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戰火紛飛的淘汰制度,也沒有分組、排練的小插曲,《姐姐們的愛樂之程》播出後半個月,似乎消失在大眾視線裡。
所以這檔節目究竟是在做什麼?相信很多曾經的姐姐粉都會有這種疑問吧。
如果說大家抱著像在觀看《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心情來看節目,那麼肯定是不會有收穫的。因為「浪姐」聚焦的30歲+的女性在舞臺上的乘風破浪,而《姐姐們的愛樂之程》卻是在關注X-SISTER成團後的一場以姐姐們為主題的音樂旅行。
節目播出前,導演嚴典雅其實就有透露過對這檔節目的期待,她並不期望獲得爆炸式的反響,而是希望做一檔音樂治癒向的暖心綜藝。
從看著姐姐們成團後的尷尬,再到節目裡越來越有團魂,對於姐姐們來說就是一件有意義的暖心事兒。
而對於觀眾來說,最想要的當然還是希望看到節目裡的趣味性。
除了能看到姐姐們之間的趣味互動之外,當然還想看到姐姐們與之前在「浪姐」裡不同的一面。
比方寧靜在參加「浪姐」時,一直都是一個嘴上說著拒絕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努力的人,而在《姐姐們的愛樂之程》裡,寧靜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在被趙兆老師「懲罰」留下來練習的時候,寧靜不曾表露過不滿,甚至還很主動要求多學一些東西。「浪姐」裡的貪玩魔童,如今變成了駐守家中乖乖勤練「武藝」的寧靜。
在眾人僵持不下,無法決定練習還是出去玩的時候,寧靜大姐的架勢也出來了,在其他姐姐含糊其辭的言論裡,寧靜也是第一個直言想留下來排練。
或許《姐姐們的愛樂之程》對於很多姐姐來說是一檔旅行節目,但能從寧靜的表現裡看得出來,她是真的想要把最好的表現獻給觀眾,而這一點與她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是一樣的。
如果說寧靜踐行著要給觀眾帶來最好表演,是個十足的正面形象,那麼那個「反面例子」就必然是張雨綺了。
從她在泉州出場就能看到滿滿的遊玩精神,在劇組減了幾斤肉,出來參加節目就是要來吃回去的。這是來節目裡「放肆」的嗎?
「不是旅遊的嗎,怎麼又出不去了?」
「就出去吃嗎,哪個餐廳要不了一個包間?」
張雨綺參加這檔節目還真的是來吃喝玩樂!
但在「做團」的架勢上,張雨綺卻是卯足了勁兒來的,先是給自己起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雨中的安琪兒」,然後一殺青就給自己染了個美美的頭,整個人都透出了一股女團顏值擔當的味道。
人間鸚鵡之後張雨綺又獲新外號「人間獼猴桃「」,沒錯,有內味兒了!
畢竟對張雨綺來說,裝扮成女團的外形比唱歌簡單多了。唱歌永遠找不著調的張雨綺,也是在努力跟上大部隊的,只可惜能力跟不上啊。
瞧她努力嗨起來的樣子,誰能不為張雨綺的努力而笑一笑呢?
除了這兩位姐姐的表現有讓人驚喜之外,這檔節目最大的驚喜其實是徐崢。
自嘲不懂音樂的他只能打點好姐姐的吃吃喝喝,但實際上徐崢卻在嚴格把控姐姐們演出的品質。
因為海邊風太大,所以徐崢否決了導演組給的場地,然後自己重新考察,充分展現了徐崢作為導演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再到徐崢想要讓姐姐們在拍MV時能展現自己最大的優勢,而親自上手指導每個姐姐,完全了解每個姐姐的優勢和劣勢。
如果說上面兩點都是徐崢發揮其本身才能,那麼細心為姐姐選址和考慮到姐姐們的安全問題,那就真的能看得出來徐崢對這檔節目上心了!
徐崢專業技能和用心程度雙雙在線,鋥光瓦亮的腦袋裡裝的果然都是大智慧!
而在《姐姐的愛樂之程》裡,也能看到節目組對音樂的高標準,單單在第一站就為觀眾呈上九首風格迥異的歌曲,《跟姐去看海》更是一首專門為姐姐們量身打造的全新歌曲。比起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可以說是更專心做音樂了。
除了有音樂的「樂」,當然還有快樂的「樂」,在姐姐對節目的探討過程裡可以發現,姐姐們對節目的最大期待就是快樂了。
從第一站泉州就能看得出來,姐姐們更享受這種無拘束的遊玩氛圍,她們希望觀眾也能想要看她們的開心時刻。
除此之外,姐姐們當然不希望節目僅限於自己的快樂,也希望能把自己在節目裡的所見所聞帶給觀眾。
可以展現每個地方的音樂特色和風俗,通過音樂去了解每個不同城市的氣質,以及呈現出姐姐不同於以往的風貌。
當然,更希望能在每一站喚醒女性的力量,姐姐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30+的姐姐更有對未來的期望。
從第一二站姐姐們的表現來看,她們至少完成了兩點。
第一站姐姐們去聽泉州的梨園戲,在此次的路演裡也把泉州特有的南音,融入到現代音樂裡,讓觀眾隨著姐姐們的體驗,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二站姐姐們瞬間接了地氣,帶觀眾感受了一次「平凡人演唱會」,讓姐姐們享受了一場真情實感的表演,節目組更想藉此機會告訴觀眾「 懷揣音樂夢想的平凡人都不平凡」,這個夢想輸出真的很暖。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姐姐們為30歲+的女性又帶來了可能性和能量,她們可以為一個動作而練上千百遍,她們更可以在舞臺上肆意揮灑著夢想的汗水,「浪姐」在成為千萬人關注的焦點的同時,她們也在為30歲+的女性做出了榜樣。
而《姐姐的愛樂之程》除了這個目的之外,更想要給觀眾帶來更多姐姐們在音樂上的可能性,一種非舞臺完美性質的表演,一種深入民間去融合當地最傳統樸實的新型音樂形式,一種姐姐們不斷突破自己、呈現出來對音樂的表達和感悟——說白了,通過姐姐們的名氣,帶動傳統文化和民間音樂走向市場和大眾目光,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些都是這檔節目所能帶給觀眾的,當然也更能讓姐姐們治癒這四個月的艱苦奮鬥,真正享受在音樂的世界裡。
不論她們首次路演的狀況百出,還是第二次表演時沒有合唱伴奏的尷尬,作為觀眾的我們都能接受,因為比起欣賞比賽時的完美演出,這樣貼近生活的路演才更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姐姐們。
作為觀眾的我們,只需靜靜欣賞姐姐們的表演,沉浸在她們每一次不同的音樂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