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切莫輕言這句話

2020-12-28 賀點松以文會友

我多想用文字照亮你,也照亮我……親,請關注我。

今天,我在某問答平臺上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

作為一個業餘作家,我早就想談談這個問題了,今天幸好遇到這個問答,我就來發表一下淺見吧。

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

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

複雜的原因導致這種人很可憐,他們身上這種可恨之處,也是導致他們可憐的重要原因。

我前一段時間跟縣裡的一位下鄉扶貧的朋友聊天,他們談起個別扶貧對象,直搖頭。一方面,他們真窮,需要扶持;另一方面,他們身上也真的有許多令人討厭的缺點。比如,一個老農自從被確定為貧困戶,竟然傲慢起來,對待扶貧幹部態度傲慢,對待村幹部態度傲慢。他自己不努力脫貧,一生病或者有什麼經濟問題,就理直氣壯地打電話,說自己有什麼事,你們管還是不管?不管的話,我就要怎麼樣怎麼樣!

看,這個老農,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生活中他本來已經很可憐,可恨之處導致他更可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其次,可憐之人,其實也不一定都有可恨之處。

這些年我也接觸過一些可憐之人,比如清潔工、小區保安、拾荒老人等等,他們大都心地善良,講究誠信,為人本分,知足常樂,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可恨之處!

所以,我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並不是絕對正確的道理,對有些可憐人適用,對有些可憐人並不適用。

這句話僅僅是有一定道理而已。絕不可以套用到所有可憐人身上。

其三,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非常必要。

我曾經見過一個底層的農民工,說起一個更底層的人,咬牙切齒:「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當時心中的滋味很複雜。

因為他本身就是底層百姓,就是可憐之人呀,那麼,別人會不會也把這句話套用在他身上呢?

我想說的是:如果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成真理,那麼,每一個可憐之人,人們就都不會同情,而是會厭惡。

這樣的話,所有的弱者、可憐之人,不就都不值得同情、關愛了嗎?

同情是一種美德。同情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良心。對弱者、可憐之人普遍缺乏同情和關愛的社會,該多麼可怕啊!

再說,即便你自己認為你是強者,但在更強者眼中,你也是弱者、可憐之人啊!他們如果秉持「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觀念的話,也會厭惡你這個「可憐之人」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

以上就是對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想發表的淺見。

親愛的朋友,我的觀點,您能認同嗎?

謝謝您的欣賞!歡迎您再來!

個人創作,侵權必究!

