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S安全帽識別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轉眼間,2017年已走完,回顧這一年安防行業的發展,智能化趨勢更加明顯。這一年來,「人工智慧」(AI)接連刷屏,從5月份最激動人心的AlphaGo對戰柯潔開始到現在,人工智慧逐漸呈現爆發趨勢。轉眼間,2017年已走完,回顧這一年安防行業的發展,智能化趨勢更加明顯。
這一年來,「人工智慧」(AI)接連刷屏,從5月份最激動人心的AlphaGo對戰柯潔開始到現在,人工智慧逐漸呈現爆發趨勢。
安防應用場景較多,小到建築工地安全帽佩戴識別、大到反恐國防。
安防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首先是傳統的模擬監控,安防系統用戶主要以政府部門為主,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數字監控應運而生,安防用戶逐漸增多,圖像實現數位化儲存,之後又發展到高畫質化監控,視頻監控系統與用戶業務系統開始進一步融合。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簡單被動的安防形式已無法滿足日常多樣化的生活和工作場景,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帶動下,安防向城市化、綜合化、主動安防方向發展,智能安防成為當前發展的主流趨勢,其應用覆蓋了金融、交通、教育等行業,囊括銀行機構、政府、學校等公共場所和家庭場所。通過無線移動、跟蹤定位等手段實現全方位的立體安防,同時與整體城市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交通管理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多個系統相互作用,最終實現萬物互聯下的全方位安防體系。
「AI+安防」智能視頻分析
在視頻監控飛速發展的今天,安防產品不斷增多,視頻監控畫面的信息已成海量,遠遠超過了人力所能進行的有效處理範圍。傳統採用人工回放錄像取證的方式具有效率低下,容易出錯的缺點。而人工智慧技術恰好具有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也能在技術的基礎上實現實時監控、基準判斷。
智能視頻分析技術不僅可以實現靜態識別,也可以完成動態識別。通過視頻內容的迅速分析,信息分析平臺可以監測出可視範圍內的人群數量,並且捕捉每個個體的行為動作,形成重點場所及區域的面狀。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是解決海量視頻數據處理的有效途徑。主要應用於兩個方面:
一是基於特徵的識別,主要在安全帽識別、煙火識別、車牌識別、人臉識別。
二是行為分析技術,包括人數管控、個體追蹤、禁區管控、異常行為分析等,可以應用到監測交通規則的遵守、周界防範、物品遺留丟失檢測、人員密度檢測等。通過對視頻內的圖像序列進行定位、識別和追蹤,智能視頻分析能夠做出有效分析和判斷,從而實現實時監控並上報異常。
「AI+安防」之安全帽識別
安全帽識別技術基於智能視頻分析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通過視頻檢測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各個建築工地、電力行業、煤礦行業、石化行等領域實現安全生產管理,主要應用的場景是在建築工地、地鐵建設、石油生產、化工廠、礦山生產區等各個通道入口和生產區域對工人的安全帽佩戴檢測實時預警。協助管理人員7x24小時安全生產管理,減少由於未佩戴安全帽的危險行為而引起的安全生產事故。
「AI+安防」之煙火識別
智能視頻煙火識別系統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基於智能視頻分析,智能識別監控區域內的異常煙霧和火焰,實時分析,精準識別,及時報警,智能視頻分析與深度學習結合,並最大限度的降低誤報和漏報現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保證了全天24小時監控識別,控制煙火識別率高達80%,免去了人工監控的煩惱。煙火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森林防火、秸稈禁燒、環境監測、城市煙火等。主要應用場景是石化輸油站、廠區庫房、城市街道、森林防火、秸稈焚燒等場景應用。
「AI+安防」之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金融、安防、交通、教育等相關領域,主要應用場景包括企業、住宅的安全管理;公安、司法和刑偵的安全系統;自助服務等,刷臉支付、刷臉進站等項目逐漸實現。
「AI+安防」之國家安防
目前平安城市、智能交通仍然是安防行業最大的下遊應用領域,與政府公安相關的交通、道路視頻監控仍然是安防行業最重要的應用環節。作為關係到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部門,公安及安防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升迫在眉睫。而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國家對公安及安防相關部門持續投入並建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同時人工智慧技術迭代下,技術廠商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算法訓練,因此,雙方需求實現有效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快速在國家安防領域落地開花。
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廣泛應用於飛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合,在大規模視頻監控系統中可實現實時煙火識別、抓拍人臉、布控報警、屬性識別、統計分析、重點人員軌跡還原等功能,並做出及時有效的智能預警。且對於抓獲有作案前科慣犯幫助很大,目前多應用於公安事前、事中、事後敏感人員布控、失蹤人員查找等。安全布防需要消耗大量的警力資源,尤其是運動會、國家會議、演唱會等重點區域和重點活動的安防,而在這其中,已經開始出現人工智慧產品的身影,包括實時監測系統、巡邏機器人、排爆機器人等,未來這些機器人也將會更多的替代傳統安防體系中重複且低效的工作,節省警力資源。
「AI+安防」之民用安防
隨著網絡建設的完善、視頻監控的高畫質化、硬體產品的發展和雲端的成熟,安防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從傳統前端基礎建設,向後端進行深化應用,安防進入智能安防時代。行業化細分明顯,廠商推出多行業的綜合解決方案和個性化定製方案。
2017國家大力推動智慧工地建設, 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其本身是一項信息技術,為建築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進技術手段,通過安裝在建築施工作業現場的各類監控裝置,構建智能監控和防範體系,就能有效彌補傳統方法和技術在監管中的缺陷,實現對人員、機械、材料、環境的全方位實時監控,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真正做到事前預警,事中常態檢測,事後規範管理。將工地安全生產做到信息化管理。它聚焦工程施工現場,綜合運用BIM技術、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和智能設備等軟硬體信息化技術,提高工地現場的生產效率、管理效率和決策能力等,實現工地的數位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
「AI+安防」的未來發展趨勢
a.安防產品不斷迭代和創新,立體安防體系
b.智能安防將逐漸雲端化
c.平臺初步搭建完成,市場進入洗牌期
在智能安防設備大量安裝的背景下,海量安防數據不斷產生,各個安防廠商相繼推出智能安防解決方案,因此也需要對軟體平臺及其配套的硬體設備進行整合。隨著安防監控應用的成熟,各平臺的技術標準、開發接口等越來越統一,安防頭部廠商佔據先發優勢,率先建立解決方案平臺,武漢倍特威視、阿里雲、特斯聯等安防平臺已搭建完成,長尾企業進一步兼容標準,從而推動行業進入成熟期。倍特威視智能視頻分析產品擁有強大平臺兼容性,能與各大平臺實現完美對接,實現視頻分析在更多的行業智能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