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如此博大廣闊,我們所居住的星球如此微弱渺小,我常常為這一平凡的常識所震撼。
穿越浩瀚無垠的宇宙,撥開綺麗絢爛的星雲,一顆小小的藍星晝夜不息地轉動著,庇佑著數以億計的生靈。自人類在此產生以來,文明的足跡便漸漸蔓延,為野性的星球裹上一襲製作精良的袍。在相對偏少的陸地上,有著按語言、文化、風俗等劃分的不同國家,而各個國家又細細劃分出層層嵌套的地區,每個人所佔據的不過方寸之地而已。不論是自然世界還是人類社會,每個人都如同長河中的一粒微塵。
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紛繁複雜的聲色之愉,擴大著人們與世界的交流範圍,同時也放大著人們內心的虛無與恐懼。
在童年時期,孩子仿佛有無限種可能——畫家、企業家、作家、科學家、太空人、將軍,就連成為政府首腦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在逐漸的成長中,我們認識的世界越來越大了,從溫馨的搖籃到收穫知識的課堂,並在成人後走向社會,世事洞明皆學問。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世界又仿佛越來越小,未來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少,原來偉大傑出、自命不凡的自己也好像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拿著差不多的薪水、過著差不多的生活、做著差不多的工作、說著差不多的話。
是的,生活往往以此作為常態,真正出類拔萃令人仰視的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沒有驚險刺激的生活,沒有炙手可熱的權勢,沒有富集如山的財產,有的只是平凡的生活,但這並不能作為自我消沉墮落的原因。也許我們資質平平,看起來與大多數人沒什麼不同,但我們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機械化產物。儘管一個人的生命如一根脆弱的葦草,所幸我們還會思考,一顆滾燙的心還能感受到溫暖,一副明智的頭腦能欣賞世間的美好。生命有限,我們也許會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但我們本就是這大千世界的過客而已,珍惜所擁有的比追尋虛無縹緲的更重要,享受所得到的比恐懼他們的流逝更重要。
平凡往往受到人們的仇恨,因為沒有人自甘平凡。但這世界與其中的人本就是平凡的,拋去財富、地位、外貌不談,每個人都有著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並無太大不同。沒有白,也就無所謂黑;沒有平凡的人民,也就無所謂偉大的英雄。周國平曾說: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因此,我認為悅納自己的平凡之處,與自己的平凡和解,也是一個很不凡的舉動,並且這也並不意味著自甘平庸。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與生俱來的欲望促使我們的先祖在莽荒的原始世界中逐步構造起自己的文明——為了不再飢餓,我們耕種漁獵;為了生命安全,我們建築圍牆;為了擁有利益,我們構成集體,齊心協力。生存的問題基本解決後,我們又追求著更高層次的生活。通過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人們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也推動著文明的進步,這才有了當今世界。
悠遊自得於現狀無可厚非,甚至相對自怨自艾來說這好得多。但我們總會覺得這缺了些什麼,因為一個人無論如何躊躇滿志,心中永遠會對未知的遠方有朦朧的憧憬與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即使路過的人只看到一縷縷青煙。即使常常作為陪襯出場,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舞臺上最耀眼的主角。即使過著平凡的生活,我們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正因如此,我們生活平凡,卻又不止步於平凡。時代大潮中的一隻只如葦草般渺小的船,即使毫不起眼、行進困難,但堅定的意志和希望會使它向目標的遠方不斷行進。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陽光強烈,水波溫柔。」再難以逾越的冬天終會過去,而捱過這一切的人,即使仍舊平凡地活著,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幸福。在時間的荒野中,在高樓的森林裡,在寧靜的清晨與溫柔的黃昏時分,我們以生命的每分每秒,刻畫自己的人生圖卷。縱然在這滾滾紅塵中如一粒微塵般渺小,對生活的熱愛亦足以照亮自己那平凡的小小世界。
世界是平凡的,不凡的是獨特的靈魂。(鄒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