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2020-12-25 澎湃新聞

轉自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來源:法務之家等)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或者您也可以向我們投稿,投稿郵箱:szslhqrmfy@126.com。

閱讀提示:

對於夫妻共同債務,即使離婚,夫妻雙方對外仍然需要承擔共同還款責任。《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離婚無法達到將個人債務與夫妻共同債務相隔離的目的。避免「被負債」要從婚內做起。

一、非舉債方應儘量避免在大額債務協議書上簽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了夫妻共債共籤的原則。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因此,如果非舉債方在相關債務協議上簽字,則極有可能因被法院認定為有共同舉債的意思表示而不得不承擔共同還款責任。非舉債方應儘量避免在大額債務協議書,如借款合同、借條、還款計劃、承諾書上簽字,不論籤字的位置是借款人、保證人、還是見證人。

補充:基於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表現形式可以是事前的共同籤字也可以是事後一方的追認。既能對債權人課以一定的風險控制義務,不明顯加重其負擔。同時,能夠在家庭重大財產利益的處分上保護夫妻另一方的利益。事後追任的方式,不限於書面形式,實踐中可以通過電話錄音、簡訊、微信、郵件等方式進行判斷。

二、避免使用自己的資金帳戶和債權人產生交集

除了「夫妻雙方共同籤字」和「夫妻一方事後追認」作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兩種情形之外,夫妻共同作出口頭承諾、共同做出某種行為等有可能被法院最終認定夫妻有共同舉債的意思表示。如存在出具借條時在場、所借款項匯入配偶掌握的銀行帳戶、歸還借款本息等情形,可能被推定為有共同舉債的合意。因此,建議避免使用自己的銀行帳戶、支付寶、微信等接收配偶單方舉債的借款或者以自己的銀行帳戶幫助配偶歸還借款本息。

三、避免經濟上過於依賴配偶方的支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當非舉債方家庭開支完全或者大部分依賴於配偶時,由於夫妻一方為家庭日常生活所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此時,無需債權人舉證,該債務有可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補充:日常家事代理是認定夫妻因日常家庭生活所生債務性質的根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生活過程中產生,以婚姻關係為基礎,一般包括正常的吃穿用度、子女撫養教育經費、老人贍養費、家庭成員的醫療費等。需要注意的是,家事代理責任承擔的前提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制度,解決的是夫妻一方因日常事務代理與第三人對外發生法律關係後的責任承擔。

四、避免在借款前後購置大宗財產,如房屋、高級轎車等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妥善審理涉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通知》第四條規定,有證據證明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考慮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1)負債期間購置大宗資產等形成夫妻共同財產的。

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妥善審理涉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通知》

二、正確界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標準

以下情形,可作為各級法院認定「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的考量因素:(1)單筆舉債或對同一債權人舉債金額在20萬元(含本數)以下的;(2)舉債金額與舉債時家庭收入狀況、消費形態基本合理匹配的;(3)交易時債權人已盡謹慎注意義務,經審查舉債人及其家庭支出需求、借款用途等,有充分理由相信債務確係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

以下情形,可作為各級法院認定「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的考量因素:(1)單筆舉債或對同一債權人舉債金額在20萬元以上的;(2)債務發生於夫妻分居、離婚訴訟等夫妻關係不安寧期間,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的;(3)出借人明知借款人負債纍纍、信用不佳,或在前債未還情況下仍繼續出借款項的;(4)借貸雙方約定高額利息,與正常生活所需明顯不符的。

五、儘量避免直接參與配偶公司的經營或掛名配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妥善審理涉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通知》第四條規定,有證據證明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考慮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2)舉債用於夫妻雙方共同從事的工商業或共同投資;(3)舉債用於舉債人單方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但配偶一方分享經營收益的。司法實踐中,如果有證據證明配偶在舉債人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董、監、高等職務,法院有可能認定非負債方參與了配偶企業的經營管理,並分享了經營收益。如未參與配偶企業的經營,儘量避免在相關文件上簽名,謹慎擔任法定代表人、名義股東或者掛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職務。

六、在夫妻分別財產制下,應在雙方借款合同成立前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披露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的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這一規定以「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為條件,即在相對人與夫妻一方發生債權債務關係時,如果相對人知道其夫妻財產已經約定歸各自所有的,應以夫妻一方的財產清償;相對人不知道該約定的,該約定對相對人不生效力,夫妻一方對相對人所負的債務,按照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的清償原則進行償還。

因此,為了避免債權人以不知曉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為由要求夫妻雙方對債務承擔共同清償責任,應在舉債前就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披露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的信息,而對於大額舉債,則可以在披露前對夫妻財產約定進行公證,以固定其形成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借款合同一般自借款合同籤訂時成立,但《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因此,如果債權人非自然人,而是企業或者組織,非舉債方應在借款合同訂立前向債權人披露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的信息,如債權人為自然人,應在借款交付前披露。

