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劇組重聚讓人感動
跨越20年的久別重逢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或許一般人很難體會得到。
畢竟人生中能一起走過這麼長的歲月的人是極少的。
可是對於演藝圈來說,這種事情是存在的,因為一部經典的影片,除了給能給觀眾帶來各種回憶之外,也會給演員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印記。
當《情深深雨濛濛》劇組在《王牌對王牌》的舞臺上重聚時,身為主演的趙薇,古巨基和蘇有朋相擁在一起時,畫面讓人感動。
古巨基在梁朝偉的勸說下才堅持演下去的
在這一期節目裡,古巨基跟大家分享了曾經在拍攝這部劇時的點點滴滴。
他直言不諱的表示,自己曾經有過"辭演"的念頭。
因為這是他自己第一部篇幅較長且劇情起伏很大的作品,在拍攝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力有不逮,怕自己耽誤了其他的演員,所以有了這樣的念頭。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那時候同在一個唱片公司的梁朝偉時,在對方的勸說下堅持了下來。
從那以後,他把自己當成了"何書桓",所有的情緒都根據劇情的變化而變化,然後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那部《情深深雨濛濛》。
成就了演員古巨基,卻也」毀「了歌手古巨基
這部戲對於古巨基來說,算得上是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
讓他當時那個影視圈還是大神輩出的年代擁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他成了一個備受認可的演員。
可是我們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部劇在成就了古巨基的同時,也"毀"了他。
因為我們在看到了他是一個"演員"之後,忽略了他還是一個專業歌手。
香港娛樂圈的輝煌,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不管是早期的"許氏三傑"還是後來的"譚張爭霸"以及"四大天王",都在香港娛樂圈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厚的一筆。
這些天王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全能。
他們盤踞在那個圈子裡太久太久了,以至於很多後輩一直都沒有出頭之日。
可是當古巨基在1994年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愛的解釋》時,他在粵語歌壇是擁有了一定的地位的。
隨著以張國榮為首的一批前輩開始主動為後輩讓路,當時的他和鄭中基被認為是最有機會成為粵語歌壇"扛把子"的人。
如果他當年把重心放在唱歌上,粵語歌壇是不是另外一番天地?
要知道,香港娛樂圈除了這些天王之外,中生代裡優秀的 歌手並不多。
可是在影視圈,那人才就多到數不完。
就本質上來講,電影人的職業生涯本來就比音樂人的職業生涯更綿長,而且電影比音樂更容易出圈。
雖然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期是電影和粵語歌一起撐起來的,但是很明顯,影視圈的競爭更加激烈。
可是古巨基因為一部《情深深雨濛濛》,走上了電視劇這條比電影更難走的路。
」演員「古巨基,再也沒有能成為」扛把子「的氣質了
所以到現在回頭來看,從《情深深雨濛濛》之後,古巨基在電視劇領域並沒有太多建樹。
而粵語歌壇卻因為他和鄭中基的"不務正業"變得青黃不接。
當大家更傾向於把他當成一個演員時,登上《我是歌手》這個舞臺的古巨基,確實少了一份成為"粵語歌壇扛把子"的氣質。
以至於現在港圈裡能拿得出手的男歌手,數來數去依舊還是張學友這一批人。
港圈的沒落,有時候讓人覺得是一種遺憾。
或許經歷滄海桑田之後,我們依舊沒機會再看到一個能井噴那麼多優秀人才的香港娛樂圈。
或許是時代花光了自己的人才儲備,以至於現在的港圈,能拿得出手的新人真的屈指可數。
最有意思的是,港圈裡的成名巨星多數都不怎麼喜歡生孩子,讓大家對"星二代"的期待都少之又少。
時間最是無情,有時候想一想,等這一批明星成為歷史之後,我們還能再期待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