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用文字照亮你,也照亮我……親,請關注我。
今天,我在某問答平臺上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
作為一個業餘作家,我早就想談談這個問題了,今天幸好遇到這個問答,我就來發表一下淺見吧。
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
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
複雜的原因導致這種人很可憐,他們身上這種可恨之處,也是導致他們可憐的重要原因。
我前一段時間跟縣裡的一位下鄉扶貧的朋友聊天,他們談起個別扶貧對象,直搖頭。一方面,他們真窮,需要扶持;另一方面,他們身上也真的有許多令人討厭的缺點。比如,一個老農自從被確定為貧困戶,竟然傲慢起來,對待扶貧幹部態度傲慢,對待村幹部態度傲慢。他自己不努力脫貧,一生病或者有什麼經濟問題,就理直氣壯地打電話,說自己有什麼事,你們管還是不管?不管的話,我就要怎麼樣怎麼樣!
看,這個老農,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生活中他本來已經很可憐,可恨之處導致他更可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其次,可憐之人,其實也不一定都有可恨之處。
這些年我也接觸過一些可憐之人,比如清潔工、小區保安、拾荒老人等等,他們大都心地善良,講究誠信,為人本分,知足常樂,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可恨之處!
所以,我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並不是絕對正確的道理,對有些可憐人適用,對有些可憐人並不適用。
這句話僅僅是有一定道理而已。絕不可以套用到所有可憐人身上。
其三,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非常必要。
我曾經見過一個底層的農民工,說起一個更底層的人,咬牙切齒:「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當時心中的滋味很複雜。
因為他本身就是底層百姓,就是可憐之人呀,那麼,別人會不會也把這句話套用在他身上呢?
我想說的是:如果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成真理,那麼,每一個可憐之人,人們就都不會同情,而是會厭惡。
這樣的話,所有的弱者、可憐之人,不就都不值得同情、關愛了嗎?
同情是一種美德。同情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良心。對弱者、可憐之人普遍缺乏同情和關愛的社會,該多麼可怕啊!
再說,即便你自己認為你是強者,但在更強者眼中,你也是弱者、可憐之人啊!他們如果秉持「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觀念的話,也會厭惡你這個「可憐之人」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防止把這句話當成真理來使用!
以上就是對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想發表的淺見。
親愛的朋友,我的觀點,您能認同嗎?
謝謝您的欣賞!歡迎您再來!
個人創作,侵權必究!
文中圖片來源於百家號免費正版圖庫。
賀點松,語文高級教師,作家,從事文學創作30餘年,已發表文學作品1000餘篇,著有小小說、詩集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