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從社會角色理論看總幹事在社工機構中的角色功能及困境

2021-03-02 中國社會工作

規範性是社會角色的基本特徵之一,也是形成社會角色的基本要素。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總幹事這個角色既要遵守社會工作的行為守則,也有屬於該角色應有的規範要求。

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工作服務發展多年,已發展了一套較為完整、細緻、科學且符合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者行為守則,筆者主要以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工作者守則為基礎,結合內地的實際情況和機構管理的特殊性,從行業規範的角度分析社會工作者守則對機構總幹事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要求。

作為一個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總幹事,除了基本滿足社會工作者守則外,仍需滿足該角色特定的規範。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要達到不同的績效目標,需要不同的領導能力的組合,也唯如此才能使組織邁向更佳的發展和成長;而素質條件俱佳的機構總幹事倘若輕視組織績效目標的達成,也絕不可能為其所領導的機構創造佳績,故烏爾裡奇(Ulrich)、曾格(Zenger) 及斯莫爾伍德(S m a l l w o o d)等人極力主張以績效為領導力發展的根本。

有很多主客觀因素阻礙著社會角色扮演的正常運行,導致角色扮演的失調現象,造成社會角色扮演者的角色困境。筆者採取參與式觀察研究方法,對廣州市S 機構的總幹事的角色進行了研究, 發現該機構的總幹事在任職5 年期間,出現了以下角色困境表現:

角色不清是指角色的扮演者或者社會大眾對於該角色的行為標準不夠清楚,從而不了解某一角色的角色矛盾現象。現有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普遍管理不完善,無論機構理事會、員工還是合作方, 對機構總幹事這一角色的認識都不夠清晰。筆者在參與式觀察期間發現,S 機構總幹事在履行職責的時候,總是對因「權責不一」而造成的困境感到有心無力。

社會角色的扮演以角色承擔者對角色的理解、領悟為前提,但在實際扮演過程中,角色承擔者會出現與所承擔的角色之間存在差距的狀況,妨礙角色承擔者進入角色。機構總幹事理應對該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認識,規範性崗位細則與實際工作情況應一致。但筆者在研究中發現,S 機構因缺乏對總幹事崗位的規範性要求,導致總幹事在機構管理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角色與理想存在一定差距, 不能完全達到機構理事會的期望, 容易與理事會產生誤解和拉鋸, 不利於機構的發展。

角色衝突是指角色承擔者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和心理上的不適應、不協調的狀態,這種不協調和不適應使角色承擔者在社會角色的互動中出現角色間或角色內部的矛盾、牴觸與對立, 影響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在機構管理中,總幹事一職的角色規定不夠細緻清晰,角色限定性小,加之面對的理事會和員工之間的差異較大,因此存在角色衝突的現象。

當角色扮演者同時承擔多個社會角色時,面對不同的角色要求, 個人在時間和精力的分配上容易發生矛盾,產生角色緊張。S 機構的總幹事需要負責機構的整體運營, 既要跟進機構的專業服務,對未達到標準的項目進行督導整改,又要處理機構的人事、宣傳、項目研究等事項,同時還要在外界兼任一些社會職務,以增加機構與外界合作的機會,宣傳機構的形象等。面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分配緊張,沉重的心理壓力,極易造成機構總幹事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緊張。同時,角色衝突也容易導致總幹事角色緊張,角色扮演過程中顧此失彼,使角色承擔者感到心理和行為上的不適應、不協調。

角色承擔者要扮演好某一社會角色,需要與社會的長期互動, 社會結構與社會文化規定了社會角色的方向,同時角色承擔者在社會結構和文化中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扮演某一角色。機構總幹事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出現角色失調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理事會成員對理事會的運作及自身的職責了解不清,不僅造成理事會的職能不能充分發揮,也使得理事會與機構總幹事未能建立有效的互信關係。S 機構理事會認為機構總幹事較為年輕,經驗不足,因此對總幹事的信任度不足。為了增強理事會的信任度,機構的理事長往往較多直接插手機構行政事務,並直接做相關的決策。另外,理事會對總幹事的培育及支持不足,未能應總幹事的需要提供相關的支持,導致總幹事往往容易在工作中出現「孤立無援」的感受。

