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不停的打卷,不費錢可是浪費時間,到底是哪裡的問題呢

2021-01-10 愚者論漁

現在釣魚的釣友們,使用子線雙鉤的比例非常高,就算是用的長竿短線釣法,也有不少釣友改通線單鉤為八字環連子線雙鉤,增加上魚機率是一方面,更主要是釣法靈活,如果釣法再換下,如改鉛墜沉底,為懸墜釣法,那釣法就更為多樣化了;當然,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比如較為常見的一個問題,子線打卷,這就是比較麻煩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呢?魚線一旦出現打卷的情況,基本上就瀕臨報廢了,在實戰時,我們選用子線,既要夠細,切水要快,訊號傳導要靈敏,還不能因為過細,導致拉力值不夠,導致切線跑魚,而切線的第一症狀,就是從打卷開始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子線打卷時,往往是因為超過極限拉力值時導致的,那么子線打卷,如何避免,或者說,怎麼減少拉力值到極限的狀況呢?

首先,魚線質量一定要好,這一點尤為重要,當然,我們並不是說一定要買貴的魚線,魚線的價格和質量並沒有什麼直接因素,因為這裡面的水分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在挑選魚線時,往往也沒有辦法來測定魚線的極限拉力值,只能根據外包裝說明和店老闆的人品,以及自己的運氣來選擇,除此之外,我們只能從以下這麼三個層面來減少子線打卷的概率。

一、拋竿應以蕩出去為主,儘量不要彈出去

好些釣友的拋竿姿勢並不是很合理,嚴格來說,我們把手裡的鉤餌投到釣點的動作,應該是蕩出去,不少釣友,尤其是新手,習慣把主線縮短一些,這樣手抓鉛墜時,竿稍略有點緊繃,這樣可以利用竿稍的彈性把鉤餌彈出去,然後在鉤餌入水時稍微回拉一下,這樣做的優勢在於鉤餌先於鉛墜落水,子線是不容易打結的,而且沒有蕩竿這個動作,出竿的速度要快一些,如果手腕繃得住,竿身打出去是直的,不像蕩竿,忽左忽右。

但是這樣做有個缺點,就是子線一直繃著勁,就算提竿、揚竿、刺魚的時候,只要魚鉤上有東西,別管是魚還是餌,子線時刻緊繃,一旦大魚掙脫鉤、繞線,亦或者拔河、打樁,甚至是打個滿竿都會切線,當然,如果子線挑選的夠粗,那不一定會斷,但是一定會切線。等竿線,或者叫做齊杆線,這樣的長度設定,是有其意義的,如果主線略長,這個彈的動作很難做出來,如果刺魚了,起魚了,揚竿了,因為主線和竿齊長,子線相當於延長了線組距離,從力學角度上,受力部分都被主線卸掉了,跑魚的概率就很低了,這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二、太空豆、八字環等配件,一定要選用同心度高的

可能釣友們會覺得奇怪,子線打卷,關太空頭、八字環什麼事?其實這裡面還是很有關係的;在掛鈎餌的時候,子線的旋轉,主要是因為鉛墜的擺動、轉動,帶動八字環,而鉛墜是由太空豆鎖住的,如果太空豆同心度差,傳導到八字環子時,八字環的轉動必然是偏向的,那麼在魚中鉤時,這個力度傳導是反向的,直接的後果就是八字環到魚鉤處的子線,力傳導是不均勻的,導致打卷就不奇怪了。

當然,鉛墜的形狀也很重要,因為這要考慮到另一個問題,就是鉛墜同心度不好,形狀不規整,在空中轉動時,容易纏繞,在解開纏繞時,其實子線就已經打卷,或者說已經傷線了,那麼動作粗暴點,可能解開纏繞時,就發現已經打卷了;所以這些小細節,做到位、做好,那就能避免纏繞、打卷。

三、卸魚手法有講究,儘量不要飛、也不要磕

要說子線打卷,上大魚是第一罪魁禍首,那麼排第二的,就莫過於飛魚入護、飛磕入護了;飛魚是直接將魚提出水面,在魚出水的瞬間,子線承受的拉力值是最大的,如果子線質量差一點,直接切線都有可能;而飛磕卸魚,則對子線的瞬間傷害也是不小,更有甚者,有些釣友連擋針都懶得買,直接用一根粗魚線當做擋針,也有的釣友,擋針已經傷痕累累,也懶得換。

然後飛魚如護,沒有任何中間緩衝,直接把魚磕到擋針或者魚線上,其實這個動作是很傷子線的,最多幾次之後,子線就開始打卷,就算用比較大號的子線,這種情況也無法避免,因為這種傷線,是從外開始磨損的;正確的做法,是將魚鉤鉤柄搭在擋針上,因為角度問題,魚受重力影響直接下落魚護,這樣既不傷線,也不傷擋針。

可能有釣友認為,一卷線30米到50米都有,理論上可以綁100~210付子線,就算算上魚鉤,一共也沒有幾個錢,這麼斤斤計較有意思麼?其實不是我們在計較浪費問題,而是在節約效率,發現子線打卷,剪線、換子線,附鉤,這個過程花費的時間可能都已經上了1~2次魚了,這麼一算,是不是覺得小心點,避免浪費,感覺就不一樣了呢?

