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

2020-12-12 中國藝術報

電視劇《裝臺》海報

張嘉益: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


中國藝術報記者 李博


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該劇將鏡頭對準以刁大順為代表的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了一群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張嘉益在劇中飾演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大順,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他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故事圍繞刁大順的家事與養家餬口的舞臺工作徐徐展開,在綿密的生活瑣事中書寫著大時代下的普通人奮鬥史。


刁大順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他的生活與工作經歷,對當下觀眾有什麼啟示?要塑造好這樣的人物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如何讓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充滿煙火氣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藝術報記者專訪了張嘉益。


◆記者:在飾演刁大順這個角色前,您對裝臺人這份工作有怎樣的了解?為了詮釋好角色,您做了哪些方面的準備?


◆張嘉益:裝臺這份工作,過去我還是有所了解的。無論從事戲劇演出還是影視劇演出,我都會遇到很多置景和美術等工種的同行,他們做的其實都是類似於裝臺的工作。但是要真正深入了解一份工作的點點滴滴,還是要走近從事這份工作的人。《裝臺》開拍之前,我跟隨劇組提前一個月來到西安的城中村體驗生活,近距離觀察裝臺人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狀態,還跟他們一起工作,細緻觀察這份工作的種種細節。演員們都知道體驗生活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要想走進一個人物,體驗生活這一課是必不可少的。


電視劇《裝臺》劇照


◆記者:大多數觀眾可能並不了解從事幕後工作的裝臺人的生活,您如何理解臺前與幕後這兩種工作的關係?


◆張嘉益:除了做演員,我也從事過一些影視劇的幕後創作,所以對幕後工作者還是有一些粗淺理解的。再加上這次體驗生活,與更多的裝臺人進行深入交流,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幕後工作跟臺前工作同樣重要、一樣有很多故事值得挖掘。裝臺人在幕後默默地工作著,一絲不苟地支持著臺前演員的演出,當一臺戲演出成功後,他們和臺前演員收穫的喜悅、獲得的自豪感是相同的。這樣默默奉獻的人,值得我們尊敬。


電視劇《裝臺》角色海報


◆記者:談談刁大順這個人物,他的生活似乎跟「順子」這個名字恰恰相反,充滿了困難與艱辛,您是怎麼理解和塑造這個人物的?


◆張嘉益:順子的生活確實不太順,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一帆風順,這個人物恰恰能夠映射出生活中的芸芸眾生,他們瑣碎而真實的生活,其實是最打動人的。我還記得第一次讀陳彥老師的小說原著時,立刻就被順子這個人物吸引住了——他太真實,真實到讓我覺得可貴,他身上的那種真實、善良、倔強,都極具陝西人的特質。作為一個陝西人,我特別能夠理解他,也可以更好地靠近他。


電視劇《裝臺》劇照


◆記者:刁大順是個身處底層的小人物。眾所周知,要演好小人物是非常考驗表演功底的,在這方面您有何經驗?


◆張嘉益:演小人物確實很難,要演好必須得做充分的準備。演員在創作人物的過程中,除了要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同樣重要的是放下自己,儘可能靠近人物、進入人物,並最終「成為」人物,這是演員的一項基本功。


◆記者:順子和蔡素芬有一段關於裝臺的對話——「人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您怎樣理解這句臺詞?


◆張嘉益: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人與人之間,本質上是一種相互幫扶、相互取暖的關係,只有與親人、愛人、朋友相互裝臺,我們的生活中才會充滿光和熱。


電視劇《裝臺》劇照

◆記者:近年來屏幕上湧現出很多現實題材電視劇,其中不乏優秀之作,但也有部分作品被觀眾詬病不真實、不接地氣。在《裝臺》中濃鬱的人間煙火氣很吸引人,人物關係和情感走向也十分紮實,您如何理解這部劇對生活的藝術化還原?


◆張嘉益:《裝臺》的真實源自整個團隊的努力,無論小說原著作者陳彥老師,還是這部劇的編劇、導演、攝影、演員等主創團隊,都在儘自己所能打造一部精品之作。《裝臺》主創團隊大部分都是陝西人,我們對陝西、對西安非常了解、特別熱愛。以我為例,我對自己家鄉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季節的溫度都很熟悉,這是我創作的重要基礎。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就要在《裝臺》中塑造一個跟自己一樣的人物。演員在表演上是沒有止境的,要成為更好的演員,就一定得不斷突破自己。演員最初的創作原材料就是他本身、他自己,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習慣的角色類型和得心應手的人物樣式,有時候邁出一步真的挺難的,但如果沒有勇氣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演員就很難更進一步。


