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它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一同組成了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明天就是九九重陽了,今天讓我們來說說重陽那些事兒!
重陽節有三大傳統活動:登高、曬秋、賞菊。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其次,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節,在中國的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的特色,現如今,重陽時期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新時尚。
另外,重陽日曆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農曆九月俗稱「菊月」,在古時候,九月初九這一天全國各地常常會舉辦菊花大會,傾城人潮赴會賞菊,有著極強的節日氣氛。正如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寫的那般:「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本身的寓意在於長久,這既是指壽命上的長壽安康,也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長久相聚。
而每逢這種寓意為團聚的節日,對於身處異鄉的遊子來說,心中總是充滿思鄉的悵惘,就像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樣的登高望遠,同樣是獨在異鄉,盧照鄰在《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中的心緒,和王維是一樣的:「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
不知從何時開始,你越跑越快,離家越來越遠;與此同時,歲月的痕跡偷偷爬上父母的臉龐,時光的沉澱讓他們更加和藹從容,也更加脆弱孤獨。
比起時不時地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時不時地回家看看更有意義。
這個重陽節,別讓愛缺席,如果可以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那就回家陪爸媽吃頓晚飯吧,我相信他們會由衷地開心,因為這比任何的禮物,都來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