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
2020,沒有春節檔。
雖然在原本公映的當天,《囧媽》官宣通過字節跳動的各大平臺從院線電影轉成了網絡電影,成功與觀眾見面。但是原本定檔春節的其他六部影片,並沒有陸續跟風。據悉,這六部影片還是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在院線上公映。
毫無疑問,此次疫情會對中國電影帶來至少150億票房的損失,而對於整個電影產業的傷害則會更高。春節檔蒸發100多億的說法,無疑是正確的,因為這些影片即便改檔重新公映,一方面無法取得像在春節檔公映時那麼高的票房成績;另一方面這些影片來到其他檔期,分食的將是原本定檔在該檔期的其他影片的排片空間與票房大盤,並不會再憑空多出來100億的大盤。
一般而言,國內的大多數頭部電影公司,都會對一年的電影市場做一個整體檔期的規劃,頭部電影放在春節、暑期和國慶,次頭部電影放在小長假檔期和賀歲檔,一般體量的影片放在平常的冷檔期。
但此次春節檔的集體撤檔,也必定會對今年的已定電影檔期造成較大的變動。三部頭部影片的分流,以及未來疫情的發展變化,都將會對2020年電影檔期產生哪些影響呢?
即便最樂觀的預測也不能否認,電影市場在未來兩個月內仍將會對電影票房市場造成重創。
首先在2月8日元宵節檔期,已經定檔的唯一一部影片是奧飛動畫《貝肯熊2:金牌特工》。與大多數國產片從1月20日開始就進入宣發冰凍期不同,這部動畫片近日仍然在官博上有著較為密集的營銷動作。
毫無疑問的是,如果疫情在十天內被有效抑制,那麼電影市場必迎來爆發式地增長,作為疫情被控制後公映的第一部影片,的確會獲得極高的票房加成。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一可能性幾乎為零。
同樣,已經定檔情人節以及2月、3月的所有國產片,也都在未來具有極大的撤檔可能性,等到4月之後升溫之後再陸續公映。
但是,已經定檔2月的進口片,可能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一方面進口片的定檔、撤檔並不是簡單自由地根據片方的意願來決定;另一方面,2月、3月的諸多進口電影,都是奧系影片。如果不在2月9日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的一個月釋放完畢,那麼必定會對其票房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或許,與內地主流視頻網站合作,在奧斯卡頒獎後通過線上平臺放映,是此類影片最好的待遇。
而北美定檔3月,但是在內地還未正式定檔的影片,很有可能會暫緩選擇與內地同步的計劃,例如皮克斯動畫《1/2的魔法》、博納《喋血戰士》、派拉蒙驚悚片《寂靜之地2》,至於有望創造中美兩開花的《花木蘭》(北美定檔3月27日)則要看後續疫情的防控情況了。
4月 清明檔
按照相對樂觀的情況來看,從4月開始內地影市有望重新回暖,但是回暖的速度有可能是緩慢的。畢竟屆時可能全國發病人數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各地仍然可能會有小規模的增長,外加武漢地區可能仍有大量感染者人數積壓,從而也導致很多觀眾不敢過早地走進影院進行觀影。
因此,今年4月清明檔,很有可能並不會有體量較大的國產片公映,因此前一周的《花木蘭》,清明節當周的《新變種人》《比得兔2》以及次周的《007:無暇赴死》很有可能會成為市場的融冰劑。在市場較冷階段慢慢將市場帶熱,逐步回歸到工作日票房5000萬左右,周末票房1-2億的正常水平上,從而迎接五一重量級國產片的到來。
五一檔向來是小長假檔期中最特殊的一個。
由於在節假日改革之前,五一擁有著七天長假,因此五一也是不少片方與觀眾最重視的一個檔期。2013年《致青春》、2014年《同桌的你》、2015年《何以笙簫默》、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圖2》、2017年《拆彈專家》、2018年《後來的我們》都是定檔在五一檔的重量級作品。另外,一般每年好萊塢暑期檔的開年大片,也基本會在五一期間上映。但是在內地檔期方面,好萊塢大片卻屢次與國產片擦肩而過,《鋼鐵俠3》《復仇者聯盟2&3》都因為國產保護的原因錯失了絕佳檔期。
而今年五一檔,漫威超級英雄作《黑寡婦》毫無疑問也將成為今年上半年的焦點。然而北美定檔5月1日的《黑寡婦》真的能獲得內地同步的待遇嗎?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在經歷了長達四個月的國產片缺席的情況下,隨著天氣的轉暖,五月的疫情可以說基本已經得到了控制,正是內地電影市場準備徹底回暖的階段,部分春節檔撤檔影片也有望在這一時期重新回到院線公映,並且今年五一檔足足有5天的假期,完全撐的起1部20億+量級的影片以及3-4部5-10億量級影片的釋放。春節檔撤檔的四部真人電影如果能有2部來到這個檔期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8月 暑期檔
對於已經進行了大規模宣發的影片來說,熱度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散的,也正因此,遭遇不可抗力撤檔的《捉妖記》《芳華》等片,都在半年內順利重新上映,並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對於今年春節檔的重點影片來說,也是如此。
對於動畫片來說,暑期檔毫無疑問是動畫電影最大的票房福地。除了熊出沒系列之外,國漫票房榜的前三甲都誕生在暑期,因此對於《姜子牙》以及《熊出沒·狂野大陸》兩部動畫電影來說,退檔到暑期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而如果目標是30億+甚至更高目標的春節檔影片,想在非暑期檔公映顯然不可能取得這麼高的成績,因此暑期也是今年春節檔頭部影片的必爭之地,外加之前已經定檔的《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今年7-8月也極有可能成為近年來國產片強度最高的暑期檔。
而包括諾蘭《信條》、迪士尼《叢林起航》、索尼《莫比亞斯:暗夜博士》等暑期檔大片,則又可能被推後至8月底至9月初才陸續引進。
2019年春節檔、暑期檔、賀歲檔雖然都有表現搶眼的影片,但是整體檔期大盤並沒有太過突出,唯一大幅超出預期的是創造了超過70億影片票房的國慶檔。
而今年雖然並不是「建國、建黨、建軍」的整數紀念年份,但是國慶檔仍然是主旋律類型影片的熱門檔期。據悉,由《我和我的祖國》原版人馬打造的《我和我的家鄉》,以及博納影業打造的《長津湖之戰》都已經進入拍攝階段,有望在國慶檔獻映。而對於主旋律色彩較為濃厚的《奪冠》,無論放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還是國慶檔,都將會擁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當然,一切的分析推斷都是建立在疫情能夠在未來一個月內順利地得到有效防控的情況下來考慮的。此次疫情同樣也改變了不少商業規則,對於電影行業更是如此,在規則變化之後,考驗的是電影產業各行各業的應變能力。最後希望本次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電影市場重回正軌。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