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畫 | 當凡·高的《落葉》遇見詩人洛爾迦

2021-01-10 澎湃新聞
聽·畫 | 當凡·高的《落葉》遇見詩人洛爾迦

王幸

2018-12-27 10:18 來源:澎湃新聞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洛爾迦《樹枝》 音頻來源:側耳SH

2018年是西班牙詩人費德裡戈·加西亞·洛爾迦誕辰120周年,這位留下豐富詩集的偉大詩人逝世時年僅37歲,而另一位傳奇畫家凡·高也以區區38歲的生命離世。為紀念洛爾迦,「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經授權刊發「側耳SH」製作的藝術音頻《沒有人等待你,可我就是歌唱你》,解讀凡·高畫作《落葉》,傾聽洛爾迦詩歌《樹枝》,感受藝術中的星辰山谷與生命起落。

凡·高《落葉》

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館裡,第一眼看到這張《落葉》,便想起了這首《樹枝》。畫家與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去世時年齡相仿,他們的作品幾乎都指向了欲望和死亡,兩人都預感到自己的命運,都認為無需真正把它說出來,撕裂中前行。據說,這幅畫中,凡·高運用了在高更那裡學來的一種構圖方法;選擇一個高視點,這樣,樹木的上部輪廓無法完整呈現,像被切斷了,如同詩裡的「落下」與「折斷」,無法看見,還在等待。

凡·高一生都在追尋如何將人融入自然,又如何解放自然,洛爾迦何嘗不是;星辰、山谷、塵埃、茉莉花與公牛......這些自然景物經過精準地隱喻後,與生命本源形成了更奇異的親密感,使得抒情具備了神秘的力量。這力量是「小小」的,「小小」的哭泣和嘆息,「小小」的西班牙,甚至連死亡都是「小小」的,但這「小小」就是洛爾迦的光芒,敏銳清澈中,愛與痛苦愈加濃烈。

詩多讀幾遍,就會發現它有很好的辯聽度,像一首民謠,畫面是碎片的,敘事是遮掩的,淺唱低吟出無法癒合的傷口。

那些受傷的人擔心會一再受傷,於是將青苔填進了心臟,重新認識苦難與美好。

「在微風的拐角處,咀嚼著鹹味的黎明。」

《樹枝》

作者 費德裡戈·加西亞·洛爾迦

沿著塔馬裡特的小樹林

銀黑色的狗已來到

為了等待樹枝落下

等待它們自己折斷

塔馬裡特有棵蘋果樹

長著一個哭泣的蘋果

連夜鶯也不再嘆息

野雉穿過塵埃將它們趕開

 

但是樹枝很歡快

樹枝就如同我們一樣

它們不思念雨水,它們入睡

仿佛轉眼間就成了樹

 

坐下,讓河水浸過雙膝

兩道山谷等待著秋日

黃昏以一頭大象的步伐

一路撥開樹木和枝丫

 

沿著塔馬裡特的小樹林

有很多面孔模糊的孩童

等待我的樹枝落下

等待它們自己折斷

費德裡戈·加西亞·洛爾迦

(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20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詩人。詩集主要有《詩集》(1921)、《深歌集》(1921)、《最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普賽人謠曲集》(1924-1927)、《詩人在紐約》(1929-1930)、《獻給伊格納喬·桑切斯·梅希亞斯的哀歌》(1935)、《塔馬裡特波斯詩集》(1936)、《十四行詩》(1936)等多卷。

