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 周日)大盤 1.05億明日全國電影(不完排全片)統計 :
#超時空同居#26.09%,3011萬,17天累計7.1億;
#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24.78%, 2850萬,3天累計1.57億;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18.79%, 2203萬,24天累計22.71億;
#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7.1%, 1145萬,3天累計5944萬;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5.86%,355萬,10天累計9571萬;
#完美陌生人#3.78%,323萬,10天累計3856萬;
#寂靜之地#5.36%,305萬,17天累計2.03億;
#魔鏡奇緣2#2.46%, 301萬,3天累計1655萬;
#狂暴巨獸#1.27%,122萬,52天累計9.96億;
#我的寵物恐龍#1.45%,99萬,4天累計816萬;
昨日精確票房:
6月2日( 周六)大盤 1.52億放映32.7萬場,人次461萬;#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29.45%,4390萬,2天累計1.28億;
#超時空同居#19.75%,3912萬,16天累計6.8億;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14.93%, 3147萬,23天累計22.49億;
#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14.3%,1546萬,2天累計4799萬;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3.75%,498萬,9天累計9216萬;
#寂靜之地#3.22%,458萬,16天累計2.00億;
#魔鏡奇緣2#5.94%,399萬,2天累計1354萬;
#完美陌生人#2.04%,375萬,9天累計3533萬;
#狂暴巨獸#0.81%,148萬,51天累計9.95億;
#我的寵物恐龍#2.52%,139萬,3天累計717萬;
2018年06月3日全國電影總排片截止晚上20:00點約(247170場),較今日減少(70668)場。
排片最高的電影分別是:
超時空同居(58601場),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55658場),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42215場),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15952場),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13162場),寂靜之地(12036場),完美陌生人(8483場),魔鏡奇緣2(5526場),我的寵物恐龍(3254場),狂暴巨獸(2846場)。
放映場次最多的城市分別是:
上海(10297場),北京(7985場),重慶(7676場),深圳(8205場),廣州(6082場),杭州(6152場),蘇州(4973場),武漢(4994場),成都(6230場),南京(4045場).
國產「9分神劇」達86部 劇場風雲40年誰是口碑「琅琊榜中榜」?
一直以來,電視劇市場有著這樣一條鄙視鏈:追英劇的瞧不起追美劇的,追美劇的瞧不起追日韓劇的,追日韓劇的瞧不起追港劇的,反正追國產劇的總處於鄙視鏈最底端。
的確,如今越來越多粗製濫造的國劇充斥著電視熒幕,霸佔著影視網站首頁。但人們往往選擇性忽視真正屬於中國製造的精品之作。
事實上,如果以「9分神劇」的數量作對比,國產劇並不比英劇、日韓劇要差。
本次專題,【話娛】以年份作為排序,根據豆瓣條目盤點了1979-2018,40年來所有國產口碑巔峰之作。
中國電視劇40年風云:「9分神劇」達86部 完勝日、韓劇
毫無疑問,豆瓣評分在9分以上(含9.0分)的電視劇屬美劇最多,達到175部,包括《老友記》《成長的煩惱》等生活情景劇;《絕命毒師》《大西洋帝國》《毒梟》等犯罪劇;《權利的遊戲》等魔幻劇;《西部世界》等科幻劇;還有《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經典動畫劇。其中《老友記第十季》評價最高,達到9.8分。
除了美劇之外,評分在9以上數量最多的就是英劇和國產劇了,分別達到86部、87部(其中包含7部港劇)。其次是日、韓劇,分別為75部、21部。
對比來看,其實國產劇優秀之作太多太多,只是我們很少去發現而已。
細看上表可以發現,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及網劇《毛騙 終結篇》以9.6分成為口碑「琅琊榜中榜」;而評分人數最多的為《琅琊榜》和《白夜追兇》,超過22萬人次。
當然,由於很多大媽、大叔非常愛看國產電視劇,尤其是歷史劇、家庭劇,但他們不會大老遠跑到豆瓣評分。因而,評價人數最多並不意味著熱度最高。
國產類型劇「琅琊榜」:動畫劇數量最多 歷史劇實力最強
比較意外的是,按照類型劃分,其中動畫劇數量最多,達到26部。
不過從評價人數來看,國產高分動畫劇或許只是一場小眾的狂歡。一般來說,評分是作品口碑的重要考量,打分人數則可以看出一部作品的大眾接受度或者說熱度。尤其是動畫這一以年輕觀眾為主的類型劇。
