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CPI增速回落 政策寬鬆亟待加碼
中國5月份CPI增速進一步回落,不及政府目標的一半,連續九個月處於"1"時代,PPI連續37個月同比下滑,暗示中國央行仍有進一步放鬆政策的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5月CPI同比增1.2%,彭博調查的預期為增長1.3%,前值增長1.5%。5月PPI同比下降4.6%,彭博調查的預期為下降4.5%,前值下降4.6%。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稱,本次數據反映通縮壓力顯著。2015年實際利率至今仍高於去年平均水平。政策寬鬆亟待加碼。
彭博社稱,中國政府已經轉為使用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模式,並努力清理地方政府債務。中國5月份的通脹水平不及政府目標的一半,暗示中國央行仍有進一步放鬆政策的空間。
今年以來,CPI一直保持低位運行,1月份CPI一度回落至1%以下,而後兩個月則一直持穩在1.4%的水平。這一水平明顯低於今年設定的3%的預期目標。
華創宏觀認為中國又蒙"通縮"陰影。該機構稱,從5月的數據看,CPI低於預期,進口同比跌幅連續三個月擴大,中微觀高頻數據改善的反覆等數據均指向當前實體經濟企穩的基礎非常不牢固。而往後看,伴隨翹尾因素的回升以及非食品類價格在暑期的上漲,CPI在6月會有所回升;疊加9月份美聯儲加息預期,為當前降息等貨幣政策留下空間。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餘秋梅解讀:
一、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5月份CPI變動有四個特點。一是季節因素影響部分鮮活食品價格下降。鮮菜、鮮果和蛋價格分別下降9.2%、2.7%和1.2%,合計影響CPI下降0.39個百分點,超過當月CPI總降幅。二是豬肉價格恢復性上漲。前期豬肉價格低迷,飼料價格和人工成本上漲,部分養殖戶減少生豬存欄,導致豬肉供應偏緊,價格上漲2.7%,影響CPI上漲0.08個百分點。三是政策因素影響菸草價格上漲。從5月10日起,國家提高了捲菸批發環節價格稅率,並加徵從量稅,各地菸草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全國菸草價格上漲3.6%,影響CPI上漲0.06個百分點。四是國際因素導致汽柴油價格略有反彈。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5.7%和6.5%,影響CPI上漲0.05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5月份CPI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部分分類同比回落較為明顯。豬肉、鮮菜、家庭服務價格漲幅分別回落3.0、0.7和0.2個百分點;飛機票、鮮果價格由漲轉降;蛋價降幅擴大9.5個百分點。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漲幅依然較高,掛號診療費、家庭服務、鮮菜和學前教育價格漲幅分別為9.8%、8.6%、6.5%和5.6%。
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與上月相同
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加工價格由降轉升,由上月的環比下降1.5%轉為本月的上漲3.6%;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石油和天然氣、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出廠價格環比上漲4.4%、1.1%和0.7%,比上月漲幅分別擴大3.2、0.6和0.2個百分點。
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同比降幅與上月相同。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採和洗選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6.1%、18.6%、15.7%和14.0%,合計影響本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2.9個百分點。
機構點評5月數據:通縮風險仍存貨幣還需寬鬆
6月9日消息,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了5月份CPI和PPI數據,澳新銀行對此表示,儘管CPI仍呈現正增長,但中國的GDP平減指數在第一季度卻轉為負值。這意味著通縮的風險仍存在。未來貨幣政策還需要進一步放鬆。
具體如下:
中國的通脹持續走低
