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大贏家《大佛普拉斯》,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1月30日-12月6日,導演黃信堯攜作品洛杉磯展映。中視傳媒送你去與導演面對面。
The Great Buddha+
11/30-12/6
洛杉磯公映影院
Arena Cinelounge
6464 Sunset Blvd. Lobby Level, Los Angeles, CA 90028
*11/30 6PM黃信堯導演映後問答*
購票點擊「閱讀原文」
《大佛普拉斯》
編劇導演:黃信堯 攝影:鍾孟宏
監製:葉如芬 鍾孟宏
主演 陳竹升 莊益增 戴立忍 林美秀 張少懷
配樂 林生祥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NETPAC大獎
臺灣金馬獎10項提名5項大獎
臺北電影節包括最佳影片等5項大獎
亞洲電影獎 4項提名
紐約 新導演 新電影 入圍
棕櫚泉電影節 入圍
中國迷影精神賞 最佳影片大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當官宣臺灣提名《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時
你是不是像小橙橙一樣
對華語片幾十年的坎坷衝奧路
突然有了死灰復燃般的心情?
請勿激動得太早
今年來自全球87個國家地區
被稱為「史上競爭最激烈」的影片中
有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奧斯卡獲獎導演新作…
即便《大佛普拉斯》被稱為「臺灣近十年最重要的電影」
它在世界影壇的突圍 仍需要一個奇蹟
而令更多的奧斯卡成員看到這部影片 就是很好的開始
在小橙橙這裡 毋庸置疑 它是最好的
此次黃信堯導演到訪洛杉磯
將出席由奧斯卡評委和資深電影從業者觀看的專場放映
並受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邀請
將在電影學院與知名學者Stanley Rosen駱思典對談
之後會現身好萊塢影院Arena Cinelounge與觀眾互動
想與導演當面交流的你
可掃文章底部小編微信二維碼
加入洛杉磯電影群 參與超前放映入場券抽獎
或點擊「閱讀原文」直接在影院網站購票
好評
」你會因擔憂沒能認出未來的」大師普拉斯「而恐懼。「
——影評網站 亞特蘭大InSite 影評人 Steve Warren
「我們笑看主角的種種尷尬同時如鯁在喉,因為它讓我們想起另一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社會。」
——影評網站 Big Apple 影評人Harvey Karten
「用情緒濃烈的黑色電影式黑白色彩、耀眼乍現的彩色片段和犀利低沉冷幽默的畫外音敘事,黃信堯建構了一個關於階級腐壞崩裂的暗黑諷刺故事。觀者一時既為這個社會的殘酷悵然,又為黃導演流暢俏皮的風格而入迷。」
——《紐約時報》首席影評人A.O.Scott
「年度最佳影片之一。」
——影評網站Film Stage 影評人Jason Ooi
「片名不是打錯了,它直指某智慧型手機品牌數碼拍攝技術和黃信堯導演奇異幽默的處女作寒冷黑暗的內核。令人同時感到好笑又毛骨悚然,《大佛普拉斯》用獨特的21世紀視角看待腐敗滋生的後果。」
——影評網站IndieWire影評人David Ehrlich
「臺灣近十年最重要的電影,上一部是《一一》。」
——Look Chi Man, HK01
「黃信堯初次亮相即驚豔國際影壇,可預測他將躋身侯孝賢、楊德昌,傳承臺灣新電影之光」。
——Chris Gore, Film Threat
"期待重塑對電影力量、視野和樂趣的信念的觀眾會大愛《大佛普拉斯》,它做到既挖掘了臺灣生活的細節又捕捉普世現代生活的特別,幾乎每個人都可產生共鳴。
——Ken Eisner, Georgia Straight
「《大佛普拉斯》令美國影迷認識了一個他們會無比期待儘快再聽到的新聲。」
——John DeFore, Hollywood Reporter
「一部數碼時代對《後窗》(希區柯克經典懸疑片)的致敬之作。」
——Anita Katz, SF Examiner
「《大佛普拉斯》是一個藝術片,但千萬別因此退避三舍。它只因藝術造詣高而「藝術」,沒有絲毫的沉悶。劇情顛覆所有預想,創造出令人驚喜的懸念…且比想像中還更搞笑。「
——Anthony Kao, Cinema Escapist
「它融合黑色幽默、爆笑臺詞和克製冷靜的生命理念的手法前所未見,至少沒人曾完成得這麼出彩。黑白鏡頭拍攝得非常美,每一幀都值得被掛在牆上……難怪這部片子獲了那麼多獎。」
——Steve Kopian, Unseen Films
「它刷新了黑色電影…就像這一類型中的其它精品一樣,既搞笑又先鋒睿智。」
——Stuart Derdeyn, Vancouver Sun
「常年自視甚高的藝術片裡鮮有的幽默,在臺灣導演黃信堯的《大佛普拉斯》裡令人驚喜地高產。」
——Jordan Cronk, Film Comment
「爆笑又犀利,結合了藝術和娛樂。或許是臺灣電影回魂的一整年中最好的作品。」
——Maggie Lee, Variety
背景
《大佛普拉斯》是編劇兼導演黃信堯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的短片《大佛》的升級加長版
《大佛》在被評委鍾孟宏導演(《第四張畫》《一路順風》)看到並狂笑了60分鐘(短片只有30分鐘)後,長片計劃就提上日程
剛好趕上「愛瘋」出新款,導演於是給長片取名《大佛普拉斯》,諧音「大佛Plus」
劇情
故事講述在臺灣南部的小鎮裡,官商勾結
一對屌絲好基友--門衛菜頭和拾荒者肚仔
賺不到錢,吃不飽飯,還處處看人臉色
只能每晚一起偷窺海歸老闆Kevin行車記錄儀中的內容娛樂
卻從香豔鹹濕的嘿咻嘿咻裡 意外發掘關於大佛的駭人秘密
二人的生活從此改變
看點
影片大膽玩轉電影概念
導演與觀眾直接對話討論故事,吐槽團隊
主角們一言不合就打破第四面牆自我調侃
在黑白與彩色、現實與記錄儀小屏幕中遊刃轉換
讓觀眾直觀體會
「窮人的世界是黑白的,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但這種藝術形式的大膽創新
不妨礙它擁有大多數臺灣電影、藝術片缺乏的特質
——接地氣
劇情用各種寫實犀利的橋段戳破虛偽
講明不管是「一人一票」的制度
還是分門別派的宗教信仰
乃至主觀抽象的藝術
都一樣「三分靠背景,七分靠作弊」
讓觀眾先會心大笑拍手叫絕
再在驚險刺激的情節裡
為主角感同身受的命運捏把冷汗
最終每個人對什麼是「公正」
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影迷讚嘆這部處女作讓人看到臺語版的賈木許融合希區柯克
黃信堯則謙虛表示片中的人物和對話都來源於生活
家境平凡,求學時就做過汽車銷售、工廠工人、地下電臺主播並堅持拍攝紀錄片多年的他對社會有入微的觀察
他的作品辛辣調侃社會中各種荒謬和殘酷的現象
折射當代臺灣不同階級族群在全球文化角力背景下的生存狀態
除了用大量臺語對白,影片還摒棄華語片濫用的西方管弦樂,誠邀客家音樂人林生祥配樂
也正是這種專注自身環境現實,不卑不亢的本土自信
反而超越語境,打動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