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就像老黃牛,每天任勞任怨,承擔著人體的重量和行走的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加,腳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逐漸出現走路蹣跚,腿腳無力等;而且身體平衡力的下降,導致身體對外界的反應變得遲鈍,加上腳部變形及腿部肌肉退化,很容易導致老人跌倒摔傷。
因此,針對老年人設計的「老人鞋」迅速火熱起來。許多「老人鞋」宣稱產品就是根據老年人的腳型特徵和生理階段而專門設計的,只要穿上「老人鞋」,腳衰的毛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難道真的有這麼神奇麼?
老年人應該穿什麼樣的鞋?
1、鞋底厚度和硬度
很多人會納悶,給老年人買鞋鞋底是硬點好,還是軟點好?
哈佛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們曾在Nature上發表研究,其對81名肯亞人和22名美國人穿不同硬度鞋底對行走衝擊力的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穿軟底鞋時的行走衝擊力顯著高於穿硬底鞋,可能由於軟底鞋會減弱足底的敏感度;而對於老年人,足底敏感度的下降,會使足部無法感受腳底與地面的位置關係,容易摔倒。
因此,對於老年人,我們建議選擇硬底鞋會好一點,再加上老年人的足弓逐漸塌陷,最好能在鞋裡加個兩邊薄、中間厚的鞋墊,支撐起塌陷的足弓,減少部分負重。
2、鞋底需防滑
防滑的鞋底更能保障老年人行走的安全性。比如我們會選擇胎面花紋的鞋底,因為其相比單一花紋鞋底具有更大的粗糙度,能讓鞋底在有水的地面上接觸時,增大摩擦係數,產生更大的抓地力。
老人鞋真的交了「孝心稅」?
針對以上老年人選鞋特點,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一些線下實體店,都推出了「老人鞋」專櫃,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屬「足力健」,它主打防滑設計,宣稱「走在冰上我心裡也踏實」。
可能你也跟我一樣,對足力健的了解還停留在電視廣告,如今,不管是在老年人中還是年輕人中,足力健幾乎人盡皆知;再加上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渴望》女主演張凱麗代言,一時間爆紅,已快速成為老人鞋龍頭品牌。
但是你所看到的真相,往往就是假象!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向媒體投訴:足力健以「孝」為賣點,誤導老年人購買所謂的「老人鞋」,實際上只是普通的旅遊鞋,甚至耐穿度、耐磨度、減震性等普遍不達標,鞋子開膠超過行業標準,老人穿鞋跌倒的案例不勝枚舉。
廣告中宣稱的「EVA小顆粒發泡輕鞋底」也不過只是普通的橡膠發泡。
老人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上打「老人」概念的產品之所以走紅,是因為消費者相信,它們相比其他產品能更好地保護老人,但鮮有人關注相關標準,以致產品良莠不齊。
「老人鞋」也一樣,相關標準一直缺失,市場長期無序發展,只是換個名字就搖身一變成了「老人專用」,實際上並不能真正對標老人的身體要求。
在行業監管必須得到強化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學著去挑選合適老人穿的鞋子。
比如在選鞋時,可對摺一下鞋底,確保鞋底的彎曲部位和走路時腳掌的彎曲部位相吻合;或者捏一捏鞋子後跟和前部,是不是有一定硬度;或者用手伸到鞋子內部按一按,看是否過硬或過軟;最後,還可以聞一聞鞋子有沒有異味等等。
結語
如今,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面對亂象叢生的「老人鞋「市場,當他們的需求一直無法得到正視的時候,「孝心稅」就是難以避免的代價。
唯醫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識,讓您看到既貼心實用又放心靠譜兒的小知識。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關困擾,請把「唯醫骨科」推薦給他們,送上一份健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