中國5月份CPI通脹率下滑至1.2%,低於上個月的1.5%,主要由於5月份食品價格出現下降。環比而言,CPI下跌0.2%,這意味著內需持續走軟。因此,我們將2015年CPI通脹的預測下調從早前的1.8%下調至1.5%。
儘管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升,5月份PPI繼續下跌4.6%,與上個月跌幅持平。由於在過去幾個季度中,鐵礦石的存貨持續下降,這意味著去庫存化的過程仍未結束。因此我們認為,PPI未來將持續負增長。此外,儘管CPI仍呈現正增長,但中國的GDP平減指數在第一季度卻轉為負值。這意味著通縮的風險仍存在。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貨幣政策還需要進一步放鬆。儘管降準之後,目前市場利率已經下降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仍然高企,企業的利潤也持續下降。此外,3個月期的理財產品的融資成本也仍然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
由於中國的金融系統以銀行為主導,這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也使得貨幣政策放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限。在央行降準150個基點之後,4月底M2的增速卻大幅下降至10.1%。我們認為,未來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放鬆的空間。我們預料,如果資本流出保持第一季度的速度,央行將再降準100個基點,並再降息至少25個基點。
海通:通脹回升無期寬鬆仍是必選6月或降息降準
9日消息,統計局今日公布了5月經濟數據,CPI同比1.2%,前值1.5%;PPI同比-4.6%,前值-4.6%。海通宏觀認為,目前雖然豬價持續上漲,但屬於季節性上漲且環比漲幅遠不及去年,通脹何時回升遙遙無期,寬鬆仍是必選,6月或再次降息降準。
以下為海通宏觀分析全文:
【通脹觀察】通脹回升無期,寬鬆仍是必選:
①5月CPI由4月1.5%大跌至1.2%符合我們預期,主因豬價菜價同比漲幅回落;
②5月以來豬價連續反彈,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菜價仍低,食品價格持續下降,預計6月CPI仍為1.2%;
③5月PPI同比降幅維持在4.6%,PPI環比跌幅縮窄至-0.1%,主因石油加工價格由降轉升;
④6月以來鋼價持續下跌,煤價低位企穩,油價回調,預測6月PPI環比持平,6月PPI同比降幅縮窄至4.4%。
⑤目前雖然豬價持續上漲,但屬於季節性上漲且環比漲幅遠不及去年,通脹何時回升遙遙無期,寬鬆仍是必選,6月或再次降息降準。
屈宏斌:5月CPI反映通縮壓力顯著政策寬鬆待加碼
6月9日消息,統計局今日公布了5月經濟數據,CPI同比1.2%,前值1.5%;PPI同比-4.6%,前值-4.6%。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本次數據反映通縮壓力顯著,政策寬鬆亟待加碼。
#五月通脹#CPI錄得1.2,低於市場預期。受部分生鮮食品價格下降及高基數效應影響,食品通脹大幅回落至1.6%,為主要拖累因素。非食品價格小福上漲1.0%,或許油價上調有關。PPI降幅維持在4.6%,為第39月處於負值。本次數據反映通縮壓力顯著。2015年實際利率至今仍高於去年平均水平。政策寬鬆亟待加碼。
21隻新基金持續建倉 國企改革主題或迎600億資金
這輪牛市中,A股繼續保持主題概念炒作的特徵,資金從一帶一路、網際網路金融、軍工等主題不斷轉場,6月資金火力將去向何處?由於上周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有關國企改革意見,國企改革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機構普遍預計,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國企改革主題將迎來催化劑。
據記者了解,各大基金公司早已開始行動和布局,近期將有21隻基金建倉國企改革概念股,持續輸血料為國企改革概念的炒作火上澆油。
改革基金進入密集發行期
近期,國資委發布2015年指導監督地方國資工作計劃,地方國企改革概念再度活躍。5月31日,廣州市公布《關於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重點強調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水平、加大資產重組力度實現集團整體上市等。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有關國企改革意見。部分基金經理認為,考慮到6月中下旬國企改革綱領性文件可能出臺,新一輪改革風口有望來襲。