大家都說「藝術高於生活」,對於《裝臺》而言,演員們所要做的是重新「進入」生活。我們的生活包羅萬象,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物也都有著各自的光芒,沒有哪種表演的模式或者套路能夠涵蓋一切,所以我們必須得努力融入到劇中的生活情境裡去,與自己飾演的人物產生共鳴,在屏幕上塑造特殊的「這一個」,而不是再現自己。

相關焦點

  • 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裝臺》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該劇將鏡頭對準以刁大順為代表的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了一群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張嘉益眼中的「裝臺」什麼樣?
    實在抗不住對《裝臺》的喜愛,終於爭取到了一個和順子哥聊天的機會!我跟張嘉益聊了聊《裝臺》和人生。順子的生活不太順張嘉益:《裝臺》就是描述舞臺幕後工作人員的生活和工作。在開拍之前,我們提前一個月就回到西安去體驗生活,跟「裝臺人」一起幹活兒。你要想走近人物,這一課是少不了的。
  • 孫浩:包攬《裝臺》片頭片尾曲還當主演,感激張嘉益兩口子為伯樂
    今晚,《裝臺》在CCTV-8經典劇場繼續播出,又可以愉快追劇啦!CCTV電視劇與此同時還發布了一則時長達2:03秒的專訪歌手孫浩的短視頻。在專訪中孫浩首先談了自己本次演唱電視劇《裝臺》片頭、片尾曲的感受,同時還談了自己本次參演電視劇《裝臺》的感受,還特別藉此機會感謝了自己的「伯樂」張嘉益。
  • 電視劇《裝臺》今晚開播 張嘉益閆妮領銜演繹生活的小美好
    該劇將鏡頭對準了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並從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雞飛狗跳,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 電視劇《裝臺》今晚開播 張嘉益閆妮回陝演繹生活的小美好
    開播當日曝光「煙火真情」版片花,故事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雞飛狗跳,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 《裝臺》收穫高口碑 張嘉益吃個西紅柿都是戲
    電視劇《裝臺》目前正在央視一套熱播,劇集播出沒多久便收穫良好口碑,男主角張嘉益(張嘉譯)更被贊演活了男主角刁順子。不少觀眾感嘆,「吃個西紅柿也是滿滿的戲,太到位了」。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行業——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
  • 《裝臺》主演張嘉益: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
    問:這部劇表現的是裝臺的幕後人員的工作和生活。之前您對他們有怎樣的了解?對臺前、幕後工作的關係是怎樣認識的?  張嘉益:有舞臺演出就會有裝臺人,我們拍影視劇時,前期的美術、置景以及到現場以後的很多工作,和裝臺的工作性質也比較接近。幕後工作,我其實也一直都在做。這部劇因為需要拍攝搭建演出舞臺的場景,攝製組請了很多裝臺人。
  • 給張嘉益的《裝臺》潑潑冷水
    但也正是在這群裝臺的人身上,我們發現了苦厄生活底下的醇美和甘甜,發現了原來西安原來那麼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甚至燃起了生活就在前方的鬥志和勇氣。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可以被全面肯定。恰恰相反,它越是值得被肯定,它身上那些國產劇常見的毛病,就顯得越扎眼。
  • 一幕熱氣蒸騰的煙火人生,《裝臺》張嘉益:小人物的顛沛生活裡,也有向陽而生的溫暖力量
    ,但他們也是自己人生舞臺的主角,為藝術默默奉獻,溫暖向上在幕後為表演發光發熱。《裝臺》寫最平凡普通、靠手藝吃飯的裝臺人的生活,自然沒那麼多的高光時刻,展現在鏡頭前的,更多是窘迫甚至難堪:比如裝臺隊裡的大雀兒摳門兒出名,難得開口請刁順子吃飯,也只捨得蹲在街邊吃麵,自己飯量大吃不飽,就用饃饃找補;接下「大活」的刁順子團隊吃住都在野外,二三十號老爺們住在同一個帳篷裡;刁順子得了痔瘡,心疼錢不手術,跑到診所抹30塊錢的藥膏……一群「搞藝術」的人、一群為生活奔波的人、一群心中懷有
  • 文藝星開講丨如何走進「裝臺人生」?張嘉益、閆妮這樣說
    片方供圖編者按:「人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12月,一部聚焦舞臺搭建者真實生活的電視劇《裝臺》登陸螢屏,呈現了普通人的生命底色。該劇不僅因濃濃的「陝味」深受觀眾喜愛,張嘉益、閆妮的精彩演繹也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如何走進「裝臺人生」?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訪談張嘉益
