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粵明、姜超、張雨綺版的鬼吹燈系列網劇《龍嶺迷窟》從開播到完結,熱度與口碑一直居高不下,備受大眾的認可與讚許,並被稱讚為迄今最好的鬼吹燈網劇!潘粵明,姜超,張雨綺,鐵三角組合,演繹最符合原著的無敵探險。
以《鬼吹燈》為噱頭拍攝的作品,從電影到網大到網劇,至今已有不下十部了。畢竟《鬼吹燈》系列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小說。但我也跟眾多網友一樣認為目前最精彩的鬼吹燈作品應就是《龍嶺迷窟》了。看了十八集新的摸金鐵三角,也看順眼了,費振翔對於小說精髓的把握也非常到位,高偉光再塑鷓鴣哨高光。
不僅觀眾如此認為,眾多影視界大V也是毫不吝嗇地對其誇讚與安利,此外就連央視cctv6還特意做了一期節目安利了《龍嶺迷窟》!誇了製作和特效,對原著的改編合理,最大的優點是選角成功。
那麼,一度被觀眾「封神」的《龍嶺迷窟》,具體硬核在哪呢?
首先,《龍嶺迷窟》拍攝有高級的電影的質感,鏡頭、配樂、特效基本都是電影級別的;演技在線,每一個選角都恰到好處,每一個角色都生動形象。
張雨綺Shirley楊個人感覺很貼合原著,鷓鴣哨忒帥,單拍他下墓我也能看一季。潘老師的胡八一演技沒得說,帶著市井氣,稍微胖了點,但從《怒晴湘西》到《龍嶺迷窟》都特別有個人風格,想不到原著的胡八一該怎麼樣,反正就是喜歡看潘老師下墓。
其次,劇情節奏緊湊,劇集短小但精悍,每一集都會有跌宕起伏的緊張感。節奏感很強,搞笑與驚悚齊頭並進,整體篇幅很短三十分鐘一集真的是分分鐘精華。
情節改編得也不錯,還有很多像《讓子彈飛》那種的幽默,每個配角形象豐滿,有血有肉,對小人物和壞人的刻畫都非常細膩,就算是亡命之徒死了,也不是大快人心,而是讓人感動。
最後,懸疑劇情裡面摻雜著許多搞笑情節,對民間傳說地方異聞都會有科學的解釋。渾天儀、懸魂梯和九宮八門堪稱神還原。情節刺激到令人窒息!
得到「眾星捧月」待遇的《龍嶺迷窟》,堪稱有可「封神」的質量,也使得《鬼吹燈》IP影視作品更加深得觀眾心,同時也為後續的《鬼吹燈》IP影視作品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可當《鬼吹燈》系列網劇被大眾「眾星捧月」不久,為何近日突然又被央視點名批評了呢?
原因系《鬼吹燈》IP影劇矩陣一團亂,為此CCTV-6電影頻道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還特意做了這麼一期「《鬼吹燈》IP影劇矩陣一團亂 誰的鍋?」的節目來進行批評與探討。
《今日影評》批評的是由於如今的《鬼吹燈》IP影劇質量參差不齊,而出現的八個胡八一大鬧《鬼吹燈》的亂象,要探討的是誰的鍋。
一個《鬼吹燈》IP,近些年來衍生了好幾個影劇矩陣,角色胡八一版本就有多達八個,作品數量雖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今年四月份就有三部根據小說《鬼吹燈》改編的影視作品扎堆上線,分別是網劇《龍嶺迷窟》,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 ,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神宮》。這三部作品質量相差懸殊!
節目最後總結的最關鍵原因就是版權比較分散導致,版權分散是導致每個版本質量參差不齊的關鍵!
從最開始的《尋龍訣》到劇版的《精絕古城》《黃皮子墳》《怒晴湘西》再到最近的《龍嶺迷窟》,以及還沒備案的《雲南蟲谷》,可以說都還沒維持水準,並且是有所突破。但一大堆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電影充斥後,就使得《鬼吹燈》影劇質量忽高忽低,甚至有些是直接辣到了觀眾眼睛。這都是版權分散導致!
歸根結底,還是得追溯到當年天下霸唱一頓酒就把版權賣了的傳言,這一行為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忽視IP價值的後續發力,才導致了現在這個質量參差不齊的局面。
版權分散,於是出現了總換演員,不連續,沒有代入感的大問題。改編的劇本不適應大屏幕;特效要求較高且參差不齊;演員配置來回變換,沒有系列感。好在《龍嶺迷窟》後,騰訊後面都固定是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三位老師主演了。從龍嶺迷窟來看,這個鐵三角非常棒!後續作品非常值得翹首以盼~
但目前把潘粵明版胡八一捧得太高還為時過早,畢竟新鐵三角組合的探墓之旅這才剛開始!
期待《鬼吹燈》網劇也能做出一個像權遊的宇宙來!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