基於對改革紅利的預期,國企改革概念基金也成為今年基金公司集體發力的主題基金之一據記者統計,近期新成立和正在發行的改革概念基金共有21隻,涉及基金公司多達20家。具體來看,純正的主動型國企改革主題基金共有7隻,博時國企改革、長盛國企改革這兩隻基金正處於建倉期,招商、易方達、華安、交銀施洛德的國企改革主題基金均已獲批待發或正在發行,興業國企改革正在等待批覆。以改革為主線,但投資不僅限於國企改革的主動型基金共有8隻,包括天富改革新動力、富國改革動力、中加改革紅利、景順長城改革機遇、廣發改革先鋒、國泰央企改革、海富通改革驅動、長城改革紅利等基金。
此外,還有6隻國企改革分級基金蓄勢待發,其中南方中證國有企業改革已提前結束募集,易方達國企改革指數分級正在發行,根據審核時間來看,天治中證國有企業改革、新華中證中小國企改革、國壽安保中證國企改革、鵬華中證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基金也即將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基金公司對國企改革概念採取"主動+被動"全方位布局模式,通常為一隻改革主題的主動型基金與被動的指數分級基金齊齊上陣。比如目前市場唯一國企改革分級基金是富國基金旗下的產品;5月份,富國基金又推出一隻改革動力混合基金,同樣受到投資者熱捧,僅一日就賣出130多億元;易方達在4月剛成立易方達改革紅利基金,重點關注國企改革、金融改革、醫療改革、土地改革、財稅改革、環保改革等各項改革受益行業,6月8日又開始募集易方達中證國企改革指數分級基金;南方基金旗下也有南方國企改革分級基金和南方改革機遇基金。
這些基金中少數正處於建倉期,絕大多數還未開始建倉,根據5月份新基金平均募集30億份計算,大約可為國企改革概念股提供630億元"子彈"。
存量資金風口轉向
不僅新基金集中火力圍攻國企改革概念,老基金中也有不少存量資金瞄準了這一風口,準備積極參與國企改革主題投資。
博時基金特定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兼博時裕益、博時滬港深基金經理招揚表示,近期將主要關注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結構上來看,我們認為地方國企相較於央企或存在機會更多,地域上我們會持續關註上海、廣東、安徽、江蘇、山東等省份。從題材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集團、小上市平臺的資產注入或整體上市的機會;二是關註定增領域即大集團、多平臺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的機會;三是關注功能性領域,即金控平臺的轉型;四是關注國企股權激勵下的投資機會。"
融通基金轉型三動力基金經理張延閩也對記者表示,下半年會是國企改革預期強的時候,因為每個省可能都會陸續出臺一些政策,板塊效應會體現得比較明顯。地方國企比較多且散,標的不好挑,他將在熟悉的公司範圍內挑一些彈性大、改革概率高的公司做一個組合,"標的稍微分散一點,不會像做成長股那麼集中,相關倉位會進一步提升。"
張延閩認為,可從市值、大股東持股比例、地區等三個維度進行篩選預期較大的個股。首先,傾向於體量較小的央企,有些小央企如果不提前改革就會被其他企業合併;其次,可以選擇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對低、市值小的公司,被舉牌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可以選擇持股比例非常高的,適合做混改,這些公司很可能會通過增發、再融資稀釋持股比例;最後,優先選擇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等經濟開放地區的上市公司,通常經濟發達的地方會先做國企改革,其他地方才會逐漸效仿。(中國證券報)
基金經理:市場風格短期轉換 創業板後市仍有機會
市場飆上5000點後變數明顯增多,昨日一邊是創業板大跌4.67%,一邊是銀行、保險等藍籌股雄起。究竟後市是否要風格轉換?創業板是否還有投資機會?證券時報記者採訪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牛市格局未變,創業板未來仍有機會,即使出現風格轉換也是短期效應,近期藍籌股表現或會好於創業板。
創業板仍被看好
作為本輪牛市的龍頭,創業板仍被不少基金經理看好。北京一家今年業績較好的基金經理表示,目前看創業板整體趨勢健康,昨日出現調整主要是因為監管層的示警的短期效應,第二是本身上漲較多,有回調的壓力,但是下跌不代表上漲趨勢的結束。因為,相比海外市場,創業板目前大市值公司並不多,未來必然有上萬億的龍頭型公司出現;而且創業板投資者結構更多的是長期投資者,還沒有離場,未來肯定還有空間。
深圳一位基金經理也表示,監管層的風險提示等動作短期對市場心理有一定影響。「市場短期是投票機,而長期是稱重機,創新+轉型是未來的大趨勢,創業板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從企業微觀層面看,目前確實很多產業融合、創新出現,可能切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方面面。」
