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網絡向來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很多朋友都會將自己的經驗拿來分享,驢友「有朋」就將自己多年的戶外求生經驗寫成文字,來和廣大驢友們分享,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在戶外出行時,準備些什麼樣的求生裝備吧。
基本求生裝備,就是最基本的、與背包分離隨身攜帶的或者是不離身體的裝備。在戶外發生意外或緊急狀態下,由於脫離、丟失了主力裝備(諸如帳篷、睡袋、食物、炊具、聯絡工具等物資),因為基本求生裝備的貼身攜帶,它能提供最基本的求生保證、維持生命、等待救援。
英國SAS特種部隊的生存教官約翰懷斯曼曾說:求生是保全生命求得生存的藝術。心理狀態和身體的忍耐力以及求生知識同等重要,它們如同人智慧的大腦中樞系統,而工具、裝備則形同人類的手臂,它將智慧轉化為行動,它是人類智慧的延伸擴大。
按照貼身求生裝備的具體類別,它們大致是:
一、打火石
火不僅可以取暖,也可以烤食食物、驅趕野獸、堆架求救信號,它的求生地位與生存刀或手斧同等重要。任何打火機在野外惡劣的環境下,工作狀態都是無法得到保證的。防水火柴雖然工作穩定,但是它的數量即寶貴又有限。打火石就不同了,隨便一根打火石都能用鐵片引燃火花提供火種,哪怕它在雨水浸泡過,只要擦乾燥就可以了,它在野外惡劣環境中的工作狀態絕對是穩定的,並且可以上萬次的重複使用。
打火石的品牌種類很多,我更喜歡使用單手打火石,也就是說它可以僅靠一隻手就能輕易的製造出大量的火花。它被掛在脖頸上。
戶外求生打火石常識:
說到取火,大家第一感覺反應一定覺得「帶一個一次性打火機不久夠了麼,幹嘛這麼費勁。但是不要忘了,戶外運動、特別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風、雨足以讓打火機、火柴失效。此時,最可靠的取火工具卻是最原始的「燧石」,也就是要向大家介紹的戶外求生打火石。
與天然燧石的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矽不同的是,現在使用的戶外求生打火石是人工配製的鎂合金、稀土金屬的衍生物,它也因此有了更好的性能——在與刀、鋸快速摩擦時能夠掉落大量數千度的金屬屑,進而迅速引燃乾草、枯葉、木屑等天然引火物。
大家在談到戶外求生打火石時,往往容易與鎂塊、鎂棒相混淆,這也許是受美軍裝備的鎂塊影響。實際上,美式引火鎂塊的主要成分是鎂,鎂只能起到助燃的作用,在美式鎂塊的一側同樣少不了打火石,使用時需要先切下一些鎂屑,再用打火石引燃。而戶外打火石中,鎂只佔少量比例,不僅能夠與美式鎂塊一樣先擦下金屬屑再引燃,更通過迅速的刮擦,直接引燃引火物。
步驟一: 將鎂棒的底邊頂住地面,用刀刃在棒上刮下一些許鎂屑,要注意的是,在刮鎂屑時,刀刃應與鎂棒呈垂直方向。然後將刮下的鎂屑集成一小堆放近易燃物旁(紙張樹葉小樹枝樹皮等等)
步驟二: 將鎂棒的一邊頂住地面呈45度角左右,離剛才所刮下的鎂屑約2.5公分,用刀刃快速地刮擦才能有效的刮擦出火星,刀刃要與刮擦面呈垂直方向。如此便能引起火星,而將鎂屑燃燒,提供給你一個白色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