相關焦點

  • 子線粗了會擋口,子線拉得過直會擋口,那檔口到底是什麼東東呢?
    釣友圈經常會談起檔口的問題,說子線粗了會擋口,子線拉得過直會擋口,那檔口到底是什麼東東呢?我認為所謂的檔口就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魚在吃餌時遇到意外的阻力讓魚吸食餌料比較困難,或者說無法把餌料吸食進嘴裡。我們想像得到,魚吃餌一般是從前方或者上方吃的,當魚吃餌時,魚的頭部前端會最先觸碰到魚線,如果這個時候子線太粗或者繃得太直,會對魚吃餌產生阻力,從而形成檔口。檔口確實會非常影響漁獲,即使浮漂出現信號也很難提杆中魚,那么子線過粗會真的擋口嗎?子線粗了會擋口,子線拉得過直會擋口,那檔口到底是什麼東東呢?
  • 子線長度到底設定多長最合適?
    看到老釣手用的子線長度1米左右,有時又看到他們用十釐米左右的子線,新手們一臉懵逼,回頭看自己子線盒裡一樣長度的子線用來打天下,嘀咕這裡面是不是有講頭呢?講頭肯定是有的,子線用長還是用短這不單單是線長短的問題,與釣技釣法有關更與魚情密不可分。
  • 步步為營的愛情,到底哪裡不對?
    本來我以為這個時代的愛情,就該想怎麼談怎麼談。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絲毫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孩子沒天分、不肯努力的項目,你的堅持就是浪費時間。」「魔鬼媽媽」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可是孩子真正從中受益的卻少之又少,結果錢和時間都花出去了,孩子得到的卻不多,這20萬元花的屬實不值當!
  • 光照、水肥等養護都做了,三角梅還是不開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為什麼還是不開花呢?這是什麼原因,要怎麼解決呢。相信不少的花友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番折騰之後還是不見三角梅有一點開花的動靜,到底是哪裡疏忽了!下面就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來聊一聊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1、曬的時間不夠陽光對三角梅的開花影響很大,而且日照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開花的品質。曬太陽的時間比較短,或者光照強度不足,三角梅開的花數量少,花朵的大小、顏色都會差很多。而光照充足的前提下,三角梅開出來花朵數量多,顏色也更加的鮮豔。
  • 自以為的會溝通,只不過是愛說話而已,其實質是浪費時間罷了
    更不知道人家要怎麼畫平面布局圖。說話是為了更有效的工作說不在於多,而在於精,表達清楚,別人聽得懂就達到了溝通的效果,說得越多,越容易模糊了問題的重點,別人不知道你到底要表達什麼,一頭霧水。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青蛙整天晚上叫個不停,可沒人喜歡聽,徒惹人討厭,而公雞每天清晨就叫那麼幾聲,人們就知道該起床了,天亮了。
  • 趙本山女兒:費錢,開不起
    現在想想趙本山也是很難受的啊,想當年趙本山那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啊,尤其是那幾乎年年都登上春晚的舞臺,趙本山可是春晚上的常客啊,並且那個時候很多人看春晚就是為了看趙本山的呢,那幾年可以說是趙本山的輝煌時期,不過現在卻因為年紀大了,演不動了退出了舞臺呢,趙本山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呢。
  • 臺釣中,主線與子線搭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
    臺釣的等竿線組裡,有人說不包含子線,有人說包含子線,說包含的主流是一些開黑坑塘釣的老闆,當然這些年這個說法目前也很少了,說不包含子線的主要是跟著目前國內競技釣比賽中的條款,大線等竿,子線對摺後長度一般不超過35~45之間這一條,當然具體包不包我也問過圈子裡好幾個大佬,也是眾說紛紛,沒個確切的準信
  • 子線仕掛用多久最好?考慮這5點,不浪費還能不跑魚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不釣魚的時候,會將單純的魚鉤用子線綁起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子線仕掛,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用的時候能快速更換,節省時間,尤其是在黑坑作釣,或者是魚情非常好的時候。那麼一副子線仕掛用多久可以更換呢?我想主要的影響因素如下。
  • 護膚界的「三大騙局」,不僅費錢還傷膚,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天天做
    護膚界的「三大騙局」,不僅費錢還傷膚,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天天做!現在的女孩子他們都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又白又嫩的皮膚,所以說在成長的時候都是非常注重護膚的,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在護膚界也是有很多騙局的,那麼接下來跟大家說的就是護膚界的三大騙局,不僅費錢而且也傷害皮膚,可是仍然有很多的人天天做。
