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摩天大樓,藝術博物館,還是住宅和公共建築,作為絕對的世界第一城市,沒有其他城市擁有的建築物數量超過紐約市。儘管許多其他城市試圖超越紐約市的天際線,但它仍然是無與倫比的,下面讓我們一起細數紐約最美的十大建築。
NO.1
聯合國總部位於東河第42街至第48街之間,在1952年開放時體現了對戰後和平的希望,並代表了哥譚國際風格建築的第一個例子。儘管它由三座單獨的建築物組成,但最具標誌性的元素是39層的塔樓,裡面裝有聯合國秘書處的辦公室。一塊與水平行的垂直平板,由巴西傑出的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設計。秘書處大樓位於場地的一側,似乎懸在佔據整個校園其餘部分的低層結構(大會和會議大樓)上方,成為紐約市天際線不可磨滅的地標之一。
NO.2
世紀公寓樓以曾經佔據中央公園西第63街和第64街之間的劇院命名,擁有時尚的現代藝術外觀,使其與Beaux-Arts風格的鄰居區分開。世紀酒店(The Century)建於1931年,一年後又以同樣的機器時代風格與姊妹建築The Majestic合併。從中央公園內的樹上隱約可見這兩個地方。
NO.3
麥格勞希爾大
麥格勞山大廈(McGraw Hill Building)的綠色陶土瓷磚外牆引人注目,是雷蒙德·胡德(Raymond Hood)的心血結晶,他是洛克菲勒中心和布萊恩特公園旁邊的美國標準大廈背後的著名建築師。麥格勞希爾大廈(McGraw Hill Building)於1931年開業,是紐約市許多裝飾藝術風格的傑作之一。以現代藝術字樣中飾有McGraw Hill名稱的法蘭冠冠為標誌,看上去就像是Buck Bucks對未來的幻想。
NO.4
達科他州(Dakota)是曼哈頓最負盛名的獨家合作社建築之一,建於1884年,位於第72街和中央公園西(Central Park West)的拐角處。側。從其獨特的山形屋頂和大量的屋頂窗可以立即識別,Dakota圍繞著中央庭院布置。這座建築為放映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影經典《迷迭香的寶貝》提供了環境,也是另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恐怖場面:1980年,音樂家和前披頭四樂隊約翰·列儂被謀殺。
NO.5
紐約市政廳
紐約市政廳建於1803年至1812年之間,是紐約最重要的市政結構-不僅是市長辦公室的所在地,而且是其建築宏偉的建築。後者有時會在市政廳公園周圍隱約可見的高層建築中迷失,但是一旦您進入建築物或進入其內部圓形大廳,就很容易欣賞到喬治亞和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興風採。當然,市政廳已經看到了它的歷史份額:兩位美國總統(林肯和尤利西斯·S·格蘭特)死後在該州定居。這也是1857年「警察的暴動」的場景,各派系爭奪成為紐約市官方執法機構的榮譽-忠於費爾南多·伍德市長的臭名昭著的紐約市警察。
NO.6
麥迪遜大街550號(以前是Sony / AT&T大樓)
著名的「 Chippendale大廈」(以第56街和麥迪遜大街的647英尺塔頂的缺口山牆而得名)在1984年開業時受到嘲笑和慶祝。由菲利普·詹森(Philip Johnson)設計,麥迪遜大街550號為AT&T的總部面對當時定義公司架構的功能主義的興味。通過汲取過去的靈感-不僅是上面提到的山牆飾冠,而且還使用了粉紅色花崗巖面對外部-詹森的設計成為紐約80年代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也是最好的例子。
NO.7
西格拉姆大廈
傳說中的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口頭禪是「少了就是更多」,沒有比在他為釀酒廠巨人西格拉姆(Seagram)的高層總部設計時更有力地體現這一哲學。它於1958年完工,是國際風格美學的縮影,以完美比例的青銅包裹盒表示。它的最小形式和豪華材料在內部裝飾有石灰華和大理石。與建築物的威嚴形成互補的是它從街道上退回到一個由花崗巖製成的廣闊公共廣場上的方式。
NO.8
槓桿屋
Lever House於1952年開業,是紐約市國際風格建築的首批典範之一,它是戰後時代盛行的現代主義企業品牌的標題。由斯基德莫爾,奧因斯和美林的Gordon Bunshaft和Natalie de Blois設計的,Lever House僅是第二個採用玻璃幕牆的結構(僅次於聯合國大樓),玻璃幕牆是指沒有窗臺或外部裝飾圖案的透明玻璃幕牆。Lever House由懸挑在水平低層建築上方的垂直平板組成,似乎毫不費力地漂浮在其位於第54街和Park Avenue的場地上方。
NO.9
通用電氣大廈
這種裝飾藝術的寶石在克萊斯勒和帝國大廈開幕後於1931年完工,長期以來一直隱藏在其市中心堂兄的身影下,但它與爵士時代的樂觀精神一樣,產生了這些標誌。該建築位於第51街和列剋星敦大街的轉角處,最初是RCA Victor Corporation的總部,該公司在此類消費品是最新的尖端技術時製造了電唱機和收音機。八角形的哥德式塔高640英尺,高高聳立的閃電冠象徵著無線電波和電力。
NO.10
ICA大樓
由著名建築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在紐約建造的兩座建築之一(另一座是曼哈頓下城的76層摩天大樓),位於西18街和第十一大道的ICA大廈容納了InterActiveCorp的總部,這是一家由億萬富翁巴裡·迪勒(Barry Diller)建立的控股公司。它的滾滾形式是純粹的格裡,儘管比他著名的古根海姆·畢爾巴鄂(Guggenheim Bilbao)更為拘束。起伏的「玻璃」玻璃幕牆(玻璃上印有陶瓷點圖案的玻璃)使外部呈現出乳白色的光澤,增強了建築物與風中飄揚的帆的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