長安宏觀策略和長安產業基金經理欒紹菲表示,創業板是這輪牛市的龍頭板塊,在這輪牛市結束之前創業板是不會結束行情的,也是一個節奏的問題,主要是前期的中小創的漲幅相對藍籌過大、過猛,需要一個消化的階段,待到藍籌估值上漲修復之後,中小創還會接著飆,直到這輪牛市的盡頭。
中歐基金也表示,前期機構整體持倉過於偏重成長股,本次滬指的「逼空」或將迫使部分機構的配置趨於均衡。目前看,創業板指年初至今仍未出現較大級別的調整,因此目前認為創業板見頂為時過早。從本次市場上漲的大邏輯以及監管層對慢牛的願景看,主板大幅上漲結合風格切換的行情持續性或會較差。
風格轉換是短期效應
市場會風格轉換麼?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更多是短期效應,出現去年那種藍籌股翻倍行情概率較低。
中歐基金直言,昨日市場出現近期第一次大幅分化的走勢,基本是上周后半周的延續。目前還比較難判斷風格轉化的持續性,但近期低估值藍籌跑贏創業板將是大概率事件。
國泰上證180金融ETF基金經理艾小軍表示,今天銀行股走強受幾個因素影響,一是市場對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期待;第二上證綜指站上5000點,大盤股和成長股的震蕩都會比較大,但監管層、投資者短時會對成長股風險引起重視,銀行、保險等之前估值比較有優勢的板塊則階段性受到追捧。但現在還不能作出市場風格轉變的判斷,像去年12月份藍籌股翻倍的情況出現概率很低。
「如去年一樣的風格轉換,今年發生的概率較低。」上述北京基金經理表示,因為風格轉換最核心的驅動因素是,成長股估值太高不敢買,而低估值的價值凸顯,而目前無論大盤還是小盤漲幅都較大,因此風格轉換更多是短期行情。
華安基金表示,在平均市盈率超過120倍的創業板個股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泡沫,然而在新增資金不斷流入公募基金的情況下,創業板神話在充裕資金推動下仍可持續。創業板神話終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新發公募基金佔每月新增資金比重快速減少。第二,監管層對創業板部分個股點名批評,如去年12月創業板指數一度大跌超過10%,部分個股跌幅超過20%甚至30%,導致大量資金從小盤流向大盤。因此若監管層再度對小盤股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則市場風格有望從小盤股向大盤股切換。
而欒紹菲也表示,在大牛市中藍籌股是不會缺席的,只是節奏問題,在目前的大小票比價關係上來看,藍籌需要一波上漲行情來平衡與中小創之前的巨大估值鴻溝。(證券時報)
私募5000點策略:國企改革緊抓不放 半倉迎調整
昨日(6月8日),滬指在上周五拿下5000點大關的基礎上乘勝追擊,收盤時站上5100點關口;創業板指則收出三連陰,重挫4.67%,一舉跌破5日、10日均線支撐。
在滬指攻上5100點、創業板重挫之際,投資者是該降低倉位還是滿倉操作?後市指數還有多大空間?投資者該買中小板還是藍籌股?針對上述焦點,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與兩位知名私募進行了交流,他們分別是倚天投資葉飛和西藏琳琅投資王琳。
說大勢:未來兩月震蕩為主
NBD:滬指昨日站上5100點關口,大盤目前有無上升空間?若還能上漲,空間有多大?
王琳:首先,目前還看不出行情結束的跡象。最近每到周末就有出現很多利空,這表明空頭還有市場,但在牛市中,空頭不死,漲勢也不會停止。我認為不少所謂的空頭根本不是真正的空頭,都是為了「上車」,利用利空消息打壓其他投資者的多頭。
其次,從資金面看,現在想入市的資金非常多,大家都在賺錢效應的刺激下進場搶錢,尚無停止跡象。
第三,從技術面分析,創業板和中小板早已創歷史新高,一輪牛市,指數之間需要得到相互應證,即滬指未來也應創新高。目前滬市量價配合理想,支持市場繼續向上甚至加速上行;而創業板因此前漲速過快,估計有周線級別調整;中小板指則介於兩者之間,更多可能跟隨創業板走勢。我個人認為,滬指未來可能升至6100點~7500點一線。
葉飛:要討論A股有無上升空間,首先要理解管理層意圖是要慢牛不要快牛,證監會[微博]也在身體力行,從原來的一個月發行一批新股變為一個月發行兩批新股,若發行小盤股不行,就發行大盤股,比如中國核電和國泰君安,以此給市場降溫。如果溫度還是降不下來,證監會還有綠色通道機制,就是海外中概股回歸A股上市,這將給行情上漲帶來很大風險,這才叫利空。
涉及具體行情,我個人認為,未來兩個月以震蕩調整為主,滬指看低至4000點甚至3900點。那麼,下一波行情何時來臨?那就是傳統的秋季行情,9月~11月滬指可能衝高至5522點左右,這個點位是2008年的最高點。在達到5522點之前滬指或震蕩下跌,這樣機構才有機會建倉。如果公募基金在現在點位建倉,大盤將很快達到並超越6124點高點,這就不符合管理層慢牛初衷了。我覺得短期會有大調整,且可能維持2個月左右。
論操作:首先降槓桿
NBD:在5100點關口,投資者該買入還是儘快獲利了結?如何控制倉位?
