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起謝賢,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他與狄波拉那段感情經歷。其實在狄波拉之前,謝賢有過一次婚姻,這個女人是謝賢一生的「白月光」,她就是「臺灣第一玉女」——甄珍。
世人都說林青霞傾國傾城,但甄珍出道的時候,顏值和才華一點不輸後來的林青霞。甄珍長得小家碧玉,有種古典美,性格又靈動活潑,當時不知迷倒多少人。
不過愛神從不偏心美人,甄珍一生經歷兩段婚姻,男主角分別是謝賢和劉家昌。如果說她與謝賢的離婚讓人唏噓和惋惜,那麼她與劉家昌的婚姻稱得上令人震驚。
魯豫問甄珍:您喜歡的第一個人是誰?
甄珍答:謝賢,他是我的初戀。
甄珍與謝賢相識於1971年電影《緹縈》,當時甄珍23歲,謝賢35歲。兩人因戲生情,此後謝賢開始追求甄珍,甄珍對謝賢也很傾心,二人成為戀人。
謝賢比甄珍大12歲,在各方面都非常體貼和紳士。甄珍曾說,謝賢對她很照顧,既把她當戀人寵愛,也像妹妹般那樣呵護,兩人幾乎從不爭吵。這與大家眼中「花心」的謝賢非常不一樣,可見有時候,外人的直觀印象未必準確。
甄珍一生中第一次「自作主張」,就是與謝賢結婚。1974年,謝賢和甄珍來到婚姻註冊所,謝賢通過一個認識的朋友,帶甄珍從後門偷偷溜進去,在外界不知道的情況下,兩人籤字,就這樣登記結了婚。
原本打算秘而不宣,卻不想香港為避免有人重婚,會進行結婚公示,第二天一早兩人的名字就出現在公示裡,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
這一舉動對於甄珍來講,確實非常大膽,但也能看出來,兩人當時愛得纏綿。直到多年以後,再次提起當年這段領證往事,甄珍的眼中依然帶著滿滿笑意,可見當時真的很幸福。
「音樂才子」劉家昌在甄珍16歲時,就對她一見鍾情。當時甄珍還是個小女孩,有點調皮的男孩氣,並沒有意識到劉家昌喜歡自己,也沒有對他產生特殊感情。後來劉家昌結婚又離婚,多年後,心裡始終放不下甄珍。
直到聽說甄珍和謝賢結婚,他才反應過來,甄珍已經嫁給別人了。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在他心裡,甄珍就應該是屬於他的。
所以,即便甄珍和謝賢已經成為夫妻,他還是對甄珍展開瘋狂追求,她去哪他就跟到哪兒,每天給甄珍打電話,不停去片場找她,這讓三個人同時陷入了感情糾葛。
甄珍因合約在身,必須留在臺灣拍戲,謝賢回到香港,兩人無法經常見面,這也讓他們的婚姻產生了隔閡。謝賢和甄珍兩人都心高氣傲,又不願向對方低頭,謝賢一句「不回來就離婚」,徹底惹惱了甄珍。
明知道是「激將法」,但這口氣必須爭。甄珍對謝賢說:「好,離婚就離婚,你準備好所有東西,我回來籤字。」就這樣,因為一場「賭氣」,他們結束了僅僅2年的婚姻,這場娛樂圈的愛情童話,也徹底破碎。
有多少情侶或夫妻,在爭吵中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最終因為一句「氣話」就選擇分開。美好的愛情需要經營,更需要彼此理解,共同去維護。如果再給謝賢和甄珍一次機會,他們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甄珍與謝賢離婚兩年後,同意和劉家昌赴美結婚,幾年後生下兒子劉子千。逐漸淡出螢屏後,原以為能過上輕鬆自在的生活,卻沒想到丈夫嗜賭成性,劉家昌在賭場輸掉的錢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無法挽回。
甄珍勸過劉家昌很多次,可他聽不進去,總想著輸錢就要撈回來,但這樣只會越輸越多。甄珍對他非常失望,她知道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自己和兒子都會被「拖下水」,只有和劉家昌劃清界限,才能保護自己和孩子。
最終,兩人結束了這段婚姻,甄珍不願自己再次因離婚面對媒體,也為了保護兒子,於是兩人沒有對外宣布,就這樣在外界面前做了20多年的「假面夫妻」。
2015年72歲的劉家昌為了財產,將甄珍告上法庭申請離婚,甄珍則回應兩人早就離婚了。 劉家昌不僅提出離婚訴訟,還告甄珍謊報失竊、為爭股權私刻印章,並稱自己曾給甄珍20億臺幣,又因為兒子劉子千站在母親這邊,劉家昌還罵兒子是「畜生」。
劉家昌引發的這樁官司最後以他敗訴而告終,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和甄珍還是朋友,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之前胡說八道說過頭了。劉家昌自導自演的這場鬧劇,也宣告結束。
魯豫曾問甄珍:再見面時,彼此還能像老朋友一樣友好相處嗎?甄珍答:謝賢有可能,他不可能。可見,劉家昌帶給甄珍的傷害,遠遠要比謝賢給她的遺憾,大得多。
魯豫說: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我想謝賢你還是會嫁,但那次婚應該不會離了。
甄珍眼圈微紅,思考片刻後回答:可能。
不只甄珍惋惜這段婚姻,謝賢也同樣為情所傷。直到多年以後,甄珍才知道,當年謝賢曾3次去臺灣找她,還曾一個人開車跑到山上,對著月亮哭了半個鐘頭。很難想像外人眼中的「花心」謝賢,竟然也有如此痴情的一面。
如今的甄珍和謝賢都已是遲暮之年,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後,更像是感情深厚的老友一般,支持和關懷彼此。2019年甄珍新書發表會,謝賢前來捧場,主持人讓謝賢講話,謝賢說:只有一句,我永遠愛她。
有些人雖然不能成為你的另一半,卻依然是你生命中那個非常重要的人。祝願謝賢和甄珍,往後的人生能夠幸福安穩,健康快樂。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喜歡文字,相信文字會創造價值的女孩。點擊關注,我會持續帶來優質文章,敬請期待。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