單的雙晶和聚片雙晶。暗綠至黑綠色。玻璃光澤。硬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