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變肥料,這項生物技術值得推廣

2020-12-27 中國農科新聞網

每年秋冬,農村田間地頭和房前屋後堆放的秸稈、樹木條兒,成為一道「老大難」問題。一方面,焚燒會影響空氣品質,另一方面秸稈如直接還田,則影響後茬作物的播種質量,同時加重了農田病蟲害的發生程度。

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還得靠技術創新。

12月18日,中科院西安分院組織陝西省科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岐山縣農業局和眉縣果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專家在位於岐山縣蔡家坡鎮安樂村的陝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圍繞宣世榮高級農藝師創新的有機物料無害化堆制生物有機肥技術進行調研、座談、交流。這項活動旨在搭建合作平臺,通過推廣該項技術體系,加強科普宣傳力度,使造成農村髒、亂、差,汙染環境的柴草、秸稈、暴露的畜禽廢棄物變為無害化有機質肥料,起到淨化環境,改良土壤,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及農村人居環境清潔的作用。

秸稈無害化堆肥就是將秸稈粉碎後,利用厚地酵素按照獨特的工藝無害化處理,再經過完全腐熟堆製成有機肥的系統性堆肥技術。該技術利用研發的特有發酵工藝及技術生產的厚地有機物料腐熟劑,利用秸稈、畜禽廢棄物、果樹枝條、農副產品廢棄物、食源性有機廢棄物,經過堆放發酵產生55℃—65℃高溫,持續10天以上,達到無害化滅菌處理後熟化成有機肥。這些堆製成的有機肥應用到果園、菜地,能夠減少化肥用量,減少農藥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有效改良土壤。

「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將造成農村髒、亂、差,汙染環境的柴草、秸稈,暴露的畜禽廢棄物變廢為寶,淨化了環境,修復了生態,改良了土壤,促進了綠色農業的發展及農村人居環境的清潔,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清潔的好做法。」相關專家介紹。

秸稈無害化堆肥具有以下特點:

富含天然有機質,能夠破除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通透力,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增加土壤保肥能力。這是因為豐富的有機質進入土壤,其物料表面呈負粒子狀態,而礦物質肥料離子呈陽性,對礦物質肥料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有效減少了礦物質肥料的流失。

增強土壤保水能力。天然有機質利於形成腐殖質,每千克腐殖質可吸附5千克的水,有效提高了土壤保水性能。同時,天然有機質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及適應性,因為土壤有機質的增加優化了土壤結構,增強了通透性,提高了保肥保水性能。

土壤環境更利於作物的生長。秸稈無害化堆肥後,作物的耐寒能力、抗凍性能、抗旱能力、耐高溫能力均明顯提高。這樣不僅提高了作物的產量,還提高了品質和效益。同時,足量使用有機肥能明顯減少化學肥料用量,減少農藥用量,減少天然降水的蒸發,增加了蓄水能力,隨之可減少灌溉用水,增強了土壤控水能力。

近年來,這項技術已在岐山縣蔡家坡鎮、雍川鎮、鳳鳴鎮、青化鎮試驗示範和推廣,並已輻射周邊縣區及遼寧省大連市、山西省運城市、河南省南陽市、江蘇省徐州市、湖北省宜昌市、甘肅省張掖市等地區,引起了許多果農、農科城專家及國內外科研部門關注。

「實踐證明秸稈無害化堆肥技術是一條可行的秸稈肥料化之路。秸稈無害化堆肥的應用能夠減少化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控制農田用水、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這項技術值得推廣!」中科院西安分院相關專家表示。