(本音頻由「側耳SH」微信公號提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凡·高,洛爾迦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凡·高一生還留下大量書信資料,主要是寫給他作為畫商的弟弟提奧,其中關於浮世繪的內容不勝枚舉,表露出他對日本美術的高度讚譽。凡·高在 19 世紀 80 年代初就接觸到了浮世繪。1885 年 12月他從安特衛普給提奧的信中就寫道:「我的畫室還是很不錯的,這裡貼著好幾幅日本版畫。這些令我感到非常高興。」
  • 洛爾迦:沒有人認得出你,可是我要歌唱你 王家新導讀
    洛爾迦生命最後階段的詩,首先要提到他那首偉大的輓歌《伊·桑·梅希亞斯輓歌》,「這節制而深遠的感情,悲傷音樂裡巨大又近於宏偉的樂章,以及極大的多種元素的複雜性,幾乎是詩人詩篇裡所有主要方面的綜合——這些使這首輓歌成為洛爾迦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詩人的弟弟朗西斯科這樣介紹這首長詩。伊·桑·梅希亞思,著名鬥牛士,生於塞維亞,洛爾迦等詩人的朋友。
  • 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後來有一位瘦谷先生看了豐先生的畫認為畫上畫的並不是新月,而是殘月,因為他記得幼時老師說過的話:新月是呈「鐮刀」形狀,而殘月的凹面正好與之相反,呈『C』之形狀(『C』是『殘』字拼音的字頭),他還稱豐先生就這樣犯了一個「美麗錯誤」。瘦谷的說法,當時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嘆服他的讀畫用心。
  • 理察克萊德曼的鋼琴曲《落葉》
    落葉,眼前總能浮現出:深秋一片片枯黃的落葉輕悠悠的飄落在水面上,像無數隻小船順風慢慢地蕩走 , 漫天飛舞的落葉隨著風在空中時而像蝴蝶翩翩起舞,時而又想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的旋轉著的畫面。我在想,飄飛的落葉它在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是在向陽光、雨露,在向大地告別。這是它生命的絕唱。
  • 從落葉上走過
    忽然發現腳下是細細碎碎的落葉,……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落葉重疊混合著,細細密密布滿草地上。你從落葉上走過,世界一片落寞。落葉的柔情成為冬日的慰籍。蕭蕭寒意中尚有殘存的溫柔,終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落葉覆蓋了一切。或許有過暗藏玄機的事物也被落葉包裹,表面上平靜如水。已是歲末寒冬,所有的激情澎湃都變得風輕雲淡,像落葉無聲無息。落葉終會化為塵埃,歸於泥土,就如同你我的人生,從轟轟烈烈終會歸於平淡。其實我們最後的歸宿與落葉一樣,皈依土地。
  • 龍抬頭雅集《古琴遇見詩人》
    孫德生:       「在盤古琴道聽吳寒老師彈古琴,不亞於在大劇院聽一場專場音樂會」楊超:      「這次古琴和詩的對話,使詩人的心靈得到淨化。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節奏慢,夠讓人有思考的空間,人們能細細品味它的優雅。
  • 【金鳳凰文苑第四十六期臨頻詩】/金鳳凰文苑詩人
    作品散見於《晉中日報》《鄉土文學》《山西作家》《三晉詩人》《九州詩文》《汾河》《火花》《閱讀》《詩林》《詩路》《詩歌周刊》《中國詩》《現代詩美學》《山東詩歌》《湖北詩歌》《安微詩歌》《長江詩歌》《中國詩歌》《中國韓氏詩歌》《中國當代微信詩人》等,收入多種文學作品選集,獲全國省市縣各級獎勵,出版詩集《手上的畫》《落葉的微笑》,評論集《心溪筆談》。
  • 電影 關於詩人的電影,這些你看過嗎?
    上個月的新閱會·電影沙龍講座上,王寅老師不僅帶大家一起欣賞了關於蘭波和魏爾倫的傳記電影《全蝕狂愛》,他還推薦了不少描寫詩人的電影。儘管詩人的故事很難被拍得好,但電影有時就像開啟了一扇大門,讓大家可以通過電影去認識詩人,然後去多讀他們的詩,進而更全面的了解他們。今天就在為大家推薦這些關於詩人的電影。
  • 詩人的悲哀:《顧城的詩顧城的畫》
    僅留意一下詩人的死法,也會讓我們嘆為觀止——普希金,因決鬥而死;拜倫,死於希臘的戰場上;屈原,投江自盡;陶淵明,餓死;謝靈運,梟首;王勃,旅途中溺死;杜甫,很可能是吃牛肉噎死;李煜,死的不明不白;柳永,可以歸納為窮死;海子,山海關外臥軌。有人統計從1987年至今,中國現代詩人中非正常死亡的有21人之多,而本書的作者顧城就是其中之一。
  • 關於詩人的13部精品電影,這些你看過嗎?
    上個月的新閱會·電影沙龍講座上,王寅老師不僅帶大家一起欣賞了關於蘭波和魏爾倫的傳記電影《全蝕狂愛》,他還推薦了不少描寫詩人的電影。儘管詩人的故事很難被拍得好,但電影有時就像開啟了一扇大門,讓大家可以通過電影去認識詩人,然後去多讀他們的詩,進而更全面的了解他們。今天就在為大家推薦這些關於詩人的電影。
  • 遇見最美的遇見
    一枚落葉,不會再現昨天的碧綠,一段往事,也不會重新書寫曾經的溫婉。風起葉落,溪水淙淙,雲捲雲舒,滄海桑田。有的人,有的事,註定只是美麗的擦肩,一程縹緲的煙雲。不必傷感歲月的無情,無需感嘆光陰的流逝,走過的路,錯過的人,已在昨日的晴空下,畫出一道美麗的彩虹,消散的瞬間,色彩流逝,記憶卻已經定格。
  • 詩人都是炸彈 | 寶寶讀詩·第87期
    於是它邀請獅子和它一起吃晚餐,然後獅子開始誇它:「瞧你這健壯的大腿肉和這靈活的爪子....」松鼠聽了非常開心,連忙跳躍起來在飯桌旁邊揮動手臂。獅子又說:「要是能在火上烤一烤鬆弛一下它柔韌性就更好啦!」松鼠得意洋洋地在烤架上跳了一會兒舞,就變成了獅子的午餐肉。
  • 落葉 作者:華文菲
    秋後,每家都靠秸杆和落葉來解決初冬做飯的問題。可是從深秋到初冬,天還不是太冷,由於秸稈也不充足,,所以秸稈要等到深冬下雪天才能動用,那下雪前做飯用的柴火就靠落葉維持了。所以老年人和孩子們都收集落葉了,掃的掃,串的串。
  • 梵谷的畫又被盜!讓我們看看知名的十大博物館盜案!
    兩名「遊客」裝模作樣地聽著導遊的介紹,不時地翻看手中的城堡手冊。10分鐘後,其中一名男子很客氣地提出請女導遊先帶他們看城堡裡最珍貴的收藏品——藝術大師達·文西、倫勃朗和霍爾拜因的大作,其中尤以達·文西的《聖母瑪利亞與亞恩溫德》最為珍貴。
  • 日本的美術老師也太強了吧,在黑板上畫動漫,拿落葉堆皮卡丘
    最近,就有位超強的日本美術老師引起大家的關注,他的名字叫Hirotaka Hamasaki,本職工作是在一所高中教美術課,不過課餘卻經常用黑板當自己創作的繪卷,在上面創作了不少動漫角色,而且還拿落葉堆起了皮卡丘一類的角色,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