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演員請就位2》第三期如期播出,在沒有什麼意外的情況下,溫崢嶸順利拿到了僅剩的一張S卡。但之後進行的六個作品中,同樣有非常令人欣喜的演出。現在看來,好演員沒有受到應得的褒賞,這個鍋到底誰來背?好了言歸正傳,讓我們跟隨節目的順序,依次看一下,這期節目中,這些演員的表現吧。
《小時代》是郭敬明導演的代表作,一上映便充滿了話題性。但平心而論,這個種作品對於演員來說就是個坑,雖然郭導也偶爾會批評影視情節的狗血,但是自己的作品狗血起來,一點都不比其他人差。
再來說演員方面,孟子義在質問李溪芮的時候,情緒明顯是演出來的,很明顯看出來沒有走心。在情感的反饋中,李溪芮犯的錯誤是一樣的。臺詞方面,李溪芮比孟子義稍微好一些,至少保證了吐詞的清楚和節奏的準確,並且沒有港臺腔。對於表演忘詞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話劇舞臺去鍛鍊,話劇舞臺上,有數不清的說錯臺詞,忘記臺詞臨時處理的例子,很多補救都非常成功。這鍛鍊了演員臨場反應的能力,是影視表演沒法比的。
不得不說,溫崢嶸所表現出來的,確實是一個專業演員做的事情。在排練中,溫崢嶸就開始從人物背景就在設計角色。無論是舞臺還是影視劇,演員的表演僅僅是冰山的一角,冰山下面大量的工作都是像她這樣一點點準備好的。
從展現效果上來看,她的表演也能夠得到非常好的完成,無論從情緒的尺度,到言語的節奏,動作的幅度都非常好,礦工本宮認為唯一有一點缺點,就是有些太搶戲,這個作品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她身上,幾乎成了相聲中的「子母哏」。在這種環境下,黃夢瑩儘管也帶來出了很好的表演,但仍是存在感不高,這也跟她塑造這個角色時,可憐猶豫倔強不足有一定關係。
在這裡插一段題外話,關於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故事,礦工本工曾在一個講座上,聽過一位專門研究梅蘭芳的老師介紹的版本,如果是真的,那比電影中的兒女情長情懷要大得多。這個版本的故事是這樣的,當時在北平,孟小冬遭受到一些迫害(記不清是日本人還是一個有錢的惡勢力)。這個時候,同為梨園行的梅蘭芳提供了庇護,還以結婚的形式來保護她。不過由於生性倔強的孟小冬又不願做小,最後只能離去,才有了上海的一段故事。這裡面要深挖起來,肯定會比電影中情感豐富的多。
李智楠、王莎莎帶來的片段是鍾曉芹生日的一段戲。王莎莎扮演的鐘曉芹一進戲,情緒還是很對的,不過他還上還有比較明顯的重音不對的問題,這在表演學院學生中普遍存在。王莎莎存在的問題是情緒的不連貫,憤怒的時候憤怒,失落的時候失落,情緒中間沒有自然的轉換,這就是為演情緒而演情緒的弊端,只在乎結果,卻忽略了過程。
李智楠的問題就更大一些了,幾乎一直就沒在角色中,當鍾曉芹把魚缸中的工具扔到地上時,他站起來就發怒,卻讓人看不出這種情緒是在對方行為刺激下的反應,而是演員在心中說,這裡該發怒了,於是發怒。這基本上相當於切斷了兩個人的感情交流,表演出來的效果自然就不可信了
婁藝瀟扮演王漫妮,在這個作品中她基本完成了對人物角色的塑造,應該說是沒有什麼毛病的。導演們提的意見是希望能在片段中看到更多的情感起伏變化,說實話礦工本工在看的過程中也再等王漫妮這個角色情緒的高潮點,不過這些也僅僅是導演們和本工的喜好,更喜歡看到這樣的片段。事實上,即便沒有情感的起伏,也不影響這個角色的塑造,那些期待的內容,僅僅是為了觀眾感覺「好看」而已。
不知道唐一菲是否認為自己進入了角色,至少礦工本工是一直沒感覺她就是顧家的。整個表演中,唐一菲幾乎每個行動都感覺很不舒服,忍受痛苦的時候像無病呻吟,控訴許幻山的過程像家庭PUA。或許以她的生活經歷,根本無法理解這個角色的痛苦吧!
