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今年即將進入尾聲,要有人問我2019最火的動漫都有啥,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鬼滅之刃》。
炭炭天下第一
即便動畫已經完結了好幾個月,到現在還是會因為漫畫的新情報被頂上微博熱搜。
更難得的是,《鬼滅之刃》以各種形式實現了「出圈」。
先是被網友們做成沙雕表情包並得到了廣泛運用。
後來連黑大哥都cos起了炭治郎,要知道除非是真滴燃,不然是得不到他們的青睞的。
看到這麼多人都和我一樣喜歡鬼滅,身邊的朋友也陸續被安利成功,我是打心眼兒裡歡喜,臉上不由得泛起姨母笑——
直到不久前刷到這樣一張圖……
畫面中一位小姐姐cos成禰豆子的樣子,除了雙手的pose有點無力吐槽以外,有一說一還原度還挺高的。在她斜後方,「炭治郎「的背影若隱若現……
難道《鬼滅之刃》這麼快就出真人版了?正感到納悶,再細看左上角的Logo,等等好像有點不對勁:鬼,詰,什麼?海報兩邊的字眼也讓人在意。
我越看越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而且這種布局的畫面好像在哪見過?
一番領悟之後,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原來這是一部脫胎於《鬼滅之刃》的動作愛情片,製作公司跟動畫官方半毛錢關係沒有,叫Total Media Agency(以下稱TMA)。
根據老司機們的說法,將熱門動漫拍成片子已經是這家公司的傳統了。純潔的我去搜了一下TMA的維基百科,發現被迫害的動畫竟然已有二十餘部之多,還是不完全統計。
其中有不少經典的動漫作品,包括京阿尼的《涼宮春日的憂鬱》《輕音少女》《Clannad》,飛碟社名作《Fate/Stay Night》,甚至還有《某科學的超電磁炮》。
而這些動漫作品的名稱也以擦邊球的形式進行了魔改,不得不說有些還挺靈性的。
《Fate/Zero》去掉一個「Z」字母,改成《Faith/ero》,這個「ero」就是工口的發音,懂的自然懂。
當《命運石之門》變成《Layers;Gate》,可以說相當內涵了。(layer還有另一個意思,不懂的查詞典)
除了吊胃口的,也有打直球的,《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兔子嗎》改成了《請問您今天要來點姑娘嗎》。
還有《RE:從工口開始的異世界性生活》,也是服了。
可能有人要說了,這不是阿宅的福音嗎?怎麼能說成「被迫害」呢。既有小姐姐們的傾情演繹,又能連接上喜歡的動漫角色,「請務必多來點奧」。
別看這些封面還像模像樣的,看過裡面的內容後,我保證你的身體不僅會「一天不如一天」,大概還需要掛「眼科急診」。
比如一到正片,小姐姐們的膚色就會遭到降維打擊,再配上各種殺馬特造型的假髮,不知會不會影響到你的觀看體驗。
信不信由你,這是長門有希。
這是朝倉涼子。
這是御坂美琴。
還有……茵蒂克絲。
看來,即便有東洋邪術之一「化妝術」的加持,也無法逃離動態鏡頭的制裁,稍微疏忽了表情管理,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瞳孔地震。
當然了,也不全是些歪瓜裂棗,不然這種「圖片僅供參考」的無良行為肯定會遭到舉報,TMA也不可能堅挺至今。
比如開頭說的「鬼滅之刃」,這個小姐姐的顏還是能打的。
還有「天氣之子」(沒錯,它也慘遭成人影像化了),雙馬尾陽菜還挺可愛。
實際上,隨著近年濾鏡技術不斷發展,TMA的作品質量也越來越高了,選角水平也有了肉眼可見的長進。
而最能體現這一變化的,當屬TMA的常備節目fate系列,從上文提到的《Fate/stay night》到《Fate/Grand Order》,幾乎每部fate系列的作品都難逃TMA一拍。
就拿知名度最高的人物Saber來說,在年代久遠的《Faith/stay knight》裡,Saber的畫風是這樣的。
意外還可以是吧,但別忘了這是特寫+近景,鏡頭拉遠你還頂得住嗎?
再來看看後來的《Faith/ero》,不但戴上了假髮,道具和服飾也走上了正軌的感覺。
然後是今年八月發售的《Faith/Grand Orgasm》,且不評價紅Saber怎麼樣;
這個瑪修真的不能太好了(自拍角度)。
雖然女優們的顏值上升到了新高度,同臺競技的男優就……
因為造型和長相太過殘念,令人大跌眼鏡的男優幾乎成了TMA的特色。
這位「岡崎朋也」還和另外三位「衛宮士郎」、「上條當麻」、「桐谷和人」被評為「傳說中的cos界四大天王」。
如果你閱片無數後還能保持清醒,一定能發現其中上鏡率最高的,當屬這位「衛宮士郎」,國內網友都叫他「土狼」,日本網友叫他「GORO」。
在《Faith/stay knight》中,飾演「間宮五郎」一角讓他一炮而紅,之後幾乎成了「Faith系列」的標配男優,一手包攬了衛宮切嗣、韋伯·維爾維特等角色。
他還拓展業務,向其他動漫男角色進軍,並且自立門戶開了個GORO屋,主演了《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
大概是因為標誌性的上班族造型,再加上大眾臉、啤酒肚,讓不少朋友從五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五郎的人氣甚至蓋過了一些女優,據說還有人就是衝他去買的碟。
當然,日本成人影像界長久以來「僧少肉多」,也是原因之一。
說了這麼多,為啥TMA常被稱為「業界毒瘤」,你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這家公司從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二次元向成人影片的製作,不止有熱門動漫,還覆蓋了同人誌、遊戲、人氣女演員模仿等類別。總之就是ACG圈子裡火什麼,就拍什麼。
不像普通片子那樣簡單粗暴,TMA的作品非常講究「劇情」,在「關鍵環節」開始前會先還原一下動畫裡的故事和場景。
更絕的是,每部作品都會製作OP和ED,而且完全照搬動畫的分鏡和特效,不明真相的人說不定還以為是官方出的真人版。
畢竟我們見過的「真人毀原作」的例子還不夠多嗎?
Niconico上有很多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日本網友,將TMA版和動畫原片進行對比。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能感受到每一幀都是開幕雷擊。
真的又氣又好笑。
正因為這種看上去「忠實原作」,實際「粗製濫造」的操作,導致了一種惡搞的效果,長期以來TMA的作品都備受爭議。
「太過分了,你這是玷汙我的老婆!」、「這麼做難道不會有版權糾紛嗎?」對不起,好像真沒鬧過。
面對原作粉們的聲討,TMA非但沒有受到相應的制裁,反而活得風生水起,路子也越來越奔放,仿佛在說:罵唄,該衝的時候還是得衝。
不僅每月高產16部,還緊跟潮流搞起了VR,開發新的商品類別叫「AXVR」,比如VR版的《埃羅芒阿老師》。
錯了,是這款。
甚至向女性市場進軍,拍腐女向的影片,同樣是二次元題材……
還將「關鍵環節」單拎出來作為增值產品,單獨售賣什麼的,引起了許多粉絲的不滿。
但不滿有什麼用呢,要想搞到二次元味兒的成人小影片,質量有保證的老字號還真就只此一家,你只能含淚打錢。(白嫖的就偷著樂吧)
所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這句話放在哪兒都一樣。
差點忘了,最後提醒大家一句:
我可是正經人兒。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