王琳:這輪牛市是因為各方對改革和經濟轉型寄予了厚望,體現出管理層引導社會資本向資本市場配置,以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但必須指出的是,指數越往上風險越大、震蕩越大,板塊和個股分化會更明顯。一旦存款搬家到股票市場後達到基本均衡,就是個中長期大頂。明年很可能是一個風險大於機會的年份,需高度警惕。
那麼,如何面對牛市中的調整與震蕩?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現在是牛市,牛市中最主要的策略就是持股。只要牛市沒有結束,就該持股,牛市中猜頂正確的概率較小,在大跌中要敢於買票。明年2~3月以前,A股很可能機會大於風險,面對激烈震蕩,資金量不大的投資者可考慮半倉滾動操作,但一定要留下底倉。
葉飛:首先,投資者要降杆杆,監管層對證券公司兩融額度調低,收緊風控,同時證監會要求券商全面自查自糾參與場外配資的相關業務,第三招是將部分創業板的個股調出融資融券標的。這些都是管理層為規避風險而採取的措施,一般投資者認為目前行情賺錢很容易,被風險蒙蔽了眼睛。
其次,投資者可分散布局精選的小盤股,因為管理層要慢牛,則大盤指標股最好是不漲或小漲,小盤非指標股就可由市場調節漲幅。最後是倉位問題,對於一般投資者,在降低杆杆後還要降低自己的倉位,儘量做到半倉操作,做到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道機會:國企改革是風口
NBD:目前不少已漲到高位,下一步投資熱點在哪裡?
王琳:從主題投資角度看,今年國企改革可能是相當大的「風口」,可以加大對該領域的關注,圍繞國企改革和轉型,發掘結構性投資機會。具體而言,未來行業投資大的機會還是在國家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傳統產業機會在於產業整合重組和新技術、網際網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短期看,有色、煤炭等資源股有活躍跡象,具備一定機會。
葉飛:目前主題投資熱點可在國企改革、軍工、券商、次新股、「一帶一路」和高科技概念股當中進行精選,這些板塊都具備輪動效應。當大盤漲、小盤股跌時,可選擇券商、國企改革和「一帶一路」板塊進行操作;當大盤跌、中小板和創業板漲時,可選擇軍工、次新股和高科技概念股操作。(每日經濟新聞)
源達投顧:主板市場將成主戰場 大盤藍籌股相繼歸來
市場在上周反覆震蕩蓄勢衝擊5000後,本周開始維穩,進而緩慢上行。周一早盤市場一度在高位展開窄幅震蕩,直至午後才再度開啟上行模式,滬指在震蕩中緩慢走高。創業板指則不甚樂觀,早盤即呈現單邊下行態勢,指數一度跌逾5%,直至下探60小時線一帶才止跌回升,但上方碰到5小時線壓制,指數則無能為力,因此短期或無作為,震蕩調整依舊。
創業板指如此表現,直接催化劑則是近期兩融市場受限,國盛證券更是將全部創業板股票調出兩融標的,此後創業板則開始殺跌態勢。另外觀察市場盤面則可以發現,在跌停板股票中,創業板居多,而且主要是次新股。短期漲幅過大的次新股紛紛高位殺跌,對市場人氣形成重創。而諸如全通教育般一度引領市場上揚的明星股,也從高位隕落,股價甚至出現近乎攔腰斬。銀之傑、新國都等高位高價股也接連出現高位回落。從以上方面來看,創業板指如今如此表現也是必然。
而追本溯源則可以發現,公募資金是推動創業板指上行的最主要力量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有多達60隻基金漲幅超過300%,近300隻基金年內收益翻倍。在公募基金抱團持股創業板推動創業板指不斷上行的同時,擔憂也與日俱增,試想其若紛紛套現,那將是創業板指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基金業協會發出四點倡議,其中包括倡議其堅持長線投資。此倡議則封堵了創業板指短期大幅下殺的可能性。正如此前人民日報所說,大學生炒股要慎重,政府不會保證個股不跌。而細細斟酌則可以理解為大盤不會大幅下跌,因此基金業協會發出的倡議也可以理解為在保證創業板指不大幅下殺的同時,不保證個股不跌。為此,投資者還需對風險較大的創業板股票予以規避。
