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很累,究竟為了什麼?

2021-03-05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點擊↑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經關注

1.

為什麼我每天很累

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

面對功利的世界,浮躁的人間,累而不知忙碌的意義,好像是很多人的常態。

前段時間,有位來訪者說,大學畢業三年,她一直在銀行工作,和男朋友維持著穩定的關係。

在別人看來,她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做著體面的工作,擁有不錯的前程,還有一個結婚對象。

但是她卻覺得很奇怪,儘管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好的,每天也為維持這樣的生活而忙碌著,但她依然覺得生活很累,缺乏動力。

我問她:「你所做的所擁有的,都是你喜歡的、想要的嗎?」

她思考了一陣子,回答:

「好像不是。

銀行的工作其實是聽父母的建議而選擇的,男朋友也是因為父母喜歡,我才堅定跟他走下去的。

可是直到最近,我父母開始催促我和男朋友結婚了,我才感覺,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我每天在朋友圈看到別人或堅定地選擇創業,或出去遊歷世界,或繼續在學術上鑽研,我都好羨慕。

我覺得自己的人生跟他們比起來毫無價值,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這麼努力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在她身上看到大多數人的樣子,照著既定的軌跡,平平穩穩地生活,每天很忙,卻不知道忙碌的意義。

看到別人為熱愛的事情努力拼命,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價值,試圖也去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2.

如何找到自己想要什麼

心理學上認為,在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團能讓自己感覺真正「活著」的火焰,而這團火焰,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需求」。

找到內心的深層心理需求,能夠發現,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從而指導我們更好地過自己的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那些支撐我們「活著」的火焰,分成了不同層次,以助於我們更好了解自己的需求。

該理論認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一般來說,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才會向高一層次發展。但這樣的次序並不是完全固定的,層級可以並列,也可以跳躍。

很多時候,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

心理團隊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默裡的人格理論、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等專業心理學理論,從16種心理需求出發,研發了一套深層心理需求測評,可以幫助迷茫、焦慮、找不到自我需求的人了解自己。

本次測評,可以幫你挖掘你的核心心理需求,了解這個心理需求在工作、生活、感情中帶給你的正面影響及可能出現的陷阱。

進一步剖析你的核心心理需求背後隱藏的深層心理需求,幫你找到自己,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並提供指導建議。

根據測評結果,還會推薦適合你的書籍,讓你更加有方向地面對職業、感情,少走彎路。

我們終其一生努力,不過都是平凡人,在萬事萬物裡,我們的價值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但於我們個人而言,能夠找自己想要什麼,並在這一領域裡傾盡全力,獲得些許成就,可能就是人生旅程裡最重要的意義。

測評團隊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默裡的人格理論、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等專業心理學理論,從16種心理需求出發,幫你找到深層心理需求。

測試結果附全面分析報告,報告分為三大部分:

1、你的核心心理需求

2、你的深層心理需求

3、滿足需求的正確姿勢

▽▽ 部分報告示例 ▽▽

 可滑動查看

首發優惠價 19.9

測試完成後

生成的報告將永久保存

找到你內心真正想要什麼

↑長按掃描二維碼,馬上測試↑

- 關於測評 -

測評服務:關注「UM心理」公眾號,查看已購測試。

隨時復看:在「UM心理」公眾號菜單「我的——測試報告」查閱測評結果,可分享給朋友、家人,讓他們更了解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每天都那麼累?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感受:每天下班,總覺得疲憊不堪,什麼都不想幹,就想癱著不動;明明每天都坐在辦公室裡,也沒幹什麼,但就是覺得身心俱疲; 經常覺得腦子像生了鏽一樣,轉不動,遇到很多問題都不願意去想;周末了,終於有時間學習了,但還是覺得很累,常常睡一覺、看會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多人也許會把它們歸咎於生活壓力大
  • 每天加班太累,偶爾一天準時下班被領導痛批,究竟誰錯了?
    近日,有網友在社區提出了職場方面的疑問:復工之後,每天都是在加班感覺太累了,偶爾有一次準時下班了,卻被領導叫去談話甚至是痛批自己沒有責任心,不由得讓自己感到疑惑,難道準時下班錯了嗎?那麼,職場準時下班,是否真的錯了呢?某些人白天不認真工作,晚上故意加班加點做樣子,又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每個人的內心或多或少地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想清楚這件事呢?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想要徹底的知道這個答案,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一件事,人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而你出生之後是怎麼的一個人,人品好壞,智商高低,在你未出生之前你的父母是不可能了解的。可是,如果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能設置好他們未來的性格,智商,愛好,甚至能夠安排好他們未來的命運,那麼多多少少會有很多父母願意這麼做。為了什麼?
  • 為什麼覺得每天工作都很累?減少疲勞感的3條建議,讓你生活開心
    你有沒有覺得一上班,就感覺很累,不單是身體的累,心更累。特別是有周一綜合症的職場人,周一上班時,總會感覺疲憊、頭暈、渾身酸痛、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這是為什麼呢?是上班時,我們的工作壓力太大了?還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 為什麼每天都那麼累?如何戰勝疲憊感?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感受:每天下班,總覺得疲憊不堪,什麼都不想幹,就想癱著不動;明明每天都坐在辦公室裡,也沒幹什麼,但就是覺得身心俱疲;經常覺得腦子像生了鏽一樣,轉不動,遇到很多問題都不願意去想;周末了,終於有時間學習了,但還是覺得很累,常常睡一覺、看會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多人也許會把它們歸咎於生活壓力大
  • 每天都很累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讀書向|《掌控精力》】你是否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很累:無盡頭的工作任務使自己麻木,
  • 每天都說愛,但愛究竟是什麼?
    有一種尬聊叫做,我一直在說,你什麼都沒回應;有一種害怕叫做,我習慣了你,而你卻不理我了……我害怕一個人的寂寞,更害怕習慣某個人之後又重新回到孤單的冷清。我害怕這種等待,它會讓我焦慮。最怕和自己在乎的人慢慢變遠,變淡、變陌生的過程,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疼,每天我多希望聽到的消息提示音是來自你的,我想像的現在、未來永遠都會有你。
  • 你這麼辛苦地做公眾號,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只是其他人,我們自己有時都會這樣反問自己,可每當有讀者和朋友對我們表示肯定時,我們又像重新安上了電池,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問我們不累嗎?我們會告訴你:每天連續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不停改稿子編輯想計劃又沒錢拿的生活太累了。但也許是因為熱愛,我們痛並快樂著。
  • 有沒有感覺生活得很累?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每天早晨五六點鐘,那些賣早點的叔叔阿姨們很早就起來為我們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早點。每天早上7點的時候就有無數人起床洗漱準備去公司上班。每天我們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外賣小哥和快遞員騎著電動車飛奔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為了爭分奪秒趕時間把電動車騎得飛快。
  • 你為什麼總是覺得很累?
    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累嗎?累。每天都在趕時間能不累嘛。仔細算算,上班也就八個小時。除去睡覺的八小時,剩下還有自由掌握的八小時呢!這八個小時用來收拾家務或者放鬆足足夠用啊!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累呢!因為懶。懶是人的常態。
  • 我們的奮鬥,家庭聚少離多,究竟為了什麼?
    我們的奮鬥,家庭聚少離多,究竟為了什麼?英國某小鎮。有一個青年人,整日以沿街為小鎮的人說唱為生;這兒,有一個華人婦女,遠離家人,在這兒打工。他們總是在同一個小餐館用餐,於是他們屢屢相遇。時間長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日,我們的女同胞,關切地對那個小夥子說:「不要沿街賣唱了,去做一個正當的職業吧。
  • 為了減肥,嘗試各種運動方法都沒用,究竟出了什麼錯?
    但常有人抱怨「每天運動還是減不了肥」。其實這類減肥者選錯「無效運動」,因而無法在最短時間達到減肥成效,必須遵循正確又有效率的運動法則,才能事半功倍。   為了減肥,嘗試各種運動方法都沒用,究竟出了什麼錯?
  • 你累了嗎?每天含辛茹苦地工作學習,我們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你要是按照自然來造就你的生活,你就決不會貧窮;要是按照人們的觀念來造就你的生活,你就決不會富有。——伊壁鳩魯(伊壁鳩魯)在棲棲惶惶的生活中,我們逐漸被逼到角落,精疲力竭。人們似乎早就忘記了初心——追求幸福感。
  • 愛什麼別愛錯人,累什麼別累了心
    這,就夠了……5.我們都愛笑,但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我們都挺累,但人只活一回又何苦身心疲憊。 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咱就倒頭睡; 得意就笑,失意就跳, 摔幾個跟頭沒什麼大不了。 為人咱堅強無畏,是把那殘酷的現實防備; 處事咱問心無愧,做不到完美就盡力而為。
  • 民間常說:「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介紹這樣一句俗語:「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好食不留種字面意思是說,好吃的東西,通常很難把種子留下來,隨之時間的推移,這種東西只會越來越少,最後將完全消失。或許不少人心存疑問,感覺這句俗語沒啥意思,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且看「好食不留種」背後的道理。
  • 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尋找生命的意義始終是這一生中必須要去考慮的問題,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從我們有意識開始,就在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為了尋找答案,也為了驗證每個人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選擇終日渾渾噩噩的活著,有的人選擇認認真真的活著,於是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前,有的人是在無盡的悔恨中度過,有的人卻是在坦然的微笑。當我們將決定投身於社會的時候,才能得到保障你衣食住行的機會,才能讓你體會到成功和失敗的滋味,才能讓你感受到人間的情與愛,而你所得到的這一切恰好是你窮盡一生都在尋找的意義。
  • 人活著這麼累,到底還在堅持什麼
    之後陷入了沉默,好久之後,他回了一句,是啊,挺沒意思的,這麼累是為了什麼呢?人活著這麼累,到底還在堅持什麼呢?其實,對於多數人來說,從小就處於迷茫之中。小時候,爸媽、老師和親戚,總是在說:「要好好學習啊,長大後上大學,有出息!」好像學習點知識,就是為了上大學,然後就能做到所謂的「有出息!」
  • 「 我每天都在等你發朋友圈。」
    到最後,猶豫了半天,不僅我替她累得慌,連她自己都覺得沒勁,乾脆就不發了。你是不是也經歷過類似的時刻?想穿一件露肚臍的衣服,但在這之前,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必須要用運動、節食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來讓自己符合大眾 " 瘦 " 的審美,才敢穿上那件衣服出門。
  • 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中天易張永紅整理在讀楊鳳琦先生的實踐範例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學習易經究竟是為了什麼?易經是用來幹什麼的?易經和佛道有何聯繫?又有何不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朋友會說:這些間題還用考慮嗎?但是縱觀現今周易圈裡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現象,個個就真的是在幫人趨吉避兇嗎?非也!
  • 送給很累很累的你……
    每天早出晚歸,每天奮力維持房貸、車貸、家庭開支。希望別人能懂,又害怕家人懂了會有壓力,我,是懂事的中年女人。」總是想把最好的一面都留給家人,那些「不好」的都自己默默承受。到了一定的年紀,不再有屋簷可以躲雨,索性就讓自己變成了那個屋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