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魂》構建「近未來」世界,「科幻+懸疑」能否拓寬影視創作空間?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除了工業級別的硬核大片之外,國產科幻片是否存在另一種敘事模式?上周末公映的科幻懸疑片《緝魂》給出新答案。

這部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等主演的電影,改編自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小說《移魂有術》。電影成功地將小說裡的科幻概念提取出,生發為一宗蹊蹺謀殺案及背後暗藏的「移魂」技術,並將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包裹其中。《緝魂》構建了可信度更高的「近未來」世界,並以此切入生命和人性的精神內核。

自《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一批「科幻+」作品奮起接力,呈現出多元的科幻類型和充沛的科幻想像,讓觀眾窺探到了中國科幻影視創作的星火與未來。在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科幻作家陳楸帆看來,在當下市場亟需「軟一點」的中小成本作品。「當大資金運作、長製作周期、高技術壁壘等成為橫在大多數創作者面前的高牆時,更注重人文氣質的『軟科幻』或許能打開另一扇創新大門。」

《緝魂》海報。

構建「近未來」世界,「東方式軟科幻」提出生命終級思考題

儘管原著小說在當時具有一定前瞻性,但「意識移植」的概念現如今已不再新鮮。如何讓科幻元素成為電影加分項,是擺在當下創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考題。《緝魂》對原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保留小說構建的RNA提取技術理論基礎,捨棄了科幻世界自帶的「奇觀」光環,強化故事內生的懸疑劇情和情感核心。「我希望拍攝一部類似《機械姬》《黑鏡》的作品,探討科技高速發展會給人性帶來怎樣的改變。」導演程偉豪把這部新作稱為「東方式軟科幻」,在人工智慧、生物科技正快速佔奪人類心智的年代,提出生命終級思考題。

《緝魂》並未沉迷於製造繁複的「視覺奇觀」,而是把時針撥到10年之後,通過對細節的精心調整和斟酌,構建出更具親近感和可信度的「近未來」世界。該片在觀眾熟悉的日常場景中糅雜具有「科技感」的生活細節,鏡頭裡出現的大曲面屏電腦、觸控籤字筆、語音助手門禁系統等「未來科技」產品都是可以預見,甚至連原著小說中描述的高科技醫療設備亦介於新舊之間。針對科幻元素可視化的難題,電影以灰色渾濁色調、霧化城市景象和冰冷霓虹光來營造未來感,而暖色調的閃回段落則體現出復古懷舊的意味,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新舊交替的視覺差異,呈現獨特的 「科幻氣質」。

科幻作品的「軟硬」之分在業內尚存爭議,有些人認為,「硬科幻」作品以自然科學為基礎進行假想和推斷,通過描寫新技術、新發明來揭示人類未來發展方向,擁有較多科學技術細節;「軟科幻」作品則偏向將未來科技作為故事背景,更注重人文價值藝術與故事情節表達,技術細節相對較少。2019年初,被視為「硬科幻」的《流浪地球》斬獲近50億元票房,掀起中國科幻題材影視作品的熱潮,但隨後上映的《上海堡壘》又迅速「潑了一盆冷水」。「《流浪地球》異軍突起,但『高峰』之下未見『高原』,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科幻影視市場仍處在培育期。」陳楸帆認為,以「近未來」題材為主的中小成本科幻影視或能成為市場中堅力量,為觀眾持續輸出質量穩定的「軟科幻」作品。

《緝魂》劇照。

融合多重元素形成巧妙平衡,「科幻+懸疑」成為市場新寵

據《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統計,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658.71億元,比2018年的456.35億元有所增長;2020年播出現象級科幻網劇的數量和社會影響較2019年有大幅提升。在2020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科幻影視創投會上,《茉莉》《墨伊計劃》《親愛的小孩》《生存實驗》《未來筆記》等獲獎項目,涉及家庭、青春、懸疑、喜劇等更為多元的類型風格。在細分市場上, 「科幻+懸疑」已經成為新寵,今年計劃播出的科幻劇《天目危機》《致命願望》等都融合了懸疑犯罪元素,與《三體》《火星孤兒》等硬核科幻劇同樣受到廣泛關注。

然而,「科幻+」並非影視創作的萬能靈藥,即便是「科幻+懸疑」的高概念作品仍可能遭遇滑鐵盧。近兩年熱播的軟科幻懸疑劇《失蹤人口》《無主之城》等借用了「荒野逃生」模式,豆瓣評分都徘徊在及格線上下;而《在劫難逃》利用「時間漩渦」理論講述燒腦故事,卻因「爛尾」劇情口碑崩塌。何況對於部分國產科幻影視作品來說,科幻只不過是摻入愛情蜜糖中的一點佐料。