而曹駿表演得比較好的一點就真的像劇中臺詞寫得一樣,像顧家的大兒子一樣,可憐巴巴地遭受著言語攻擊和羞辱。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想到了周衝的角色,是「母親」不讓他們在一起啊。這反而讓這個角色更加受到憐憫。能夠感覺得到,在強勢的唐一菲面前,生性老實的曹駿,有些被左右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張海宇在表演中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對這個角色的信念感非常強,讓人完全相信他就是個小人物,很多時候都感覺有黃渤在《上車,走吧》時候的狀態,非常讓人欣喜。尤其是在劇中設計了多次吃西紅柿的動作,那種處於低谷狀態的執拗年輕人的狀態體現得特別精準。其實總結起來,張海宇的表現就特別生活化,你能感覺所有的行為、情緒、語言都是生活中最正常的,也是最親切的。這種生活化的表演,除了要靠表演課本上的理論支撐外,更多的還是自身生活的復現,這種能力是離不開天賦的。
孫千的角色在作品中也完成得非常好,整個情緒的起伏是有依據,節奏也是合適的,但從角色來說,由於本身的氣質,她不可能表現得比張海宇更加草根,當然這也和角色的設定不矛盾。只是,沒有像張海宇那樣的「低」,也就不如他那樣的出彩。
總體來說,他們兩位的表演,要比電影原片段要好得多,也感人得多。在爾冬陞導演把最後一張S卡給了溫崢嶸時,可能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好的表演吧?張海宇完全配得上一張S卡,這就是某些導演任性的代價,滿足了自己的私慾,卻損害真正好演員的利益。小四導演,你可曾後悔過?
這個作品一開場,三個人的狀態感覺並不是一個監獄的場景,也就是說,這個場景的環境對表演來說並沒有起到作用。楊志剛在告知郭曉婷騙婚的實情時,並沒有什麼情感大的波動,或者愧疚,或者不忍開口,就是正常的情緒波動都沒有看到,可能他是奔著生活化的狀態去演了,但是讓人感覺並不是生活化,而是平淡化。但是在之後,兩個人慢慢進入了狀態,應該說道這個作品的最後,算是達到了期待的水平。
應該說,楊志剛在準備中,對角色的分析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一上場的角色性格、臺詞方式都沒錯,但是在這個場景中,總是有些違和感。分析一下,應該是人物對了,但是處在特定環境中的狀態不對。但在這裡還要誇獎一下楊志剛老師,在開場並不好的前提下,硬生生把兩個人的表演帶上了正確的情感方向,最後完成的還不錯,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至於郭曉婷,能看出來在表演理念上是和楊志剛不同的,從表演風格到人物設定,都是有一定的差別,兩個人在表演時一定有一段時間是雙方感覺特別彆扭的,但是二人都有比較強的信念感,正是這個信念感,共同把作品引向了同一個方向,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張銘恩其實是一個稜角比較分明的男演員,再加上人高馬大,這種形象扮上旦角的妝,一般都會由於男性化角色太明顯,不會太好看。再加上扮演梨園角色,是需要有些功底的,很多京劇名伶由於打小接受程式化的訓練,在生活中時不時會有些展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範兒」,但是從張銘恩的表演中,卻看不到一點點這方面的痕跡。在這方面,飾演侯老闆的演員倒是「梨園範兒」十足。
拋開這些不論,張恩銘對角色的處理還是不錯的,相信這個角色有致敬程蝶衣的部分,同樣的戲比天大,同樣的人戲不分。有些許十分,礦工本工,甚至感覺張恩銘已經依稀有些程蝶衣的影子。但是,在程鳳臺說要帶商細蕊下南洋的時候,張恩銘眼神中的內心戲沒有出來,甚至都沒有看到一絲絲的變化。這反應了演員並沒有敏銳的捕捉到角色情感變化的關鍵點,說到底這些都是在學校的表演課沒有學好。
反觀孫陽,角色形象非常好,面容稜角分明。但是從表演開始,就缺乏了亂世英雄的豪氣,這個角色處理得過於溫和了,血氣方剛的性格特點並沒有明顯得顯現。反而更像《過春天》這種青春戲中的角色。看來孫陽目前也遇到了角色定型化的陷阱。
《演員請就位2》第三期已經播出,大家終於開始關注演員的演技,這確實是一件好事。這期節目中,很多演員的表演都表演出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溫崢嶸和張海宇。尤其是張海宇,相信在這之前或許沒有人能料到,這樣一位憑藉誇張和搞笑進入大家視野的演員能奉獻出這麼精彩的演技。
當真正好演員出現,需要在節目的規則中用相應的機制來獎勵的時候,那張珍貴的S卡,卻被草率地送了出去,真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套用孔子的一句話,用S卡來鼓勵那些表現不好,卻「有潛力」的演員,那麼真正好的演員出現了,又該用什麼來表揚他們呢?
我是娛樂挖工。關注我,帶你深度解讀娛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