【話娛】小編統計發現,在26部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動畫劇中,上海美術製片廠於1989年製作的《大盜賊》評價人數最多,為28740人。而《阿凡提的故事》《奪寶幸運星2》《超獸武裝》等劇均未達1000人。
綜合數量、熱度、口碑來看,79部「國產9分劇」當中,表現最好的應該是古裝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評分高達9.6,《貞觀之治》《康熙王朝》《走向共和》等作品同樣不遑多讓。
不過,歷史劇往往體量大、製作周期長、服裝考究,潛心多年才能推出一部精品之作,速度自然趕不上「IP時代」泛娛樂產業鏈的開發需求。
儘管《大明王朝1566》《貞觀之治》等劇從評分來看堪稱神劇,但依然難過收視率的難關。如《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2007年首播時,據說收視率最高不到0.5。
也許《大明王朝》的收視撲街讓湖南臺意識到歷史正劇沒有市場,而成本相對低的古裝雷劇、宮廷劇卻能火得一塌糊塗。於是我們看到了後來的《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等等。而自2010年之後,電視劇市場再也沒有出現一部評分高過9分的歷史劇。
相對歷史正劇,很多抗戰劇往往能做到口碑、收視雙豐收。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紅色》、《戰長沙》等。
事實上,抗戰劇在電視劇市場一直佔據半壁江山。據《南方周末》的統計,在2012年全國200多部上星頻道黃金檔電視劇中,抗戰劇及諜戰劇就超過70部,而當年橫店影視城共接待劇組150個,其中48個劇組涉及抗戰題材。同年,坊間被戲稱為「抗戰臺」的江蘇衛視,黃金檔共播出抗戰劇9部,比例約為41%。
除了動畫劇、歷史正劇、抗戰劇之外,家庭史詩劇(《大宅門》《闖廣東》等)、細說古裝劇(《琅琊榜》《大宋提刑官》等)、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武林外傳》等)均有較好的表現,而在2015年、2016、2017年大火的玄幻劇則無一作品上榜。
當然,無論是那種類型,縱觀這些高口碑的作品,不難發現它們共同的落腳點在於情節和人物。或許有些劇因為當時技術不夠成熟,在取景、構圖、調色等方面不夠精緻,但劇集所呈現的踏實、深刻的情節,真實、豐滿的人物,以及共同帶出對社會百態的描畫、對多面人性的關照,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經久不衰的。
誰是神劇製造者?
說起國內的電視劇公司,可能很多觀眾最先想到的是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唐德影視、歡瑞世紀等。的確,這些公司幾乎包攬了80%的流量。但在高口碑劇中,卻很難尋得這些巨頭的影子。
那麼79部高分劇背後都有哪些團隊、公司或者機構?小編驚喜地發現,中央電視臺堪稱神劇製造者。《闖關東》《大宅門》《名著系列》《康熙王朝》《茶館》等12部類型各異的超高口碑之作背後都有央視的影子。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指出,電視劇不存在央視出品的說法。很多作品並不是央視派人去拍的,而是專業的影視製作公司去拍攝,製作,央視買下播映權而已。
如果說把央視排在頭號位置或許有所爭議,那麼山影在影視圈的地位應該是業內所有人都認可的。
《闖關東》、《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琅琊榜》、《偽裝者》....這些爆款劇讓我們知道,山東不僅專注不孕不育挖掘機烹飪三十年,還製作了一部又一部的精良優秀之作。
此外,華誼兄弟、華錄百納是僅有創造過9分神劇的上市公司。
在以往觀眾的印象中,華誼的名氣主要源於其電影公司,其實2009年上市時,華誼就帶著電視劇的基因,《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蝸居》等熱門影視劇都出自華誼之手。
而華錄百納作為國內知名的老牌影視公司,曾推出了《漢武大帝》、《媳婦的美好時代》、《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知名電視劇,獲得了廣泛的業內讚譽,累計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等各級各類獎項二百六十餘項。
不過,《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貞觀之治》《黎明之前》這四部9分劇均是華誼兄弟、華錄百納上市之前的作品。
上市之後雖然在內容布局上更加多元話,但電視劇板塊卻難現曾經的風光。尤其是華錄百納,縱觀其近兩年推出的作品,《深夜食堂》《秦時麗人明月心》等劇品質之差仿佛已經迷失了自我。
其實迷失的何止是某些電視劇公司,近幾年熱錢的湧入,為影視工作者帶來高收入的同時,也將原有規則的秩序衝擊得一絲不剩。
鄭曉龍導演曾如此說到:「現在有大量的資金湧入,他們不會抓劇本,但是他們會抓演員,把錢給夠,收視點就來了。我了解很多演員,他這部戲不想演,但是偏偏給你高價,那我為什麼不拿呢?投資方不了解創作,就只能靠著演員去撐面子,然後去賣片。」
當然,並不是說資金的湧入大家就拍不出好劇,而是「劣質」產品越來越多。例如今年電視劇市場最明顯的特徵,除了整體熱度不足,收視率不佳,口碑表現也是達到歷史新低:8分以上的高口碑劇數量僅有3部,5分以下超低分劇集卻多達24部。
下一次再在螢屏上看到「9分神劇」,會是多久以後?
作者:湖南豬血丸子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