如何拍攝一部中小成本「科幻+懸疑」電影?《緝魂》探索出一條融合多重元素並形成巧妙平衡的路徑。在厚實的文學底本上,電影用傳說中的「移魂大法」與科幻世界的人腦移植技術糅合成背景框架,使影片始終瀰漫著一股神秘氣息。《緝魂》開篇就拋出「記憶移植」的技術設定,凸顯情節的懸疑感和驚悚感,將觀眾的思維順著慣性導向認知誤區;影片中段故事在堅實的醫學和科技支撐下,嘗試探索意識轉移的倫理性;反轉總是來得那麼「猝不及防」,謎底在最後半小時裡被一一揭開,讓觀眾在跌宕起伏的情緒中迎來故事最高潮。在生死考驗的極端環境下,《緝魂》將欲望的刻畫、人性的剖析以及愛的詮釋凝成一點,激發觀眾對科技「副作用」的深層思考。「從審美角度看,中國觀眾偏好富有人情味的本土故事,特別是藉由科幻敘事,深度探討現實社會問題的作品,更易引起共鳴。」陳楸帆說。歸根結底,《緝魂》不是一個純科幻故事,而是一場關於人性的拷問。記者 宣晶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緝魂》軟科幻+犯罪懸疑,展現「人腦複製」迷局
    提倡使用無接觸支付,結帳時保持1米以上間距,避免人員扎堆和不必要的長時間聚集●進入影城後需全程佩戴口罩,檢票時未佩戴口罩者,謝絕入場● 垃圾不亂棄,消毒不能停● 影院員工會在每場電影散場後進行清潔消毒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發布製作特輯。
  •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發布口碑特輯 震撼人心直擊淚腺好評不斷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發布口碑特輯 震撼人心直擊淚腺好評不斷 時間:2021.01.12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電影《緝魂》「全城緝魂」活動正在進行 共同探尋人腦複製謎局
    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的「全城緝魂」活動正在進行中,通過發布「全城通報」線上發布會視頻作為開端,六位主演分別以影片中身份,圍繞「王姓富豪被害案件」展開陳述,張震張鈞甯親自發布「全城緝魂」活動,並在鏡頭前陳述案件信息,其他涉案人員則各自陳述了與案件的聯繫
  • 由《緝魂》引出的幾點行業思考
    尤其在懸疑犯罪這個大類型上,我最喜歡《緝魂》的一點是——它沒有陷入此類電影常見的「為了複雜而複雜」的創作窠臼,由靈魂複製這個麥格芬引發的整個故事,由內而外,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且必要的閉環。某種程度上,《緝魂》離真正的下沉市場還有距離,但它也的確值得作為中等體量下,如何最大化受眾面的一個正面案例,供行業借鑑學習。
  • 張震張鈞甯電影《緝魂》今日上映 四大看點反轉不停顛覆想像
    電影《緝魂》劇照今日,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全國上映。看點三:近未來設定 看見中國科幻的另一種可能電影《緝魂》改編自江波科幻小說《移魂有術》,原作曾獲得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銀獎,優秀品質可見一斑。
  • 《緝魂》:影評人吹上天,票房墜入地
    業內影評人和從業者大多對《緝魂》持肯定態度,但在影視行業以外,微博和豆瓣上的普通觀眾卻給出了不少差評。這其中有不少人抱著很高的期待進的影院,但看完後卻大呼上當。平心而論,《緝魂》在類型上確實有突破。電影糅合了科幻、懸疑和驚悚等多種元素,是在內地影院很難見到的類型。這類偏驚悚的懸疑燒腦電影,本身票房天花板不高,但在口碑的加持下,也不無成為「小爆款」的可能。
  • 張震張鈞甯懸疑犯罪"緝魂"曝製作特輯 突破演繹東方軟科幻 展現"人腦複製"迷局
    業務諮詢電話:18009998385 (文經理) 《緝魂》今日發布了製作特輯,影片以近未來的「人腦複製」技術作為背景設定。   今日,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發布製作特輯。
  • 科幻電影《緝魂》即將在大陸上映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姚遠)改編自科幻作品的電影《緝魂》,將於15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7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映場上,電影得到了原著作者的肯定。「如果滿分10分,我會給電影打9.5分。」科幻小說家江波說。科幻作家江波(右二)與《緝魂》幾位主演出席1月7日晚在北京舉行的電影首映場。
  • 《緝魂》展現「人腦複製」迷局,一場東方懸疑、推理犯罪的視聽盛宴!
    《緝魂》華夏影城黨校店、財富中心店
  • 張震張鈞甯電影《緝魂》 開年必看懸疑犯罪片
    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孫安可、李銘順、張柏嘉等聯袂出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將於2021年1月15日全國上映。
