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我是歌手》首播後,有兩位歌手一下火了。黃霄雲和劉柏辛。
前者是因為奇襲毛不易而火,後者是因為奇襲華晨宇而火。都是奇襲,兩人的收穫卻截然相反。黃霄雲是贏了比賽輸了口碑,而劉柏辛則是雖敗猶榮。為何大眾還有如此不一樣的評價?當然奇襲的過程很重要。
黃霄雲奇襲毛不易顯而易見就是衝著「晉級」去的,以至於毛不易自己聽完解釋,都忍不住調侃一句:「碾壓一下,是嗎?」碾壓,這個詞雖是玩笑話,但卻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因為黃霄雲首輪奇襲成功,以至於毛不易一下處在危險區域。在第二輪演唱後,毛不易慘遭淘汰。
這樣的結果粉絲自然是不願看到的,黃霄雲也因此引來「一片罵聲」。不過細看所有吐槽的聲音,似乎一直集中在兩個層面:一、黃霄雲奇襲動機不夠好;二、毛不易的歌不適合這個舞臺。也就是說,對於歌曲演唱本身,大家並沒有太大爭議。那麼問題來了:像毛不易這樣不靠炫技和飆高音的選手,註定不適合「我是歌手」這個舞臺嗎?或許,另一位歌手可以借來一對比。
誰呢?李健。
李健這幾年參加的歌唱綜藝不少,大家對李健的音樂思想也越來越熟悉,從來沒有任何的炫技成分。當李健初登「我是歌手」的舞臺時,很多人也為李健捏一把汗,認為李健是不是不太適合這裡?可事實如何?最終李健是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第一是韓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統計過李健在「我是歌手」的所有排名:兩次第一次,最次第六,其他大多數時候是第三、第四這樣偏上的成績。這是否可以說明:其實慢歌,其實沒有飆高音和炫技,一樣是能打動聽眾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毛不易就沒晉級成功?兩人的區別在哪呢?如果這首《借》是李健演唱的,黃霄雲還能「碾壓」嗎?
事實上,毛不易的《借》,李健還真的演唱過,並且感覺和毛不易完全不同。李健的版本沒有毛不易的無奈感,聽起來反而更加打動人。做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毛不易在演唱前,節目組沒有短片去說明這首歌的含義,沒有特別告知是寫給母親的,又有多少人能聽出其中深意?
不得不承認,毛不易確實唱得好,但是相比李健,還差一個層次。人們總愛用「高音」來詮釋一個歌手的實力,但是能「飆高音」的歌手很多,可唱得「空靈」的卻很少。縱觀歌壇,配得上「空靈」兩個字的,女的是王菲,男的或許就是李健了。也難怪當時李健唱《借》的時候,連毛不易自己,都禁不住在臺下跟唱。
所以,或許毛不易的歌用來競技是有點吃虧,但這首《借》,如果當時是李健來唱,黃霄雲還真未必能贏。
另一個小插曲也可證明李健非凡的實力。
最近《天賜的聲音》中,一位叫丁太升的樂評人挺出名。原因是他在舞臺上,公開表態,認為薩頂頂的演唱不生動,矯揉造作,因此引來好一片罵聲。可殊不知,相比丁太升以前的言論,這算「客氣」了。
就在《奇葩說》的舞臺上,丁太升曾當著何炅的面批評《我是歌手》,而且用詞相當犀利。丁太升認為,「歌手」這個舞臺,很多人都以「飆高音和撒狗血為美」。這還不算,為了更好證明自己的觀點,丁太升還直接用韓紅、黃綺珊作為「反面教材」舉例,惹得臺下包括高曉松、馬東等人都一時詞窮。那何炅又是如何反駁的?很簡單。
何炅:「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李健?」
丁太升:「我非常喜歡。」
完!
何炅用李健的例子證明:舞臺上確實有飆高音的現象存在,因為大家發現這樣唱現場的效果好,能獲得更多大眾評審的投票。但「我是歌手」這個舞臺是各類歌手都歡迎的,所以也會邀請到李健這樣的選手,讓大家聽到不同的聲音。所以,有人喜歡淳樸的李健,也會有人喜歡高音的韓紅,只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有得選的前提是:歌手的類型得足夠多。
何炅當時的話除了間接證明了李健的實力,何嘗又不能回答毛不易現在的狀況呢?或許競技有高低,但是淘汰和晉級,並不能完全證明一個歌手的實力。
高曉松在本季」我是歌手「首播時,特別錄視頻為周深打氣。認為:周深無論得到第幾名都是第一名。因為在這個領域,沒有人可以代替周深。
其實這個觀點用在李健或者毛不易身上,都是合適的。因為不管是毛不易還是李健,他們的個性都太突出。都是原創歌手,也都很有自己的演唱風格,乃至於其他歌手輕易都不敢翻唱他們的歌。從這一點看,這類歌手,本來就很難「輸」。
至於毛不易的淘汰,遺憾自然是有的,但相信大家遺憾的不是毛不易輸了,而遺憾的是,「歌手」這個舞臺又少了一個不飆高音的選手。但也希望大家給毛不易時間,畢竟毛不易才出道幾年呀?要想像李健那樣,達到「音樂詩人」的境界,沉澱是少不了的。畢竟在沒發跡的日子裡,李健也苦熬了很多年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