既然創業板指短期難有作為,同時對比主板市場的緩步抬升,市場自然將焦點聚集在大盤藍籌股。加之銀行、保險、券商、石油等權重板塊再度出手拉升指數,民航機場、交運設備、港口水運等前期熱點板塊再度歸來,市場領頭羊或將出現,而一旦市場具備領漲龍頭,從而帶動做多熱情,其他板塊個股則會相繼跟進,屆時個股持續性更佳,賺錢效應也將更為顯著,因此投資者可將操作重心放在大盤強勢藍籌股。
中信證券:5000點關注藍籌股 短線極限調整位4500點
在2000點時大部分股票都非常便宜,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速下降的問題不會過於看重。但在5000點以上,上市公司業績將受到更多關注,預計2015年A股公司整體盈利出現負增長。過去一年,市場上行主要依靠估值提升,但未來估值提升的邊際作用遞減。寬鬆的宏觀政策能夠穩增長,但不能逆轉周期,在傳統行業權重較大的主板能支持25倍市盈率的中樞,對應大盤位置在5500點。當主板市場調整到4500點時,將是非常好的買入機會。
縮量十字星再現 短線市場仍需觀察
今日大盤巨震,滬指收跌,深成指8個月來首現五連陰。分析稱主力資金開始出逃,深成指驚現縮量十字星加下影線陰線組合,大盤隨時將要爆發大跌。
消息面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5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2%;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漲幅有所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與上月相同。
技術面分析,關注股指期貨走勢會發現,近期股指期貨處於高位懸浮狀態,不難發現,多空在此位置出現激烈的鬥爭。反觀大盤,近期雖然依然走強,但市場的賺錢效應明顯減弱,深成指更是連續多日調整,一輪大周期調整將近,近期要非常的小心。而創業板今日則有企穩跡象,昨日筆者訴說創業板昨日資金抄底,今日有望企穩,但明顯力度不夠,後市需要繼續觀察。
總體來看,今日早盤創業板有企穩跡象,但滬指則出現跳水,主力資金開始出逃。而觀察深成指走勢可以發現,近期在高位出現連續的十字星加下影線陰線組合,隨時將要爆發大跌,故近期減倉保利潤為上策。
屢次跳水真相 四大主線或成避風港
技術上,大盤天量之後有震蕩,支撐5日線。創業板反彈,支撐20日線。雖然大盤最近盤中屢次大幅跳水,不過最終均反轉上漲,並且成功突破5000點,這是典型的牛市格局。關注股指期貨走勢會發現,近期股指期貨處於高位懸浮狀態,不難發現,多空在此位置出現激烈的鬥爭。反觀大盤,近期雖然依然走強,但市場的賺錢效應明顯減弱,深成指更是連續多日調整,一輪大周期調整將近,近期要非常的小心。
從操作上看,關注監管層動向,不立危牆之下。在行業配置上強調三個轉變的觀點:一線藍籌轉二線、由周期轉消費、由傳統轉周期。關注行業包括輕工製造、農林牧漁、醫藥、電力設備、機械、國防軍工、計算機、建築板塊。主題方面重點關注處於政策風口的概念板塊,包括國企改革、能源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長江經濟帶等。(華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