文中圖片來源於百家號免費正版圖庫。

賀點松,語文高級教師,作家,從事文學創作30餘年,已發表文學作品1000餘篇,著有小小說、詩集兩部。

相關焦點

  • 可憐之人真的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事實真的如此嗎?何為可憐之人,無家可歸之人,孤寡殘疾之人,生活貧苦之人,眾叛親離之人,身傷苦病之人,這些人都是可憐之人。這些人都有可恨之處?萬事沒有絕對,相信他們之中絕對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地作,才把自己作到可憐地步的。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給天下所有的可憐人都定了性,讓他們都成了可恨之人。而且還有許多人視這句話為真理。
  • 我們都知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是它的下半句才更加經典
    比方說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也決定了我們看待很多事情的態度,不過其實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更加經典,只是現在少有人知。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也十分的簡單,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現在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他們看起來十分的可憐,也值得我們同情。
  • 古人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更為經典的下一句直戳人性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古人說的很多話,蘊含著多少智慧,流傳至今的很多話現在依然能夠為現代人指點迷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句話被收錄到了著作《增廣賢文》中。
  • 《寄生蟲》: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
    ,當然我看到的更多是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富人也不例外。雨夜沙發那一段,既可以理解為夫妻和睦,或許又可以理解為,光鮮外表下的醜惡隱秘。別墅女主人知道兒子因為在房子遇鬼,丈夫卻說,房子鬧鬼才會生意興隆。為了生意興隆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會可憐馬保國這樣一個老人麼
    70多歲的人了,真的是不容易啊,還蠻讓人可憐的!小編覺得:馬保國這一路走來,還真心的不容易,有太多太多讓人可憐又可恨的地方。。。你說,馬保國一個馬上70歲的老人了,搏擊賽上被打倒、昏迷,怎麼能不讓人去可憐他?不過,也真的讓人覺得挺可恨的,武術大師的臉面算是讓他丟盡了!(二)異國他鄉授藝:馬保國自己說,2002年,他兒子出國借了十多萬,為了幫兒子還帳,馬保國從2002年到2007年,在英國呆了五年。
  • 《恐怖大媽》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影評第412話《馬大姐》——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影片《馬大姐》於5月31日在美首映。變態是一種百分百的奢侈品。食不果腹地區的人民每天為了生計都還在疲於奔命,真的沒有閒情逸緻去變態。而美國卻是一個盛產變態的國家。
  • 影評 《白日焰火》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可否認的是,《白日焰火》裡儘是可憐人,他們充滿了絕望和恐懼,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被欲望與野心驅使的妙僧無花
    很多年以前,有部電視劇創下收視奇蹟,那就是《楚留香》。特別是鄭少秋飾演的楚留香,更是街知巷聞,每到播出的黃金時段,街上甚至無人行走,大家都趕著回家看楚留香,而鄭少秋也因為此角,被譽為「女神收割機」。電視版《楚留香》本跟古龍原著其實仍有差異,不過,有個角色差不多。那就是妙僧無花。
  • 《惡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完了《惡行》 一直在感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DeeDee作為母親,那種對女兒的愛,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自己和母親居住時,沒有得到自己母親良好的教育以及及時舒緩自己焦慮的情緒,讓自己的控制欲和愛變得越來越病態,讓愛成了枷鎖。而Gypsy長期被母親管制,限制人生自由,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對友情、男女之情、網絡,都是充滿渴望和好奇。
  • 為什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到底是什麼道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上一些看上去比較可憐的人,現在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是仍然還有。比如寒冷冬天中,穿著破衣服,甚至跪在十字街口的乞丐等等,難免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善良之心,並施以援手,捐點錢物。可是從古到今,為什麼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當遇到一個不認識我們的人,他指著鼻子罵我們,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還能對他保持微笑,保持耐心,這才體現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最後是慈忍。我們從因果上明了,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看似這個人做的事情很可恨,但是我們深究一下,無非是因為他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沒有像我們這樣幸運地接受過聖賢教誨。
  • 鐵林為什麼能壞成這樣: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人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可恨之人何嘗沒有可憐之處呢?與其說鐵林需要的是出人頭地,倒不如說他需要的是一份尊重,兄弟的尊重、同事的尊重。但可憐的地方在於,他只是想要尊重,卻沒能活出該尊重的樣子。
  • 《以家人之名》陳婷:可恨亦可悲,可恨之人必有可憐可悲之處!
    文/寧靜致遠說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在《以家人之名》陳婷身上,我卻看到了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更有可悲之處!女兒和兒子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逝者已逝,可是活著的人還要生活,然而她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又讓活在世上已經受到傷害的兒子雪上加霜。不但很少為兒子做飯,洗衣服,還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情遷怒於兒子凌霄。
  • 古代奇案故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以前有兩戶人家,一家姓王一家姓李。王家和李家雖然相距不足五十米,但卻分別屬於兩個村子。兩家的關係不錯,在一起做了點小生意。王家有個男孩,李家有個女孩。兩家的孩子同一年出生,因此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耍。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小矮星彼得的故事,正是印證了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有幾位零粉絲、完全不招待見的反派人物,包括多洛雷斯·烏姆裡奇、麗塔·斯基特等等。相信這一時期的小矮星彼得絕對沒有包藏禍心,正如近朱者赤,跟著三位大哥,他也走上了一條原本可以成為英雄的道路。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相信有不少觀眾朋友跟小編一樣恨的牙痒痒,特別是在易烊千璽扮演的李必要求靖安司的公務員加班,卻喪命在龍波手中的時候,很多朋友對龍波的恨可以說是入骨三分了。在此之外,間接或者直接死在龍波手裡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 《裝臺》刁大順結局悽慘,不是好人沒好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婚後有了大菊,老婆也安分的過了幾年日子,大菊六歲的時候,終於還是耐不住寂寞,跟人跑了。順子由此就對自己的女兒內心產生愧疚,既覺得孩子可憐,又覺得自己對不起孩子。第一個老婆跑了,過了幾年順子又娶了第二個老婆,就是韓梅她媽。因為和自己一起打工的丈夫死了,她就帶著女兒韓梅嫁給了順子。
  • 《如懿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高晞月的做法引無數觀眾共鳴
    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小夥伴們都會重溫之前大火的宮鬥片來看,比如《甄嬛傳》《羋月傳》《延禧攻略》《如懿傳》近期的播放量再次創新高,那麼在這幾部宮鬥片中,引無數觀眾共鳴的高晞月到底在《如懿傳》的劇中做了哪些事情引發網友探討呢,分析完劇情後我們不難發現,古人云: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言之有理
  • 蔣幹的事跡證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曹操手下的一位出謀劃策之士。簡稱謀士。謀士嘛,當然要有文化了。總不能說,你饅頭大的字認識不了一麻袋,你就去當謀士?問你三加二等於幾?你還得現場脫鞋脫襪子,當眾數腳指頭?這肯定不行!你得有文化,至少還得是高等學歷。如此說,蔣幹先生應該是一個有著高等學歷的文化人。至少是211大學研究生畢業。曹操手底下到底有多少謀士?
  • 電視劇《天道》中,劉冰才是最大的悲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一對音響發燒友演變成了一對愛情發燒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傳奇的天國之戀。整部電視劇充滿了智慧,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用他超強的判斷力和手段得到財富,贏得了愛情。同時,他淡定的處世態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羨慕但求之不得,可謂人生贏家。與丁元英的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