S 機構理事會參照香港社會服務機構及國內某知名機構的總幹事工作績效相關規定,結合機構的目標,提出對總幹事的期望,期望超出總幹事能達到的範圍,且未能提供有效的支援提升總幹事的能力,導致總幹事在向理事會交代時往往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成就感很低,工作熱情下降。員工並不清楚機構總幹事與理事會的合作關係,往往對總幹事存在較高的期望,但這些期望也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

一方面,社會服務購買方認為機構總幹事較為年輕,且社會經驗較少,對其是否有能力確保項目質量,促進項目發展存在懷疑;另一方面,購買方提出的一些建議或意見,總幹事無法當場與購買方達成一致意見,均需事後請示理事會後再與購買方溝通,這使得溝通成本變高。因此,基本上與購買方進行有效溝通均需要通過理事會進行,總幹事從旁協助。

S 機構總幹事較為年輕,具有較強的專業服務能力,但對於機構管理方面的知識較為欠缺,對外溝通聯繫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社會角色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社會需要直接影響社會角色。在現代社會中, 完全不存在角色失調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搭建角色舞臺、培育角色意識等方式進行角色調適,儘量減少角色失調,減輕角色失調的影響。筆者嘗試探索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總幹事角色調適的方法,以期助益建立合理有序的角色互動關係。

角色自我調適是指角色承擔者通過角色學習、技能培訓等方式,明確角色期望,掌握角色規範, 提高角色認知水平、角色技能和協調處理角色衝突等不和諧角色互動的能力。在機構總幹事的角色情景中,面對角色失調問題,需要總幹事在長期的實踐和互動中產生正確的角色期待和角色領悟,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改正。

形成正確的角色認知。總幹事首先需要從理論上了解自己承擔角色的社會期望,掌握該角色的規範性要求,培育良好的角色心理和角色意識,為角色扮演做好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其次需要加強對自我的了解和認識,了解自己的風格,從內心真正接受這個角色的規範性要求;最後,還需要總幹事能夠準確辨識在機構的位置, 了解角色互動對象的角色期待,暢順與理事會、員工及合作方的溝通。

進行有效的角色學習。角色學習是從實際操作層面切實掌握所承擔社會角色的行為規範、專業技術能力和需要謹慎注意的事項, 明確角色扮演需要承擔的權利義務。總幹事應通過日常工作的反思、自我學習、參加相應的培訓、與同行的交流等,學習機構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在機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過理論的指導,逐步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成效, 減少角色衝突。

分工明晰,發揮理事會的作用。理事會應與總幹事分工明晰,制定理事會運作手冊,並充分履行理事會運作手冊的內容,定期檢視理事會成效,改善理事會的運作。對總幹事進行真正的授權,使得權責一致,充分支持總幹事執行機構管理決策及日常行政管理事宜。

建立信任關係。信任關係的建立是達成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理事會在聘請總幹事的時候應對總幹事的能力和品格具備一定的信任,在日常工作中,總幹事加強與理事會的溝通,提升溝通的成效,理事會多用優勢視角看待總幹事,在互動過程中讓總幹事感受到來自理事會的信任和支持。

調整期望值。理事會應自覺提升管理知識,根據實際情況,與總幹事進行充分的溝通,結合機構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及自身情況,在總幹事能力範圍內或不過分超出總幹事的能力範圍,清晰制定每年的工作績效,使得理事會對總幹事的期望值能達到較為合理的維度。

培養及激勵。理事會因應總幹事的實際能力與機構需達成的目標之間的差距,給予總幹事相應的培訓支持,讓總幹事的能力能有進一步的提升,以滿足機構的發展需要,同時,通過合理的激勵措施,增強總幹事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開闢換位思考渠道,促進員工與總幹事增進理解。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開設總幹事與員工日常溝通的渠道,讓員工與總幹事能夠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雙方的工作情況,總幹事能及時了解員工的需要,並盡力為員工提供有效的支援,協助員工個人成長目標與機構發展目標方向達成一致,推動機構的發展的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員工的能力,促進員工的發展。

