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潘長江最早期的女性搭檔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既和趙本山保持長期合作,也和潘長江保持長期合作的東北喜劇老藝術家黃曉娟。
在她畢業於遼寧文化職業大學,雖然與北影、中央戲劇學院無比媲美,但經過多年的沉澱,自身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擁有了豐富的實踐,她變得愈發乾練。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沒有人會在意你所在的起點有多麼高,大家重視的都是你所展現給觀眾的狀態以及舞臺效果。
潘長江最早的代表作之一《橋》,就是和黃曉娟合作,在90年代家喻戶曉。
黃曉娟能夠走紅,並叱吒上世紀90年代的笑壇,第一個要感謝的人是趙本山。
1989年,黃曉娟和趙本山在遼寧春晚的舞臺上初次合作二人轉《麻將豆腐》,從此結下良緣。
當時小有名氣的趙本山非常看好這位搭檔,恰好趕上1990年有機會上央視春晚,於是便嚮導演推薦了她。
1990年,二人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表演小品《相親》,從此走上事業巔峰。
趙本山可以說是黃曉娟的貴人,而黃曉娟也是趙本山春晚成功路上的繆斯。
之後兩人又陸續合作了《我想有個家》和《老蔫完婚》,更是讓全國觀眾都記住了他們的默契表演。
這三部作品也是黃曉娟事業路上重中之重的代表作。
之後的春晚路,黃曉娟走得順遂很多。
從1990年起,她斷斷續續出演過11場央視春晚小品,地位可想而知。
但漸漸地,人們突然發現,黃曉娟上春晚的次數變少,而且似乎鮮少再和趙本山合作,坊間傳出兩人翻臉的消息。
黃曉娟本人也在2007年做出過回應。
她向媒體坦言,兩人之所以不合作的原因,是因為趙本山家大業大,企業(本山傳媒)做得非常成功,相關影視劇也在如火如荼地創作,根本沒時間和她見面,自不必說合作小品了。
另一方面,黃曉娟也於2006年起涉足了影視劇的拍攝,其中包括在《武林外傳》中飾演白展堂的娘。
黃曉娟的表演風格質樸,事業積極進取,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是咬牙克服,在面對家庭變故時也是如此。
她的弟弟在40歲時被確診患上肝癌晚期,從發病到去世,僅僅只過去44天。
家裡和睦,弟弟作為老小,和黃曉娟這個二姐的關係特別好。他去世後,黃曉娟悲傷到不能自已,每天只能以淚洗面。
往常演苦情片段說哭就哭的她,從此再也不能輕易流淚,因為「沒有什麼比弟弟去世更悲痛了」。
更悲慘的是,她的父親也因暗自悲傷,在弟弟去世幾個月後突發急性心梗離世。
在那之後,黃曉娟和姐妹們擦去淚水,互相扶持,一家人才逐漸走出傷痛。
作為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演員,黃曉娟沒有離開過舞臺,早早入伍的她,在2014年受任為瀋陽軍區某部文工團團長,多年來積極下部隊演出。
到了2017年,她更是當選為遼寧省文聯副主席。
從二人轉演員,到文藝兵,到國家一級演員,到文聯主席,黃曉娟表現出了老一輩人的兢兢業業。
黃曉娟在小品與電視劇方面的造詣都很深,演藝經歷十分豐富,多數都是農村戲,不過她一般都是農村戲中最不接地氣的那一個,因為自身所具備的高貴氣質。但在《女人當官》中卻大有不同,她與王胡是兩口子,王胡喜歡佔小便宜,總是與人斤斤計較,而她飾演的小芹娘是一個賢妻良母,平時寡言少語,不善言辭,但這一人物性格卻十分細膩,經常為女兒的情感生活而擔憂,她不再像之前所呈現給眾人的氣質佳的美女形象,而是一個踏實本分的家庭婦女,一改以往的形象,令人喜歡!

這就是黃曉娟,一個用眼睛、用神態來交流的資歷高深的女演員,她是一個特別認真的人,從年輕到年老,她陪伴我們走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雖然歲月讓她不再青澀,不再年輕,但依然有氣質、依然漂亮迷人,她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年輕時沒有炒作蹭熱度,年老時沒有趾高氣昂,盛氣凌人,她的一生低調踏實,平凡自然,沒有多有名,但足以讓觀眾銘記於心。對於我來說,她就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黃曉娟的一生,從小品到電視劇,從一無所有到眾人追捧,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光芒閃耀,她是最優秀的,值得大家仰望!
感謝黃曉娟老師曾經給大家帶來的歡笑,祝願她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