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蕭山姐弟被狗抓傷,父母重男輕女未給姐姐注射狂犬疫苗,導致女孩腦死亡」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
不少網友指責父母不負責任,重男輕女。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經調查杭州市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顯示,蕭山區發生了今年首例狂犬病例。該文件稱,一對姐弟先後被一隻狗傷過。9月份,弟弟被狗咬傷,及時注射了狂犬疫苗。姐姐姜某曾向家長說起自己在7月也曾被該犬傷過,但未被重視,故未處理傷口,未就診,未注射狂犬病疫苗。11月份,姜某被確診為「狂犬病」,目前處於腦死亡狀態。
此前,紅星新聞報導稱,蕭山區北幹街道興議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女孩家裡不是重男輕女的情況,「應該是弟弟被咬了,告訴了家長,家長知道了事情就去給弟弟打了疫苗,他們可能以為姐姐(最初被抓傷的時候)沒有說,(相當於)稍微抓了一下,不要緊的」。
對此,蕭山區疾控回應,網絡上斷章取義曲解受害家屬的行為,尤其「重男輕女」這一說法是對該患者家庭較為沉重的打擊,也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希望群眾通過這一事件更好地認識狂犬病,認識到狂犬病並未被完全消滅,若被動物咬傷、抓傷後應及時打針,這是唯一有效的辦法,而非繼續「深挖」患者家庭的相關信息。
狂犬病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
但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犬科、貓科等)傳染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臨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
狂犬病是迄今人類唯一100%致死的急性傳染病。目前每年報告給世界衛生組織的狂犬病死亡數為55000人,死亡病例中絕大多數是兒童和青少年。
「肇事」寵物已經注射過狂犬疫苗,傷者是否還需要打狂犬疫苗?
要,並且越早越好。
狂犬病的潛伏期(從感染到發病前無任何症狀的時期)多數為1~3個月,1周以內或1年以上極少,萬不可掉以輕心。
在開啟了狂犬疫苗接種的程序後,如果判斷「肇事」動物是健康且接受過正確的疫苗接種(至少兩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記錄)的家養犬、貓或雪貂時,可採用WHO (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CDC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均推薦的10日觀察法,10日觀察過後再決定是否還需要繼續注射狂犬疫苗的後續療程。
01、立即擠出傷口裡的汙血,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鹼性清洗劑)與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至少反覆衝洗15分鐘以上。
02、用2%碘酒、75%的酒精或其他具有病毒滅活效力的皮膚黏膜消毒劑塗擦傷口,傷口不可擅自縫合或包紮,要及時到醫療機構請醫生做進一步的傷口處理。
03、在被咬傷24小時內,立即到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04、如果傷口很深,除了注射狂犬疫苗,還要增加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球蛋白。
萬一打過疫苗了,又被抓傷了,還需要再次接種疫苗嗎?
如再次被抓傷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
全程免疫後半年內再次被抓傷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可參考產品說明書或根據臨床醫生建議決定是否採取加強免疫措施。
全程免疫後1年內再次被抓傷者,應於0和3天各接種一劑疫苗。
在1~3年內再次被抓傷者,且在前次暴露後已進行過疫苗全程接種者,應於0、3、7天各接種一劑疫苗。
各地衛生計生部門許可的犬傷門診或預防接種門診。可去當地衛生部門官網查詢。
為了便於暴露後的患者及時接種疫苗,我們整理一份杭城最全的狂犬疫苗接種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