  • 科幻電影《緝魂》即將上映
    受訪者供圖改編自科幻作品的電影《緝魂》,將於15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7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映場上,電影得到了原著作者的肯定。「如果滿分10分,我會給電影打9.5分。」科幻小說家江波說。科幻作家江波(右二)與《緝魂》幾位主演出席1月7日晚在北京舉行的電影首映場。
  • 《緝魂》即將上映,燒腦懸疑科幻一樣不落,反轉不斷一同入魂緝兇
    《緝魂》即將上映,燒腦懸疑科幻一樣不落,反轉不斷一同入魂緝兇 《緝魂》這部電影馬上就要在院線上映了,在此之前已經舉辦了點映,不少人看過之後對這部懸疑科幻電影評價不低,這無疑拉高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不知道真正上映的時候會不會因為期待太高而帶來失望。
  • 影訊|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定檔1月15日 《陰陽師》改編電影...
    懸疑犯罪電影《緝魂》定檔1月15日懸疑犯罪電影《緝魂》根據江波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改編,原作以近未來的人腦複製技術為背景,曾獲得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銀獎。電影《緝魂》聚焦王氏富豪被害案,巨額遺產的背後隱藏著深不見底欲望糾纏,真相難覓,負責此案的梁文超(張震飾)與阿爆(張鈞甯飾)在調查中發現,這起看似爭奪遺產的謀殺案背後還隱藏著更為驚人的秘密。影片將於1月8日開啟全國百城超前點映,並於1月15日全國上映。
  • 國產電影尺度之最《緝魂》,如何牢牢抓住觀眾的魂兒?
    《緝魂》海報《緝魂》的導演程偉豪是新一代華語類型片奇才,他創作初期的短片作品和《紅衣小女孩》系列即備受矚目,2017年的電影《目擊者之追兇》更獲得8.2分的高分評價。程偉豪導演看到小說時,就覺得這個題材很新鮮,有發展成電影劇本的豐富空間:用RNA提取粉末實現靈魂轉移,看起來是個比較偏西方的科幻故事,然而東方對於靈魂也有很多獨到見解,那麼是不是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垂死的老人希望可以獲得永生,死者的靈魂會以何種方式留在人間?
  • 《緝魂》:你猜不到它的結局
    它就是——《緝魂》《緝魂》改編自科幻小說,時間背景定位在未來,「移魂」也是一種科幻想像。電影的諸多場景,都體現出一種未來感。比如大曲面觸屏、更自動化的汽車、更靈活的智慧型手機。但它很妙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將科幻與傳統的懸疑推理結合得天衣無縫。看電影的前半程,就像是在看一部傳統的懸疑電影,層層推進,高潮迭起。這就讓科幻落地了。
  • 《緝魂》的過人與特殊之處
    《緝魂》本身,便有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有趣話題:《緝魂》這種多種類型片風格與創作方法高度集中的作品應當如何評價與定義? 《緝魂》當然是懸疑與恐怖的,故事開始於典型的恐怖片場景:偏僻的豪宅、半夜的驚叫、離奇的死亡與古怪的宗教儀式。超自然因素在電影前半段應用得淋漓盡致:第一嫌疑人王天佑身上布滿著符號般的刺青,伴隨著離奇的符號與法器的場景讓觀眾對《緝魂》的第一印象便是非常典型的恐怖片。
  • 東方科幻懸疑犯罪……今年金馬最佳導演演員會給它嗎?
    深焦此次獨家專訪程偉豪導演,直接跨越了「劇情復盤」,而是深入到影片的創作與創作背後的觀念,探討《緝魂》在科幻與懸疑、東方文化與人倫情感、「近未來」與現實等多重維度上試圖重構的關係。深焦:是什麼契機,讓你選擇江波的《移魂有術》這篇科幻小說進行改編?在劇作的創作階段,又對小說進行了哪些方向的取捨?
  • 東方科幻懸疑犯罪…今年金馬最佳導演演員會給它嗎?
    電影於此不但完美而巧妙的實現了程偉豪的情節構想,科幻理念亦同電影中的近未來世界美學相輔相成,且還順帶衍生出了對科學倫理的樸素思考,這些周全而高效的布置,突顯了程偉豪極強的創作彈性與適應性,對類型元素的靈活借鑑變通融合讓其在不同的創作環境皆能遊刃有餘,也難怪無數先期評價都在分析電影究竟引用了多少名作,而又為其情感落腳點而欽佩不已。
  • 【正在熱映】張震懸疑犯罪電影《緝魂》,高能反轉入魂緝兇
    由程偉豪執導,張震、張鈞甯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緝魂》1月15日全國上映。
  • 《緝魂》的人腦複製技術,讓我深陷其中
    之前就看過一些由經典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最後卻垮了的,但《緝魂》是個例外,在此,我不得不承認程偉豪導演的功力,同樣也低估了片中演員們豁出去式的精湛演技。其實《緝魂》這個片名就起得很妙,基本就埋下了本片的基調,「緝」字既暗示了影片裡面有執法戲的加持,也預示著該片具有懸疑和偵探的風格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