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喜歡的人才會「不聯繫,不點讚,不刪除」!

2021-01-12 潮果醬

成年人的世界裡,總有一些不清不楚的關係。有些關係,是朋友,但兩個人之間卻夾雜著曖昧;友情以上,戀人未滿,忽遠忽近。

不聯繫:不喜歡不想念

當彼此互相認識的時候,聊得水深火熱,對方是認真把你當朋友。但時間一久,有些人就會突然從你的世界隱身,似乎未曾出現過。

網絡世界裡的友誼,誰對誰又沒點想法呢。你喜歡他的帥氣、陽光、乾淨利落,他喜歡你的漂亮、熱情、聰明可愛。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從被對方的優點吸引開始的。

但時間一久,你認識的人可能已經認識了新的人。如果不喜歡你,便不會一直滴滴你。

「喜新厭舊」似乎是人的本能。

不點讚:不想引起你注意

有人會天天給你點讚嗎?關注你的微信運動步數 ,秒贊你的朋友圈,甚至在你的各種社交帳號下面留言,問問你的近況。

我們身邊就是有這樣一直默默關注著我們的人,那是閨蜜、父母,對象或者那個偷偷暗戀著你的人,不敢進一步也不舍離遠一點。

但是,如果你一直一直喜歡著的那個人,未曾給你一點信息,說明對方並不想引起你的關注。

當個透明的路人是成年人解決問題或逃避的一種方式。

不刪除:或許有一天可能會需要你

以前最討厭大人說「多交一些有用的朋友」 ,長大後漸漸發現,做事會先考慮利弊而非歡喜,莫名就成為了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那些不喜歡的人就果斷拉黑或者刪除吧,不要覺得有一天你可能會需要Ta,那麼久不聯繫了,就算需要Ta也沒資格幫你了。