七、積極舉證債務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產經營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妥善審理涉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通知》第四條規定,有證據證明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考慮認定為個人債務:(1)婚姻持續短暫且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無大宗開支,負債用於家庭共用共益的可能性較低的;(2)債務發生於夫妻分居、離婚訴訟等婚姻關係不安寧期間,配偶有固定工作或穩定收入來源的;(3)債務用途存在指向舉債人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度可能性;(4)債務用途與舉債人無直接關聯,而是舉債人單方自願負擔且用途與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無關的,如與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無關的擔保、債務加入等;(5)債務用途無益於家庭甚至有損於家庭安寧生活的,如用於婚外同居生活等。對此,非舉債方可以通過積極搜集相關證據,如分居協議、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降低「被負債」的風險。

八、在和對方訂立離婚協議時,對夫妻共同債務以及誰來承擔予以明確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條規定,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實際承擔債務超過自己份額的連帶債務人,有權就超出部分在其他連帶債務人未履行的份額範圍內向其追償,並相應地享有債權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其他連帶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該債務人主張。被追償的連帶債務人不能履行其應分擔份額的,其他連帶債務人應當在相應範圍內按比例分擔。

離婚時,雙方可以通過在離婚協議上開列共同債務清單,對夫妻共同債務予以明確,約定除清單所列的債務之外,各自名下的債務由各自承擔,如一方因對方以個人名義舉債而涉訴並擔責,則有權就所承擔的全部債務向對方行使追償權。

註:實踐中,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借貸,夫妻雙方仍應共同償還。此處與前文所述並非矛盾。夫妻雙方離婚協議中對債務的分割並不影響債權人要求夫妻雙方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權利。

九、通過購買大額保單隔離個人財產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十二條規定,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撫養關係、扶養關係、贍養關係、繼承關係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因此,如果非舉債方以婚前財產購買人壽保險,保單的現金價值在保險人退保或者收益人提取時不會被強制執行。此外,非舉債方可出資以父母為投保人,以子女為受益人,降低因負債而影響子女生活品質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保險應在負債之前購買。

十、設立家族信託,隔離家族財產

對於高淨值人群,可以考慮設立家族信託,隔離個人財產與家庭財產。家族信託是一種信託機構受個人或家族的委託,代為管理、處置家庭財產的財產管理方式,以實現富人的財富規劃及傳承目標。《信託法》第十六條規定:「信託財產與屬於受託人所有的財產(以下簡稱固有財產)相區別,不得歸入受託人的固有財產或者成為固有財產的一部分。受託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被宣告破產而終止,信託財產不屬於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有效的信託,可以實現財產隔離功能以及財產保護功能,家族財產設立信託後會從委託人的固有財產中隔離出來,信託當事人的債權人均無權觸及信託財產。

還需注意的是,家族信託應在舉債前設立,從而避免被債權人起訴撤銷的風險。

結束語

以上列舉的債務隔離的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夫妻中非舉債一方無辜「被負債」的風險,但在具體的操作中仍需充分權衡利弊,避免為了防止「被負債」而產生的諸如共同財產流失以及夫妻關係不睦的風險。對此,應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維護夫妻之間感情的需要審慎選擇。