  • 江疏影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顧佳這邊呢,離開了虛榮勢利的太太圈,打算自謀出路,卻發現那個「你們家許幻山滿眼都是你」的老公疑似出軌。只這一句話,給自己,也給梁正賢留了餘地,知三而三,還在等著自己可以小三上位,但又不敢明目張胆當小三,所以拋下這句「等你處理完」。這怎麼說呢?就是普羅大眾裡的「三觀不正」吧。
  • 久石讓加持也救不回來!「非典型爛片」《赤狐書生》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不缺特效也不差明星的《赤狐書生》上周五上映以來,卻似乎既缺口碑又差票房:首周末累計票房不過1.3億元,哪怕有粉絲刷分,豆瓣評分也勉強只有5.3分。,哪裡出了問題?影片的故事從書生陳立農進京趕考,遇到前來「報恩」的狐妖李現開始講起,兩人相遇時候為了一頭驢,在街頭橫衝直撞了大約十分鐘,燒掉了很多特效的錢,又唏噓感嘆了五分鐘,浪費了不少時間,結果演到片尾,這頭驢也沒有再發揮其他作用。影片之拖沓可見一斑。相識之後,一個呆萌書生,一個機靈狐妖,一路走,狐妖聯合蓮花精哈妮克孜、青蛙精姜超、貢院鬼魂王耀慶等群妖,設下連環計陷阱,一路騙。
  • 野釣子線經常打結,遇到此問題的來看看,也許對你有幫助
    臺釣魚線大多是尼龍線,尼龍線都是有一定的記憶性,所以,魚線的變形、捲曲,算是其正常的特性,只能說想辦法儘量避免,絕對不捲那是不可能的釣友們只要熟讀並牢記,釣魚的時候稍加注意就能改變子線打結的情況。如果你經常遇到此類問題,那麼請你不要走開,要耐心地看完喲!子線質量問題一款好的子線柔軟度比較好,而且恢復性強。
  • 吃肉減肥,其實不費錢!
    肉、魚、蛋、內臟、優質脂肪、低糖蔬果、堅果,包括野獸家的產品,都是好東西,自然價格也不低。但是,判斷低碳水是不是真的費錢,不能只看你付出了什麼,還要看它能帶給你什麼,以及它能幫你避免什麼。從「開源」的視角來看,低碳水以後,你會變瘦、變美、變健康、變得大腦高效有活力,這些變化能幫你贏得更多機會,你可能因此賺到更多的錢。
  • 學生黨公認「最費錢」的3種文具,看到第三,家長:怎麼又買?
    那麼今天的話題就是:學生黨公認「最費錢」的3種文具,看到第三,家長:怎麼又買? 學生黨因為經常需要用到筆記本,導致家長每次採購筆記本的數量都非常多,時間久了,自然就相當費錢了!
  • 釣魚時子線長短的區別在哪裡?
    我們很多釣友都有在釣魚的時候不知道子線要長一些比較好還是短一些比較好的困擾。有很大一部分的釣友子線的選擇是比較隨意的,比如說覺得長一點好玩一點就長一點,短一點好玩一點就短一點,可謂是隨心所欲。但是這麼做就意味著魚獲時好時壞。那麼我們釣魚的時候子線的長短要怎麼決定?子線長短又有什麼差別呢?
  • 怪不得你總是斷線跑魚,原來是主線和子線的搭配出了問題
    問個問題,不管是野釣也好在黑坑中玩也罷,大家覺得子線和主線相差幾個號最合適呢?前言:之前有位釣友問我野釣釣不著魚該怎麼辦,然後我就和他說雖然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要回答出來還真挺複雜,畢竟釣魚本身就是個系統工程,往大了說有關天氣、位置、個人技術,往小了說和自己的裝備選擇、浮漂調釣、餌料開制都有關。
  • 野釣實戰探討,短子線和長子線之間,哪一種優勢更大
    在野釣實戰中,子線長短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些年,在誘釣大魚的時候,使用超長子線,也就是對摺長度超過60釐米以上的子線,屢屢斬獲大物的消息也屢見不鮮;但是,長子線在實戰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劣勢,就是基本功不到位,很容易纏繞,而魚情稍微複雜一些,因為子線較長,訊號傳導的誤差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對於新手來說,在選擇子線的長度問題上,是頗為糾結的;子線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沙漠中出現「地獄之門」,網友:真夠費錢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存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地獄之門就位於當地的卡拉庫姆沙漠中,周邊幾乎是寸草不生沒有一點人氣,而它本身就一個巨大的火坑,一面一直源源不斷的燃燒著火苗,一開始想說這些火焰燃燒數天就會熄滅,沒想到從那之後,就燃燒到現今,目前已經冒火了有48年之久,中間幾乎沒有斷過,而之所以會如此的持久,也是因為裡面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十分的豐富,從燃燒起來到現在已經浪費了不少,難怪網友說:真夠費錢的!
  • 你們真的不知道宅在家多費錢
    當然,一個有儀式感的居家隔離,意味著比出門更費錢。很多超出原來認知範圍和可能性的東西,本來這輩子也不會買,經過這次居家隔離突然就買了......為了讓自己坦然面對,欣然接受這個事實,我在群裡採訪了大家,得出的結論令人欣喜。自從知道大家都很費錢之後,我心情好多了。下面詳細看下大家到底買了啥,看看你中招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