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運的在倫敦CVP總部體驗到了Red最新的機器EpicW以及安琴最新的EZ鏡頭。Red最近可以說是非常激進,幾個月就出一個新玩意,現在出了這麼多機器其實許多人也都非常迷糊,這裡做個簡單的有關Red產品線的科普:Red把機身和傳感器分開命名,所以可以有很多組合,目前在銷的傳感器有Dragon和Helium,機身有DSMC1代與DSMC2代,這些傳感器與機身組合就構成了各種機器的命名,有Epic Dragon也有現在的Epic Helium(W),有Weapon Dragon也有Weapon Helium,說到底還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命名方式。目前 Red 實現8K記錄的機器總共有3臺,一臺是傳感器大小接近VistaVision的Weapon Dragon 8K,一臺是「白富美」Weapon Helium 8K,以及目前最新出的Epic-W Helium 8K,Helium傳感器大小為s35,所以在鏡頭選擇上要遠優於VV畫幅的 Dragon 傳感器。至於這兩個傳感器的區別,我也詢問了Red的官方人員,他們給出的答覆是:Helium並不是Dragon的替代品,這兩個傳感器相對的優勢不同,Dragon對於高光會有更好的表現,而Helium對於高感,低光環境會更加強悍。這一點其實讓我覺得比較驚訝,在s35大小的傳感放進3500萬像素,單個像素的光通量非常小,可是helium仍然有相當不錯的低光表現,可見Red在技術上的推進。在實機體驗中我將iso推至3200,只有在放大8倍以後才能看到暗部少量的噪點,確實比2000iso就較多噪點的dragon要好上許多。Epic-W作為最新的8K機,性能上略遜於白Red,8K模式只能以6:1 RedcodeRaw30fps記錄,白Red則可以達到60fps,寬幅模式為75fps。但是EpicW在價格上Epicw相比卻低了接近一半,所以說性價比要高上許多,DSMC2代的機身也有著非常多的優勢,內置Wifi天線,完全模塊化,允許連接第三方模塊,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機器的易用性。EpicW實機體驗感受就和Red之前的所有機器一樣,菜單/界面的高度一致化使得用過Red的人沒有任何學習曲線,拿到就可以立刻上手。機身的做工也沒話說,握在手中就是踏實的感覺,唯一讓我覺得稍微有點害怕的就是在上方的風扇,雖說red註明散熱系統是和內部隔離的,潑濺並不會有有什麼問題,但是無論是誰都不想讓水滴到風扇裡面去吧。至於安琴方面由於我對電影變焦鏡頭接觸不多,也沒有辦法做具體的測試,對於畫質我就不亂說了。我能說的就是新一代的EZ雖然價格上低了很多,但是安琴仍然是安琴,做工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EZ鏡頭上的膠環對於無跟焦器情況下手動對焦有非常大的幫助。總的來說Red現在的產品線非常完整,自從Red出現在以來就一直在顛覆市場,推進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我非常期待Red今後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驚喜,也很想看看別的各廠對於Red這種激進戰略的應對措施。
版權聲明
本文由拍電影網專欄作者 影視颶風 授權發布在拍電影網
歡迎關注影視颶風微信公眾號
拍電影網攝影QQ2群:473319500
投稿請留言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