《中國社會工作》雜誌

投稿平臺:http://tg.shehuiwang.cn

新浪微博:@中國社會工作雜誌

分享是一種美德,請將本文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

友情提示:長按二維碼將自動識別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社工感悟】角色轉變下的社工督導
    回顧八年的點滴社工路,我從一位社工小白成長為一名督導助理,雖然充滿很多未知與茫然,但是我在慢慢摸索中不斷成長……    在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工作的幾年間,我經歷了無數的角色與環境的轉變,從跟著帶教老師學習專業服務及表單填寫到獨自帶領工作項目,從跨越多個街鎮服務的迷茫感到一步一個腳印投入排摸走訪青少年的成就感,從一線社工到督導助理,專業範圍不斷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都在不斷催促著我成長與提升
  • 社工觀影 | 從社工倫理角度看《癲佬正傳》
    社工系的學生想必都知道倫理困境的類型主要有以下五種類型:目標的衝突造成的困境、忠誠的衝突造成的困境、責任的衝突造成的困境、角色的衝突造成的困境、利益的衝突造成的困境。接下來我將根據五種倫理困境以及社會工作者應該遵循的原則這兩個方面對電影中涉及到的倫理問題進行淺談。
  • 【益周乾貨】一周公益知識-疫情之下,社工如何幫助困境兒童
    接下來,小恩福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疫情下,困境兒童社工服務"的一些相關知識~ 1 恩福說 社會工作為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參與力量,積極參與到了此次的防疫工作當中。
  • 頭條 由真實個案改編的社工故事劇集《同行者》周日翡翠臺首播
    劇集由真實個案改編而成,題材包括不同類別的社會服務與個案,探討青少年如何面對逆境、長者抑鬱、單親父親照顧孩童、離婚夫婦共同管養子女、職青濫藥及照顧及支援智障人士等議題。香港電臺今日舉行《同行者》首映分享會,邀請協助拍攝的機構、導演及參與演出的藝人出席,與在場的嘉賓包括校長、老師、家長,率先觀賞《同行者》第一集【夜】,社工及相關個案者亦會現身說法,分享經歷。
  • 社工 | 研究方法中常用理論15——社會交換理論
    「霍曼斯的交換理論開始於他對功能學派的不滿。他認為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單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學派所說的社會角色或社會結構。一、布勞交換理論的基本命題 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主要在《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一書中得到闡述。在這本書中,布勞對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進行了發展。
  • 社工常用理論排行榜,你常用的理論排第幾?附社工理論手冊下載
    社工常用理論排行榜,你常用的理論排第幾?附社工理論手冊下載 在社工理論的江湖上 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得「需求層次理論」者得「天下」 此話一出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通過對H村的「強第一書記———弱村幹部」合作治理模式進行個案研究, 從主體性視角出發, 在角色理論的框架下, 以第一書記作為角色核心進行考察發現, 第一書記在以政策為背景的多方主體參與互動的情境中面臨著實踐困境。
  • 走在社工路上,堅守初心——督導助理朱婉儀
    2020年度東莞市新晉督導人才心出發,新旅程朱婉儀,2011年2月入職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畢業於湛江師範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東莞市督導助理;社會工作師、機構項目庫委員會幹事,曾獲市優秀社工、機構服務部優秀督導,服務機構十年員工敬勉獎等;3年殘障一線服務經驗
  • 深度剖析電視劇《深夜食堂》中的社工角色
    從前不久深圳市民政局提出關於促進社會工作發展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讓社工界的朋友對深圳社工未來發展的各種利好規劃抱以期待;再到近日國際社工日各地社工百花齊放似的專題分享、行業發展與回顧、與社會大眾各類的社工宣傳及互動外展活動,彷彿一場社工界的嘉年華會,好不精採,衷心希望這絢麗的社工盛宴能一直延續下去,首先預祝2018年的社工界,紅紅火火一整年。
  • 社工電影 丨 癲佬正傳
    看完《癲佬正傳》這部電影,心情很沉重,我真的很不想看到徐社工被誤砍死。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我是那個社工,我能不能像他那樣選擇繼續堅持?如果我不是學這個專業的,會不會有不同的感受,看這部電影會不會更加悲傷? 這部電影讓我最難忘的是阿全舊病復發後,社工準備送他去醫院,但其母親不願意送兒子去醫院,不想讓四十多歲的兒子再回到醫院,還為此求社工和記者。