註:補充內容摘編自《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主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丨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一、非舉債方應儘量避免在大額債務協議書上簽字《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了夫妻共債共籤的原則。因此,建議避免使用自己的銀行帳戶、支付寶、微信等接收配偶單方舉債的借款或者以自己的銀行帳戶幫助配偶歸還借款本息。三、避免經濟上過於依賴配偶方的支持《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寧姐話家事】什麼是夫妻共同債務?怎樣才能防止「被負債」?
    【寧姐話家事】什麼是夫妻共同債務?怎樣才能防止「被負債」?夫妻共同債務制度屬於民事基本法律制度,涉及對夫妻一方財產權利、夫妻另一方財產權利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平衡,是關乎民事主體自由及其限制的重要價值判斷問題。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特別是夫妻一方「被負債」現象,成為近年社會持續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討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共同債務相關問題。一、如何界定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一方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另一方能否主張被扶養人生活費
    理由是婚姻法中規定的夫妻之間的相互扶養義務與人身損害賠償中的扶養人與被扶養人之間的含義不同,王某死亡時已經70歲,其已無能力扶養他人,故不應再判令賠償被扶養人生活費。第二種意見認為,蔡某請求支付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請求應該得到支持。原因是《婚姻法》明確規定,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該義務自雙方婚姻成立時起,至婚姻終止之日起止,不能因為年齡增長而免除。
  • 夫妻一方對另一方擅自出賣夫妻共同房產,應該怎麼辦?
    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轉移、揮霍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時有發生。實踐中,實際為夫妻共同所有的房產,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該夫妻一方擅自將房屋出賣,損害其配偶的利益的糾紛屢見不鮮。
  • 夫妻房產共有,一方去世,另一方能賣房嗎?
    在我國婚前買房是必須的,所以這就要說到房產證署名的問題,如果買房時房產證上簽署的名字是雙方的名字,那麼離婚時是房產可以平均分,如果房產證上只有夫妻雙方中的一方的名字,離婚時房產則要按情況劃分。那如果是夫妻房產共有,夫妻雙方攜手走過餘生,但一方突然去世,另一方能否買房?
  • 夫妻一方擅自將共同財產贈與他人的行為應全部無效
    類似於「闞太太」的這種遭遇,夫妻一方將大額的夫妻共同財產擅自贈與第三者,顯然侵害了「闞太太們」的財產權益。那麼,「闞太太」能否奪回房子呢?他奪回能奪回的是夫妻共同財產中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還是全部呢?
  • 《民法典》新規下: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舉證分配+建議
    因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沉重債務的問題日益凸顯,故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是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和完善,扭轉了婚姻存續期間債務一律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局面,保護了非舉債配偶方的合法權益,增加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
  • 已婚想瞞著配偶買房 買房怎麼讓與配偶無關 夫妻一方單獨買房流程
    2、書面約定 想要已婚想瞞著配偶買房並不容易,還有一種方法是以個人名義買房,房產證上也只寫一個人的名字,並且夫妻雙方提前進行書面約定,籤個協議或者確認書,表明該房產只歸屬其中一方擁有,這樣後期即使離婚,房屋也不屬於夫妻的共同財產了。 二、買房怎麼讓與配偶無關1、婚前買房一般來說,婚後買房都屬於夫妻的共同財產。
  • 夫妻分居期間一方借錢的,會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嗎?
    雙方感情不和,一方不同意離婚的,兩個人大概率會分居處理進入冷靜期。若兩人分居期間,一方借錢的,這筆債務如何界定歸屬於個人債務還是共同債務呢?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作出了解答: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北京二中院:夫妻一方是被執行人,另一方如何保護個人財產?(附典型...
    中國法院網 I 來源 導讀 夫妻一方被確定為被執行人的,另一方能否就共同財產執行提出異議?符合什麼、提出什麼,自己的主張才能得到支持,夫妻的共同財產或者另一方的財產才能得到更好保護?這是當下群眾廣泛關注的問題。
  • 小愛普法|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的處理
    這條規定的出臺背景是由於夫妻雙方惡意逃債侵犯債權人利益的情況比較多見,旨在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債權人。轉折點出現在2018 年 1 月 18 日,這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實施了《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夫妻債務解釋),將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從夫妻一方轉移給了債權人
  • 夫妻一方單獨處理共有房屋,配偶怎麼維權?
    夫妻一方就與配偶的共有房屋與第三人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夫妻另一方拒絕繼續履行合同,以致與第三人之間產生合同糾紛,這種情形法官該如何處理?網友諮詢:夫妻一方單獨處理共有房屋,配偶怎麼維權?江蘇邱斌律師事務所張濤律師解答:對夫妻單方處分房屋的行為進行類型化分析,會發現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典型情形:(1)房屋登記在甲乙夫妻一方名下,登記名義人甲未經乙同意,以自己的名義擅自將共有房屋轉讓給第三人。
  • 夫妻債務「共債共籤」原則直接入法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對於此次草案並沒有對何為夫妻共同債務標準作出明確認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給出的理由是:「目前看來,司法解釋基本平息了爭議和熱點。
  • 夫妻一方擅自使用夫妻共同財產支付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是否有效?
    法律評析:一、關於夫妻一方是否可以使用夫妻共同財產支付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問題(一)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權益與夫妻共同財產權益存在競合關係,在夫妻一方有個人財產的情況下,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應當優先從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中予以支付
  • 夫妻一方透支信用卡造成大額欠款,誰來還?
    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 (一)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財產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為購置這些財產所負的債務; (二)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三)夫妻共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或者一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經營收入用於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負的債務
  • 離婚後負債
    首先,讓我們看看第24條的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共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 夫妻離婚後,孩子一定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山東濟南一家法院適用...
    夫妻離婚後,孩子一定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山東濟南一家法院適用民法典作出判決!夫妻離異後,孩子一定要判給夫妻中的一方嗎?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多會主張孩子歸一方所有,法院也一般會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 夫妻一方與「小三」籤訂的協議書,效力竟然是這樣的,驚掉下巴
    導讀:夫妻一方在婚內,在不與另一方商量的情況下,跟「小三」籤訂了協議書,這樣的協議書效力是怎樣的?可能有些細節跟你想的不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沒有絲毫理由絕望。一方的誘惑,和一方的不經誘惑;亦或是兩方的利益交換;亦或是尋求刺激等等,使得婚姻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有些脆弱,好像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離婚率逐年攀升,出軌率逐年攀升,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健康運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夫妻一方與「小三」籤訂的協議書,效力是怎樣的?
  • 十點文化演示「十點讀書內容科技文化平臺」
    在大賽項目路演環節中,廈門十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十點讀書」項目參與了決賽路演。廈門十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文化類內容平臺「十點讀書」成立於2010年,起步於微博,生長於微信,目前用戶總量規模近3000萬。隨著媒介的變化發展,十點讀書將內容呈現方式由圖文轉變為音視頻,並深耕知識付費領域。
  • 一方因侵權或犯罪行為發生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嗎?
    在離婚訴訟中,需要對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產生的債務進行認定,並且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部分由雙方共同承擔。那麼,一方因侵權或犯罪行為發生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嗎?網友諮詢:一方因侵權或犯罪行為發生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