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在許多古老文化中都是神秘力量的象徵,它被認為是善與惡的橋梁與調停者,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連接者,也是人類與超自然力量間的中介,它向人們傳達智慧,教我們如何平衡衝突的價值觀。貓也常被看作為意識的象徵,是給心靈帶路的載體。——瑪麗·法蘭茲
貓是複雜的動物,可萌可兇,有時黏膩,很多時候則是一副冷淡模樣。它與你親密,又若即若離,它跟人的關係從來就比不上狗跟人的親密關係,它絕不會把它的靈魂交到你的手中,它很友善地利用我們,但永遠是獨立個體。
據說貓源自古埃及。古埃及人最初飼養貓是為了解決鼠患的問題,而慢慢的,他們開始將視貓為神聖的動物。原因是什麼?當夜幕降臨,黑暗籠罩大地,貓的眼睛裡開始發出光亮,當人在此時感到無助時,它們就像保護者和自己的幫手。
在古埃及,貓被崇拜為月神。在黑夜時刻,人們認為太陽光會反映在磷光閃爍的貓眼之中,就像太陽光反映在月亮上一樣。順理成章的,貓成為月亮女神貝斯特(bast)的化身。太陽和月亮是最原始及最重要的陽性、陰性象徵,月神掌管著生育和土地豐收,承擔滋養和保護者的身份。月亮女神Bast被描繪成貓頭人身,貓的形象也出現在各種壁畫和塑像中。
埃及第二十二王朝期間,貓和最重要的女神貝斯特結合起來,而在此之前的艾希斯女神信仰時期,貓已經被認為是神聖的動物。艾希斯使用的樂器叉鈴一向讓人們想到貓,原因在於它們會在夜晚高唱動聽的情歌(同時也象徵著繁殖力)。艾希斯是貝斯特的母親,她因為拯救丈夫奧賽裡斯的故事,被尊為冥界女王,同時她也是決定死者能否復活的審判官。在這裡我們看到,史前的陰性能量不僅是地上的保護人,也是冥界的掌管者。貓與陰性意識相連。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雖然貝斯特是女神,但她也被視同於她的父親太陽神Ra,貓被認為是對抗邪惡的
太陽神英雄之一。據說,每晚太陽神所乘坐的船由死者的幽魂相伴,當船行經冥界時,蛇形的黑暗之神埃波非絲(Apophis)會阻止太陽神飲用船下的水。這時貓就現身與埃波非絲作戰並斬下蛇頭,然後伴隨太陽神的那些死者靈魂就會發出「喵」的聲音為貓喝彩,埃及人也因此能夠再見天日。
貓就像眾神的信使赫爾墨斯,是太陽的得力幫手。到了古埃及晚期,貝斯特跟狩獵女神阿提米絲(Artemis)合二為一,後者也是生殖力的象徵並主管女人的生產過程。據某神話故事的說法,當希臘眾神在蛇形巨人泰風(Typhon)的追趕下逃亡埃及時,阿提米絲變身為貓並躲到月亮上。此外,女神海克緹(Hecate)也曾變身為貓,
而海克緹象徵了陰性本質的邪惡面向:女巫,以及使人瘋狂偏執的恐怖母親。人類的認知建立了貓的兩極屬性。從中古世紀始,貓開始被大眾視為邪惡勢力的象徵。基督教時代,坐在基督腳邊的貓象徵太陽(世界之光),坐在背叛者猶大腳邊的貓則象徵魔鬼。
貓的魔鬼面向、女巫面向逐漸受到眾人矚目。母系社會被父權社會替代,父權驅逐陰性的陰影面:貓被視為巫術之獸、邪魔之獸或吸血鬼。人們把邪惡先投射到貓的身上,然後以此為藉口把貓吊死。還有一些女人,據稱能把自己的靈魂依附在黑貓身上,藉以成為不再現身光明、卻獻身於黑暗和魔鬼的女巫。
從崇拜到厭惡,就像從蹺蹺板這頭一下跳到另外一頭,都是不平衡的狀態。這種轉變是很有意思的,
似乎人們總是逼迫自己在自己造出的二元世界中,選擇一方戰隊,非黑即白,不善即惡。任何事物都有複雜性,我們對貓的感受即便到了現在也是如此,它跟蛇一向擺蕩在仁慈和惡毒這兩種意義之間,這種矛盾性是貓最引人注目的特點。
從正面意義上,貓跟蛇一樣與長生不死有關,它具有十分堅強的生命力,能在最不可思議的意外中毫髮無傷倖存下來。並且由於它的眼睛眨也不眨、還能在黑暗看見事物,貓被人視為具有先見之明和洞見的先知。但反過來說,貓眼也暗示了蠱惑能力,它能使受害者動彈不得。貓具有獨立不拘的性格,人們把它跟聖母瑪利亞連結起來,但同時也把它跟女巫相連。貓是療愈者以及人類的僕人,但也被認為是施咒者、蠱惑者、和吸血鬼。
人們其實一直都能看到事物背後隱藏的不同面向,所以也把黑白善惡分別投射在了黑貓與白貓身上。在月黑之夜進行的黑貓崇拜狂歡儀式會帶來冰雹、暴風雨、農作物災殃、動物死亡,以及人類不孕等不幸事件;女巫的黑貓會毒害人心並使人的身體罹患疾病;魔鬼藉自己的化身黑貓迷惑大眾,迫使他們屈從他的意志。
