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親人,傳承記憶,祈願和平!11月25日上午9點30分,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餘昌祥、去世倖存者梅秀英家屬及去世倖存者梅壽蘭家屬等9家25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家人,一起在這裡緬懷83年前遇難的親人和同胞,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
「戰爭實在太殘酷了,讓我從小就失去了完整的家。經歷過戰爭,才讓我更加熱愛和平。」談及當年的慘痛經歷,92歲的倖存者艾義英眼含淚光,「當年哪會想到會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天堂般的好日子。我經常和身邊的人說,要好好活著,珍惜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91歲的倖存者夏淑琴說:「我家9口人有7人被殺害,只有我和妹妹活了下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等到日本政府的一聲道歉。」儘管這段記憶讓她們內心傷痕累累,但堅強的她們仍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傳播真相,為和平「代言」。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多年來,紀念館持續不斷地開展文物和史料的徵集,把歷史的證據保存好、研究好。為了更好地傳承歷史的記憶,去年以來,紀念館啟動了倖存者二代的普查,目前已有很多人參與了紀念館的志願服務工作。每年這個時候舉行家祭對倖存者來說是一種慰藉,這也是中國追思先人的傳統。
「83年過去了,時光流逝,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的慘痛記憶。歷史,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即便這種傳承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一個缺少痛感的民族註定是沒有凝聚力的。」張建軍表示,「對於今天的人,特別是青年人來說,知道過去的經歷十分重要。在深切緬懷、沉痛悼念遇難同胞的同時,我們更要認識到團結一致的重要性,奮發圖強的重要性,勇敢鬥爭的重要性,珍愛和平的重要性。」
據了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是從2014第一次國家公祭日前夕開始的,這一活動既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的控訴,也是為了緬懷先人、祭奠亡靈,更是為了讓倖存者證言和歷史記憶得以傳承,讓南京大屠殺的悲劇不再重演。
歷史需要銘記,和平更需珍愛!
交匯點記者 周莉娜/文 高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