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斯威夫特是個傳奇。
她是真正的巨星。出道 13 年,獲 79 項 BMI 大獎,29 項全美音樂獎,10 項格萊美音樂獎,6 項金氏世界紀錄,3 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所獲獎項僅次於麥可傑克遜,一本雜誌曾經這樣概括她的成就:&34;。
她有著多重社會身份,她是&34;,是野生動物保護者,是男女平權的踐行者,曾連續六年登頂慈善名人榜,曾被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授予&34;。作為一個巨星,她儘可能地發揮著自己的光芒。
聚光燈下,泰勒又十分有煙火氣:養幾隻貓,偶爾烤烤餅乾,會經常去同一家咖啡店買咖啡,和普通人一樣,嚮往著親人愛人在身邊,最簡單不過的生活。
幾乎所有的女孩都想過成為泰勒斯威夫特,不僅僅是因為她光芒四射,更是因為她活出了自我,又改變了世界。
而活出自我,首先要勇敢地撕掉完美的&34;,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01 &34;的困擾
泰勒斯威夫特的自信並不是從來如此。
在紀錄片《美裡利堅女士》裡,泰勒斯威夫特承認自己曾經的信仰體系是讓別人覺得自己&34;。她曾經想要的一切,就是成為一個&34;。
她努力維持完美形象,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享受著聚光燈帶給她的榮耀,粉絲的愛,樂評人的讚美。
20 歲,泰勒獲得了&34;,也是在這一晚,她的信仰體系第一次被衝擊。
在她激動地準備發表獲獎感言時,著名饒舌歌手坎耶·韋斯特突然走過來,一把奪過她的話筒,對她說&34;,之後對著泰勒不屑地聳肩,把手足無措的泰勒留在了臺上。
全場的&34;聲,讓這個把他人喜愛當作信仰的女孩感到分外羞愧:她還以為觀眾在嘲笑自己。
可是受到羞辱和驚嚇的她不敢流淚,因為她要做個&34;,而媒體也沒有給她這個機會。
頒獎典禮後,想要&34;的媒體問泰勒是否對坎耶韋斯特懷恨在心,泰勒笑著否認。當被問到否是坎耶·韋斯特的粉絲,泰勒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微笑承認。甚至在被問及自己的感受時,泰勒還是笑著,淡淡地說自己&34;,還表示自己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泰勒始終微笑著。
但是第一次,她感到很疲倦,也是第一次,她開始質疑&34;的意義。
02 變&34;的好女孩
這個世界的真相是,即使你用盡了全力,也不可能擁有整個世界的喜歡。
將他人的愛與讚美作為支撐的信仰體系,終究會破碎。2016年,是泰勒斯威夫特人生的第二次轉折,這一次,她努力維持的&34;徹底崩塌,而她的事業也一度遭到毀滅。
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坎耶韋斯特。這一次,坎耶·維斯特未經泰勒斯威夫特允許,就發表了對泰勒有侮辱性的新歌《Famous》。坎耶欺騙媒體,聲稱自己已經得到了泰勒的許可。泰勒對此表示否認,並公開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作為回擊,坎耶和妻子卡戴珊發表了一段與泰勒的通話錄音,錄音中的泰勒聽上去並沒有反對坎耶的要求。
憤怒中的泰勒沒有指出錄音內容的問題,反而一再強調坎耶不應該私自錄音。
於是,媒體的導向全都變了味,從支持到嘲諷泰勒借&34;的身份博人眼球。
騙子,虛偽,缺德,邪惡,狡詐,那個拼命與人為善的&34;只得到了這樣的評價。&34;成為當年 Twitter全球範圍內最熱門的話題。
這一次,沒有人願意相信她。
泰勒痛苦地意識到當他人決定不愛,不相信時,自己無能為力。她失去了曾經擁有的,視為全部信仰的一切。
於是她選擇在公眾面前消失,整整一年。孤獨,痛苦,不斷的自我懷疑,這一年,泰勒過得很艱難,但她選擇了不再糾結於過去,重新開始。
她變了,她的歌開始具有攻擊性,敢於表達真實的情緒;她變了,她不再把信仰建立在外在的讚美之上,而是更加關注自己真正在乎的人;她變了,她不再慌張地解釋真相,而是將精力投入到了更密集的創作之中。
2017年 8 月 24日,泰勒·斯威夫特以一首《Look what you made me do》回歸,作品發表當日就刷新了 Spotify的榜單。不久後,她發表了專輯《Reputation》,用全新的曲風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她再次轟動全球。
她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歡,卻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是個&34;。
2O20年 3月,一名網絡駭客曝光了當年的完整錄音。當年的錄音被剪輯過,而泰勒斯威夫特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一切逆轉,正義遲來了 4年。然而&34;的女王卻不再在意,因為&34;。
03 覺醒的自我
真正的勇敢,並不是不會害怕,而是即使心懷恐懼,也仍會向前。
27歲,泰勒第一次走上法庭,起訴一位曾經猥褻過她的前電臺 DJ。該 DJ因為泰勒被老闆開除,於是就上訴泰勒,讓她賠償數百萬美元。
這一次,泰勒斯威夫特不再沉默,她選擇了反訴,只要求對方賠償一美元。
這樁案子有一張照片和 7名證人,然而過程卻十分艱難。作為被害者,她卻需要親自出席,面對法官的質問和對方律師的連篇謊話。
泰勒深知這個案件的意義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很多同樣受到侵害卻不被相信,不敢發聲的女性。她保持了理智,有理有據地將對方律師一一駁回。據當時的媒體報導,法庭上泰勒&34;,懟得對方啞口無言。
最終,她艱難地勝利了。一年後,她在上萬粉絲面前再次提到此事,仍是快要落淚,但是卻聲音堅定,鼓勵女性要勇敢維護自己的權益。
泰勒意識到了自己的力量,並決心用好她的力量。
她曾在公眾平臺上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她曾發聲反對田納西州參選女議員瑪莎·布雷克本,因為該議員投票反對保護女性受到侵害的《反對針對婦女暴力法案》。她甚至發推怒懟現總統川普,反對其有關性別主義以及種族主義的言論。
她知道這麼做會得罪很多人,為自己和團隊造成影響,但她還是做出了選擇,堅定地站在&34;。
泰勒建立了新的信仰。
04 結語
阿德勒曾這樣形容自由:&34;
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被所有人接納。真正的成熟的人,在內心擁有自己的原則,並能夠堅守這種原則,即使會因此被人討厭。
如今的泰勒被更多的人喜歡著,也被更多的人討厭著,這對於她而言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活出了自我。
平凡的我們,沒有活在聚光燈下,也很少處於風口浪尖。但我們卻也經歷著對他人評價的恐懼。有多少時候,我們因為擔心被人討厭而不敢說&34;,為別人一句話而輾轉反側,為了迎合外界的標準,而做出違背心意的選擇,之後又陷入迷茫,痛苦,或者自我懷疑。
可是,我們可以選擇另外一條路,只要擁有一點被討厭的勇氣。當我們不再苦苦追求他人的喜歡,突然會驚喜的發現,原來我們真正的自我,也被許多人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