黑貓常是災難的惡兆,給人帶來貧窮、失望和折磨。它也是壓迫者、背叛者和偷窺者。白貓是療愈者和哺育者,可以解毒,消除發炎及強化復原能力。它的尾巴被廣泛用來治療盲人,眾多人認為貓的神力聚集在其平衡器官尾巴上。在民間傳說和童話故事裡,白貓能解放被壓迫者以及協助窮人或底下階層的年輕人。它能運用機制和各種資源來推翻黑暗勢力,並帶來財富、權利和榮耀。
人們對貓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愛它,一方面又不喜它獨立自由的個性,過強的控制欲總是希望對方對自己服服帖帖(就像忠心不二的狗)。被其吸引但又無法完全掌控,大部分人並不喜歡這種感受。從原型層面,陰性能量是向內的,是流動變化豐富並且不易被察覺的,它是無意識和意識的橋梁,神秘莫測,時而浮現,時而又不見。當我們重視內在世界,無意識就像寶藏般為我們提供豐沛的生命活力與創造力;而當我們過於注重外在世界和物質生活的成就,內在世界被忽略、摒棄和排斥時,身心便出現不平衡的狀況。
陰性力量的匱乏,由此呈現出負面表達,人們將它投射到外界,投射到追求自由獨立的女性身上,將她們視為「女巫」,也把邪惡投射到貓的身上。對貓的懲罰,幾乎和對「女巫」一樣。
貓還有另一個面向:中介者。根據諾斯底教派的信仰,貓是伊甸園生命樹的守護者;埃及的太陽神貓也與代表生命和意識的油梨樹有關;凱爾特人的一則傳說也提到,位於某個山洞裡的一座神諭之龕是由一隻躺在銀色臥榻上的貓守護著。
貓因此是中介者,是善惡之間的橋梁;它了解善惡,因而能夠調解兩者之間的衝突。它也成為內在和外在生命、神祗之超自然力量和人類之間的調停者。它能前往兩極領域並熟悉兩者,因此它可以傳達先知般的智慧、教我們如何平衡互相衝突的價值觀。
作為意識的象徵,它是心靈中為人帶路的靈性存體。再加上埃及神話中協助太陽神Ra與黑暗作戰的貓,在這裡我們看到類似於塔羅牌中魔法師角色的動物形象,它成為赫爾墨斯的另一個象徵,連接白天與黑夜,人間與冥界,是神奇的指引者。貓的靈活善變與聰明機敏,使它成為靈魂的嚮導。
貓被賦予原型意義是在埃及人開始視它為神聖動物之後,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它的意義被不斷擴展和改變。在討論原型的意義變遷時,榮格曾說,原型的發展歷史能跨越很多世紀。在早期,貓天性中的所有黑暗面向幾乎被清除一空,它同時也與人的靈性生命連接了起來。貝斯特女神毫不帶有女巫特性,
雖然她的黑暗面向與亡者國度和月亮國度有關,但不具有任何邪惡性質,而是一個極為正面的原型象徵。她與生殖力、民間慶典、音樂有關。在眾多早起神話體系中,比如日耳曼神話,也把貓和極具正面意義的弗雷雅女神聯想在一起。而
到了父權社會,貓作為陰性力量的象徵,它身上被認為是黑暗邪惡的一面又讓它成為了魔鬼的代言。這和貓無關,而是與歷史發展不同階段的集體意識共振。現代人養寵物時,貓同樣被偏愛。有數據統計說,在網際網路的營銷視頻裡,動物主題是最容易傳播的,而其中貓又比狗更有熱度。雖然人類社會在前進發展,貓依然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從不同人對待貓的不同態度中,我們可以追溯到貓所代表的原型能量的不用面向。而當面對童話故事、文學作品、藝術創作裡的貓形象時,層層剝繭深入內裡,我們都可以追尋到豐富的內在圖景。所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原型會自行集結意義,然後發展、老化、最後將其對立者導引出來,就像一出需費時數百年才能演完的戲劇。某些原型會淡化消失,在扮演重要角色後,它們變趨於沒落,人們對之失去興趣,它們也不在集結意義,不再活躍於集體無意識中。它們被人遺忘,並被正在前來、正在形成、正在浮起以求體現的新原型取代。新的原型讓人興奮並帶來新的意義,只要集體想像還能繼續擴增一個原型的意義,這個原型便仍處於形成階段。自發的意義擴增過程總會不斷揭露新增的意義;相反的,一個趨於沒落的原型已淪為貧乏的陳腔濫調,再也無法激發出新的想法。——榮格
Best Regards
延伸閱讀:
雙子月宇宙天氣丨5.20-6.20,2020.
你的自我意識,只佔心靈的1%
鬱金花開看升旗
榮格與心靈鍊金術
水星神話|小偷、魔術師、手工藝者
童話中的心理學
獨角獸的光
風馬
點擊圖片連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