    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了解「裝臺」這一工作,張嘉益專門在開拍前一個月,提前回到西安,回到城中村,每天去體驗生活,觀摩裝臺人幹活,了解他們的生活。這也為劇作更加真實還原西安裝臺人的生活打下了基礎。張嘉益表示,當初看陳彥老師小說的時候,這個人物就深深吸引了他。「順子的生活好像不太順,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這恰恰是最真實的瑣碎生活。」張嘉益對小布說道。
  • 專訪|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裝臺在七十二行之外,是劇場藝術發展促生出的新行當。裝臺人和藝術密切相關,布景、燈光,全為藝術服務;裝臺人幹得卻是體力活兒,升降平臺、假山巨石,一場演出要拉幾卡車;大型演出,有時要有上千燈光組合,而一隻燈有的就重達上百斤。幹裝臺的,大多是農民工,他們用汗水為別人裝點夢想,自己卻成為被忽視甚至無視的群體。裝臺的故事並非熱門題材,裝臺的話題略顯沉重,電視劇熱播令不少人意外。
  • 張嘉益 刁順子
    我跟張嘉益聊了聊《裝臺》和人生,想聽他說了什麼?順子的生活好像不太順,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這恰恰能夠影射最真實的瑣碎生活。在生活中,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你同時又在為別人「裝臺」,其實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需要相互幫襯、取暖,你的人生才會有光和熱。❸演員創作的原材料就是你本身生活的細節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生動的,所以從沒有一個表演的套路。
  • 張嘉益新劇《裝臺》首播,和女主已是第四次合作,主角都是西安人
    11月29日,張嘉益(註:張嘉譯已改名,「譯」改做「益」)的新劇《裝臺》播出,這部劇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曾在2017年12月28日,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張嘉益在劇中飾演刁大順,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從事舞臺的裝臺工作,刁大順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客戶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種歌舞劇團的狀態,甚至連婚喪嫁娶的裝臺也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 張嘉益《裝臺》剛結束,又一部生活劇將來襲,張藝謀也參與其中!
    尤其是《裝臺》,在央視上星播出,參演的都是老戲骨級別的演員,張嘉益、閆妮、秦海璐等等,無一不是好演員,都是影帝、影后級別的人。今天要說的就是張嘉益,這部《裝臺》剛剛播出完,又將迎來她的新一部生活劇,在這部生活劇中張藝謀導演也有參與製作,可見一定是部優秀的作品,希望能夠趕超《裝臺》。
  • 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開播至今,《裝臺》豆瓣評分高達8.4分,收視率也接近破2,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採用的「陝普」,儘可能多地保留了陝西當地方言的一些關鍵用詞,同時大量地採用了陝西當地美食,來展現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陝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小布訪談張嘉益……
    ,每天去體驗生活,觀摩裝臺人幹活,了解他們的生活。這也為劇作更加真實還原西安裝臺人的生活打下了基礎。《裝臺》中的刁順子又是底層人物,很多觀眾評價「張嘉益把順子演活了」 。也有很多人看來,演好小角色並不容易,那麼張嘉益有著怎樣的經驗呢?
  • 張嘉益閆妮《裝臺》火了,劇中竟藏著這些人,和12.1槍殺大案有關
    》將這些陝西鄉黨們聚到了一起:張小童已二次改名為張嘉益,與閆妮第三次以夫妻檔領銜主演電視劇《裝臺》,飾演小人物刁順子蔡素芬夫婦;孫浩在劇中扮演劇團鐵主任,鐵公雞一枚,一開場就欠了張嘉益的工錢;尤勇也改名為尤勇智,在《裝臺》扮演張嘉益的大哥刁大軍,是個打腫臉充胖子的形象;陝西媳婦陳小藝,則在《裝臺》中友情出演小人物八嬸。
  • 《裝臺》開播:張嘉益狀態惹人憂,美食、模特成亮點,劇情細節多
    兩位主演張嘉益和閆妮恰巧都是陝西人,所以聽臺詞原音一點也不生硬,近些年來被方言帶火的電視劇也不少,不過有的是加分項,有的成了「翻車現場」,《裝臺》很明顯是屬於前一種。,《裝臺》正是通過渲染溫暖的人間煙火氣,來表現接地氣的西安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 記者採訪張嘉益聊《裝臺》走出舒適區 才能入角色
    盡顯人間煙火氣,讓每個生活中的普通人都能在劇中找到歸屬感和共鳴。《裝臺》聚焦於一群「裝臺」人,這樣的視角在影視劇裡尚屬首次。故事從小人物刁順子的視角出發,展示了在時代浪潮裡摸爬滾打的艱難生活,也展現了普通人的悲歡離合,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們的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