  • 醫務社工能否為患者解決更多心理及社會問題
    一位家長參加活動後深有感觸地說:「醫務社工為孩子枯燥的住院生活增添了一分亮色」。  該院黨委書記劉中勳表示:「我們在探索醫務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基礎上,對醫務社工進行角色定位,協助患兒和家長解決因疾病導致的心理、社會問題,提供情緒疏導、醫療救助、助醫陪伴等服務,努力打造有溫度的兒童醫院,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 高明「菁智30」人才沙龍:「社工+志願」聯動 打造社會善治力量
    關婉飛表示,志願者是專業社會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社工+志願者」的聯動,不僅可以利用社工專業知識,也可利用志願者人群數量龐大、各階層人員聚集的優勢,讓志願者參與社工策劃的活動,從而形成合作的循環服務鏈。高明區社會工作協會執行會長、高明鵬星社會工作服務社主任邱淑珊,既是高明首批社工人才,又有著豐富的志願者經歷。
  • 社工社會人類學笑話
    >戲劇課老師讓我們每人講一個本專業笑話,這個作業比當年信息經紀人課上收集本專業國際會議難多了。 實際上社工相關的搞笑視頻啊、歌曲改編啊,也是臺灣那邊更多一些。在這些笑話裡面,社工扮演捧哏的角色比較多,當主角的時候少。 這在許多影視作品裡也是如此,比起律師醫生這樣的職業,社工更多充當了讓別人說話的過渡角色。同時,黃色笑話多,正經笑話少。 想來這和社工的服務對象有關,如果換成心理諮詢師,估計下流笑話要少一些。
  • 社工行業情報痴情男子車站苦等女友20年 社工介入照顧
    ——劉環環 劉環環,畢業於安徽工程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現在合肥民生社工服務社任副總幹事。2010年6月她大學畢業後曾做過企業職員,也做過行政工作,可是她的心裡卻始終都想著做回本專業。一天,她在網上查詢招聘啟事時,看到了合肥民生社工服務社在招聘社工,這再一次燃起了她心中的那團火。
  • 國際社工日 那些年,我們做社工的日子
    「以前社工的自由度很大。我記得,以前我在青少年中心,我曾經組織青少年聯同街坊一起遊行,反對九巴加價,又曾經在青少年中心舉辦關於反對中三淘汰試和文革的討論。現在青少年中心若搞遊行,是難以置信的。很多社工不敢上街,甚至覺得上街是破壞社會秩序,不合乎社工價值。但回想以前,不少社區發展工作,是涉及帶領街坊爭取他們應有的權益,甚至對抗不公義的制度。」
  • 晚晴逼籤自願離職 社工險跳樓輕生
    高雄社工工會今日(10/21)和高雄市議員黃捷一同召開記者會控訴晚晴違法情事,質疑「什麼樣的社福機構會把社工逼成這樣?」勞工局則說將對晚晴開罰11萬,社會局也要求晚晴儘快歸還薪資。工會偕同社會局和勞工局人員昨前往晚晴協會,協助勞資協商。
  • 林嘉敏:感謝那些帶我入行的社工引路人 | 社工札記
    一、「與社會工作的緣分」記得大學學期末的課堂上,班裡老師總會問道「今後會從事社工的同學請舉手」,臺下一片安靜,只有坐在前排的幾個同學緩緩伸出手來,大家實習體驗過,知道行業薪酬普遍不高,文書工作繁雜,流失率逐年上升等問題,一部分人體驗過實習後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其他職業,而我比較「矯情」,相信自己會穩定的走下去
  • 「志願推薦」社會工作——一個以「助人自助」為宗旨的專業
    >社會工作的功能: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進步。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了解社會學的理念和方法;2.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各種技能和方法,善於運用理論、知識和方法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從事正常生活並獲得發展;3.熟練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 順德區社工聯積極發揮平臺型組織功能
    搭建發展平臺 擴大行業影響  珠江商報訊 記者梁曉華攝影報導:順德社工十年風雨同舟,共同築夢未來。昨日上午,順德區社會工作聯合會在長鹿旅遊休博園會議室舉行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各界領導嘉賓及100餘位會員出席大會。
  • 王志偉:從草根NGO走來,致力於社會服務│人物
    」,致力於與中、美、德、日、韓和泰等國的志願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通過項目策劃取得超過300萬的國內外善款支持,並獲邀赴越南、印度和日本等地分享國內志願服務工作經驗。2009年,王志偉進入東莞市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東莞首批社工之一,先後歷任機構項目部主任、機構副總幹事及總幹事。09年從一線社工做起,在東莞虎門鎮從事青少年服務期間,成效得到肯定,2010年即獲評「市優秀社工」,所撰寫的調查報告獲得「全市社工徵文比賽」一等獎。 2011年,成功策劃「莞香青年農舍」公益服務項目,獲政府30多萬實施經費的支持,並在多次評比中表現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