那些讓你心煩意亂的人就儘量遠離吧,在花一樣的年紀裡太過憋屈自己是一種懲罰。

願人間四月天,都是自己喜歡的模樣。

夜已經很深了,晚安~

——END——

相關焦點

  • 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最終卻成了彼此的過客
    如果沒有了對方的微信,可能我們就再也找不到對方的聯繫方式了。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微信中存在著一些殭屍友,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卻慢慢的成為了彼此的過客。但是你們的關係又很尷尬,不聯繫,不拉黑,朋友圈也沒有屏蔽你,就是好像沒有了交集。
  • 有些人不聯繫,不刪除,一直默默地在微信裡躺著
    有聯繫方式卻不去聯繫,也不刪除,說明已經沒有感情,才會任由對方的微信一直躺著,不聞不理。哪怕在以後的日子,也會這樣子,若是無意打開,看到朋友的頭像,就回憶一下過去的往事;若是沒有打開,就當成是數量,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反正是無關重要的人,何必在乎誰是誰。
  • 刪除你的聯繫方式,卻刪除不了對你的愛
    刪除了,以為可以忘記你,原來對你的愛還沒有徹底刪除……和前任分手後,很多人都會選擇刪除聯繫方式,不想影響視線和心情外,可以做到快速忘記對方。不狠心點,就會產生與對方糾纏不清的想法,既然沒有結果,不如把對方的聯繫方式踢出通訊錄,從此你是你,我是我,再沒有任何關係。
  • 不喜歡的人該刪除微信好友嗎?刪除微信好友後悔怎麼辦?
    在很多時候我們面對一些人一些事需要做減法,就好像微信好友。有些微信好友並不是喜歡的人,或者事曾經喜歡的人。網絡發達的年代,微信通訊錄中的好友越來越多,但是一直有緊密聯繫的只有那幾個。有些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再聯繫了,那不喜歡的人該刪除ta嗎?如果刪除後又想加回怎麼辦?
  • 【他 · 說】——不刪除,不拉黑,不聯繫
    其實很多人分手後,還關注著前任的動態,除了想繼續窺探他的生活,更多是想了他的情感狀態,比起他渾渾噩噩難過傷心,更怕他突然公布新的戀情。 所以你總是偷偷點開他的頭像,打開他的朋友圈,怕他頭像換成情侶頭像,也怕他的朋友圈更新了其他女生的照片,因為還愛他,所以他的任何動態,都會影響你的情緒,破壞你的心情。
  • 你是我不聊天,也不刪除的人.
    感情其實很殘忍,踮著腳尖去愛一個人,要麼敗給疲倦最終放手,要麼敗給失望拾回自尊。 最開始紅著臉笑著說「你好」,最後紅著眼笑著說「再見」,當初可曾想到,有一天你我也會到了這般情境。 不打擾,不刪除,不聯繫。 原來真的像人說的:愛沒有用,多愛都沒用,唯有相愛才有用。
  • 為什麼他不拉黑、不刪除卻也不聯繫你?
    所以今天我們來探討下,那些微信裡不拉黑不刪除但也不聯繫的人是怎麼想的。1、刪除你的人我相信每個微信裡的人不僅僅只有朋友和親人,也有可能有在地鐵上別人創業求支持的,也有一些事業合作的,當然還有什麼遊泳健身了解一下等等。
  • 我們的關係:不聯繫,不刪除,不拉黑
    有些人,明明曾經約定過,就算距離再遠,也不能斷了聯繫。可現在,連朋友圈都屏蔽了。有時候,很想給對方發個信息,到頭來還是放棄了。或許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在你的微信裡,總有一些人:不聯繫,不刪除,不拉黑。在《康熙來了》一期中,謝娜問:「什麼時候覺得朋友離你很遠?」小S回答:「就是我看見她穿著我沒見過的衣服,在沒有我的地方拍了照片,標註的是我不知道的事,評論的是我不認識的人的時候。」
  • 我們的關係:不刪除 不拉黑 不聯繫
    是不是在每個人的通訊錄裡,都會有一個你永遠不會去聯繫,也永遠不會拉黑刪除的號碼;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你不想再提,卻永遠也忘不了的人。記得曾經深愛的時候,愛得純真、愛得熱烈,分手的時候也同樣轟轟烈烈,吵架、拉黑好友、以淚洗面。
  • 我們的關係:不刪除,不拉黑,不聯繫
    有人說,會默默的把對方的微信刪除或是拉黑,也有人說,會清空掉所有跟他有關的朋友圈,而其中投票最多的一項則是悄悄的疏遠,從此互不打擾。 年輕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就像是你不來找我,我也不會來找你,只是我們之間好像還是朋友,是情侶,卻也清楚的知道,彼此之間已經不會再有別的聯繫了。
  • 男人不喜歡你,也不主動聯繫你,也不拉黑刪除你,是什麼心理?
    男人不喜歡你,也不主動聯繫你,也不拉黑刪除你,是什麼心理?01隻是單純的覺得無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可每個人肯定都不是從早忙到晚的,每個人肯定都會有自己空閒的時間。當一個人經歷過很長時間的忙碌之後,忽然閒下來很有可能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了。有的人之所以會想要玩弄別人的感情,十有八九也是因為自己的生活特別無聊。
  • 成年人分手潛規則: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
    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裡,有些人不刻意見面,就再也遇不見了。米蘭昆德拉曾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只是面對疏離的關係,成年人的我們,總是默契地選擇心照不宣,默契地選擇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或許成年人的友誼,就是一路走,一路丟吧,因為生命本就是一個不斷遇見和不斷分別的過程。能夠留給彼此最後的體面,也就是不戳破關係,不談疏離了。
  • 「不刪除,不拉黑,不聯繫」
    有些人,最終只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1刪除鍵按了很多次最終還是捨不得 書上說,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走散了的。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曾經想把心裡的人丟掉,刪除微信和電話,就好像可以再也找不到他,殊不知,捨不得按下刪除的是自己,毫不在意的是對方。看到有人說:我們就這樣不知不覺走散了,可是一開始明明想的是挽留。
  • 微信朋友圈互動消息怎麼刪除 設置他人評論點讚不提醒方法
    微信已經是款國民級別的軟體,不少用戶聯繫朋友都是通過微信,但是如果自己不想天天被煩人的微信朋友圈互動更新消息提醒煩惱的話可以通過設置取消提醒,還不知道怎麼設置的小夥伴們看過來。  在新版微信中,Android的朋友在「我」-「相冊」-右上角消息圖標,進入評論列表後,長按某一條評論,就會出現「不再通知」和「刪除」選項。
  • 為什麼已經分手了,前任既不刪除你,也不主動聯繫你?
    但對方的聯繫方式,也只能靜靜地呆在列表裡,或許以後的狀態都只是:不聯繫、不打擾、不刪除。-02為什麼已經分手了,前任還不刪掉你的聯繫方式,也不主動聯繫你?換個說法可以理解為:為什麼對方不主動刪除你,也不主動聯繫你?
  • 當一個人不主動聯繫你,不拉黑也不刪除,大多是以下原因
    在你的通訊錄裡,是不是也有這麼一個人,從曾經無話不說,到現在久不聯絡。即便內心對他有再多不舍和留戀,最後卻還是止步於微信好友的關係。其實,所有的感情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當一個人對你不拉黑,不刪除,但是也不會再主動聯繫,無外乎就以下幾種原因,希望你能懂。
  • 不喜歡麻煩人也不喜歡被人麻煩,這三個星座,久不聯繫會慢慢疏遠
    在人際交往中,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任何關係都需要熱情來維繫,一旦缺乏熱情,也就意味著這段關係少了點什麼。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不常聯繫,這種感覺還是存在的,只要再見面,還是能回憶起回憶。只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不能長時間的不聯繫,因為一旦彼此的交集少了,就意味著會逐漸的漸行漸遠,直到完全陌生。
  • 嘴上說不愛你,卻又不刪除你聯繫方式的人,她大多有這些想法
    「多少 人,在愛情裡面,總是帶著面具,口是心非。當把愛情作走了,又去後悔不已,世界上有後悔藥?」女人的想法總是讓人難以捉摸,說很愛很愛的是她,說不愛的也是她。你靠她太近了,她煩!你離開她,她悲痛欲絕。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才會有女人心海底針的說法。
  • 我們終究還是不拉黑,不刪除,也不聯繫
    他們都喜歡看書,尤其是歷史書,每天最讓小雨開心的事情就是在下晚自習後能和阿澤見面。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高三,高三是緊張的戰場,高考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兩個人相約一起考同一所學校,結果,兩人還真一起考上了。大學後,分到了不同的班級,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 朋友,不給我朋友圈點讚就互刪吧!
    決定實施這項操作之前,我檢查了一下通訊錄,感覺有點可憐,幾百位好友有一半是不會再聯繫的了。他們之中有路上搭訕、活動或者聚會上添加的好友,想著以後聯繫,但結果連點讚都不曾有過。對一個了解程度僅限於朋友圈的「好友」來說,連真人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清楚的也只有彼此的人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