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陶剛
「爸爸媽媽請開門……」昨天上午9點30分,是漢口後湖同安花園居民老程一家和女婿周密約定的上門迎親的時間。
在嶽父家門口,女婿周密率迎親團一陣喊話後,便震山般地敲門。
「紅包!紅包!」室內,程家一二十號親戚異口同聲高喊。
「房門連個縫都沒有,紅包麼樣遞進來?」有機靈者,馬上發現了阻攔開門紅包的「死穴」。
「叮噹」,一聲手機信息提醒響過後,新娘程娟娟的伴娘小伍,第一個收到了新郎周密用微信發來的200元紅包。隨後,「叮噹」的微信提醒聲,不停地在程家客廳裡響起。一時間,在場客人紛紛打開微信,這個說:哇,我收到了100。那個說:唉,我收到了50……
「還有誰還沒收到?」把持開門大權的老家家李春花,扯著嗓門問大家。老家家在得到大家的明確回答後,滿面春風地打開了迎親的大門。
83歲的老家家李春花說,三天前,家裡人在商量外孫女大婚迎親時,忽然發現嚴絲合縫的房門根本塞不進開門紅包來。因為實在想不出辦法來,於是便有人提議免收紅包開門。「那我是絕對不可能開門的。」李春花說,雖然她一口回絕了,可是紅包能從哪個地方塞進來呢?
大家苦思冥想後,認為只有搞個裝紅包的籃子,從她們家三樓窗戶放繩子下去接。開始,她也覺得這個辦法好,可又有人說,迎親的人應該在三樓的房門口,怎麼可以把人家趕到一樓去?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還是她外孫女娟娟靈機一動說:「用微信發紅包,這不就可以穿牆而過了嗎!」娟娟還說,微信發開門紅包,不僅可以一對一的按指定金額發,也可以把大紅包的金額分拆成多個小紅包,讓他們來搶。
經過娟娟現場演示,大家一致認為發微信紅包好。於是,娟娟把參加婚禮的娘家親人的微信號發給了周密。所以,參加當天婚禮的新娘家的親友,才都隔牆收到了開門紅包。(記者高道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