來源:陝西日報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河北:到2023年秸稈將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
    支持發展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積極推進秸稈生物質發電、秸稈熱解氣、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打捆直燃等利用,優化農村能源結構。以「秸稈 糞汙」收集式運營為主要推廣模式,2021年支持建設13處規模化沼氣工程項目。以貨櫃式幹發酵技術為重點,到2023年共支持建設15座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生產生物天然氣項目。到2023年,全省沼氣、生物天然氣年均產氣規模達到3.1億立方米。
  • 土木啟生物科技徐驃:生物肥料四兩可撥千斤
    山東土木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驃 化學肥料長期過量使用,導致一系列問題;複種指數高和連作產生土壤持續生產力障礙;土壤質量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日益得到重視。
  • 復旦畢業生開創「全新領域」,利用太陽能合成生物有機肥料
    事實上,早在研究生時期,他就率先開創了生物無機混合體系,提出了無機生物混合體系的概念,後來依次在 2016 年論證了該方法比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有更高的能量效率;在 2017 年明確了如何將這個方法推廣到合成生物有機肥料;2019 年則證實了該方法可實際應用及其產業化的前景。從始至終,他的研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解決化工可持續發展的方案。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低排放系統關鍵技術...
    嘉興市是浙江省農作物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地市之一,農作物秸稈利用以粉碎還田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離田利用比例偏低。秸稈能源化利用不但解決了秸稈田間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且成為高效節能、減排和增效重要途徑。
  • 印度的秸稈焚燒,為何屢禁不止?
    政府還通過媒體宣傳教育,普及秸稈焚燒的多重危害,尤其強調燃燒秸稈產生的高溫會破壞土壤有益微生物,以勸阻農民的焚燒行為。為治理秸稈焚燒問題,印度政府可謂是絞盡腦汁,除了獎懲機制、追蹤監測、宣傳教育,還採用了多種技術手段。
  • 廣西岑溪市秸稈回收利用出新招:秸稈置換有機肥 環保增收穫好評
    「岑溪市年秸稈產量約22萬噸,其中機械收割直接粉碎還田的量達到90%左右,剩餘的部分主要通過回收用於生產生物有機肥實現還田利用。」岑溪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柯說,今年該市的秸稈回收目標值是1萬噸以上,加上農戶回收自用的部分,基本上可以實現秸稈全域全量利用。
  • 吳教授與漢和生物籤約三連發,新三板新型肥料「第一股」再添磚瓦!
    揭牌儀式 當天,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賓士友、農業農村部肥料檢驗測試中心(南寧)餘燾、吳教授(吳禮樹)科技集團總裁吳禮樹及副總經理吳斐
  • 秸稈綜合利用 長春市頻出「新招」
    榆樹市在大力推廣秸稈全量還田深翻和秸稈打包的同時,核查工作量大、成本高,補貼面積、農機手工資是否公平等成為了有關農業部門的新問題。如今這些難題全部被遠程監測設備迎刃而解,通過智慧信息化監測手段,改變了過去「人工彎腰插鋼釺,繞著田頭量皮尺」的做法,作業補貼實施更加精準高效,有效避免了降低作業標準、虛報作業面積、套取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的發生。
  • 2020全球特種肥料及植保產品交易會全球特種肥料大會(江蘇站)
    大會主題:健康、高效、生態、科技組織結構主辦單位: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8:00-12:00 全球特種肥料大會營銷論壇打好現代農業增值之戰(營銷賦能篇)五、重要嘉賓和參會行業專家邀請邀請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會長、原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陳生鬥,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陳麗,中國農資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旭波、中國農資傳媒主編孫立新
  • 河北昌黎小麥秸稈「變廢為寶」
    近日,河北省昌黎縣安山鎮西牛欄村麥地裡,種植戶孫潤寶看著自家的廢棄秸稈被回收處理,臉上帶著輕鬆。麥收時節,昌黎縣6.5萬畝小麥成熟收割,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亂堆亂放而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昌黎縣探索出秸稈回收利用的新方法:將秸稈回收用於生物質發電。
  • 種糧大戶水稻田輪種大球蓋菇 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
    水稻收割後,產生的大量秸稈基本上直接用於還田堆肥。為了提高秸稈的利用率,趙永良今年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今年年初,他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市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的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試點示範工作。  「今年年初,我在自家的一畝多水稻田裡嘗試性種植大球蓋菇,沒想到效益還不錯。」
  • 小麥收割季禁止焚燒秸稈咋辦?這樣處理麥稈,能做農家肥還能餵牛
    農民燒秸稈與以前生活有關,農村沒通電前,農民做飯靠的是燒火,而乾燥的麥稈就成為引火的材料。後來通電了,家電也發達,農民不需要燒秸稈來做飯,對柴草的需求也不高,秸稈就沒用了,放在家裡還髒,農民自然就直接一把火燒掉省心咯。不僅如此,燒秸稈產生的草木灰還是一種肥料,可以肥沃土地。
  • 種糧大戶田間輪種大球蓋菇增效益 秸稈多級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為了提高秸稈的利用率,今年,趙永良在東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試水秸稈的資源利用。今年年初,他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的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的試點示範工作。
  • 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秸稈產業分會會長、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苦練...
    雖然受到上述影響,但是秸稈控股集團對秸稈產業的科技創新、業務推廣並沒有懈怠,首先我們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實策」的總要求,一方面積極安排部署員工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做好環境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網上辦公、網上辦事,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並推出具有健康、環保、文化三大優勢的秸稈負氧離子活性炭雕項目,把秸稈活性炭、負離子科技與名家名作相結合
  • 藍天保衛戰典型案例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
    嘉興市是浙江省農作物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地市之一,農作物秸稈利用以粉碎還田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離田利用比例偏低。秸稈能源化利用不但解決了秸稈田間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且成為高效節能、減排和增效重要途徑。
  • 植物生物刺激劑這裡說清楚了,原理、功能、最新技術發展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已經提出了多項技術創新,以通過大幅度減少農藥和化肥等合成農藥來增強農業生產系統的可持續性。一項有前途且對環境友好的創新將是使用天然植物生物刺激劑(PBs)來增強開花。PB最初是通過排除某些功能(如肥料或植物保護產品)來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