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C設計公司「英韌科技」(InnoGrit)完成了新一輪股權融資,投資方為普續資本和愛諾投資。今年4月,英韌科技完成了B輪融資,投資方為招商局資本、嘉御基金、七匹狼創投等多家機構。公司未披露融資金額。
融資信息披露(來自天眼查)根據英韌科技官網的信息,英韌科技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致力於固態硬碟主控晶片的設計。公司主攻晶片存儲技術的改進,減少過多協議轉化造成的浪費。英韌科技的主要產品是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IC)和軟硬體結合的智能存儲系統。產品配備了LDPC技術(低密度奇偶校驗碼),能實現端到端的數據保護以及世界各國的加密標準。
2019年8月,英韌科技(InnoGrit)在國際快閃記憶體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上首次發布了三個系列的固態硬碟控制器解決方案。根據公開產品信息,三個解決方案的規格和功能如下:
第一款解決方案是Shasta系列的NVMe固態硬碟主控,其中,Shasta針對消費級市場,Shasta+針對高端消費級市場。這一系列產品追求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最高容量達8TB,可應用於M.2、U.2及傳統2.5英寸固態硬碟。晶片配備有雙通道的PCIe Gen 3接口,支持NVMe 1. 3標準。Shasta+晶片還內置了增強智能電源管理單元,能使晶片在工作和休眠狀態下都能達到低功耗。最大工作狀態下的功耗目標小於1.35W。
另一款消費級產品名為Rainier,最大容量達16TB。這一產品採用16/12納米FinFET工藝和四通道PCIe Gen 4接口,支持NVMe 1.4規範。Rainier採取SRAM的數據錯誤校驗機制和端到端寫入讀出數據保護技術,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數據保護機制。
企業級產品名為Tacoma。這款產品採用16/12納米FinFET工藝,配備四通道PCIe Gen 4接口,支持NVMe 1.4標準和16個NAND通道,最大容量為32TB。Tacoma能在頻繁的讀寫操作的應用環境下,把延時控制到10微秒以內。
英韌科技提供從SDK到交鑰匙的一站式FTK解決方案以及參考設計,讓客戶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業界最新的技術,在降低總體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
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吳子寧博士曾任Marvell的首席技術官。在任期內,吳子寧曾領導工程團隊,交付了創新的多代硬碟驅動器(HDD)和固態驅動器(SSD)控制器,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公司創始團隊成員曾在Marvell、Toshiba、Western Digital、Broadcom、Cisco等全球知名儲存行業擔任高層和管理級人員。
36氪之前報導過多家致力於SSD存儲技術的國內企業,包括「得一微」、「庫瀚科技」、「國科微」、「聯芸科技」等公司。其中,得一微是業內一家專注於存儲控制晶片領域的晶片公司,其旗艦PCIe3x4 SSD主控YS9203晶片在2020年度中國IC設計成就獎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存儲器大獎。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市場呼喚有高速傳輸、低延遲和高兼容性的的存儲設備。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估計,全球SSD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231億美元增長到今年的326億美元,增長41%。國內有將近四十家公司已經入局SSD存儲技術,在數量上已經超越美系、臺系的品牌。
目前,全球各大存儲設備廠商基本還處在PCIe Gen4時代,下一代(PCIe Gen5)的軟體定義存儲企業級SSD主控研發方面至今鮮有消息。有消息稱英特爾很可能將於2021年一季度推出PCIe Gen5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