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寶寶,過敏體質的寶寶,還能打疫苗嗎?醫生:看這些情況

2021-01-14 魚小南

自從有了娃,爸媽發現接種疫苗就成了日常必修課,隔一段時間就要去社區報個到,有些心大的爸媽還要設置提醒,才能讓寶寶按時接種。

可有的時候爸媽就會很糾結:寶寶感冒了,還能打疫苗嗎?

小南自己每次帶娃去社區醫院打疫苗時,都會被問一句:這幾天沒生病吧?可見寶寶生病對打疫苗的影響,疫苗接種確實有禁忌症。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如果有這幾種情況,還是推遲接種吧。

疫苗接種的禁忌症:

疫苗是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也稱為菌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它的目的就是防病滅病。

接種疫苗時,如果寶寶某些機體的反應性不正常或不巧生病了,疫苗就有可能對機體帶來某些損害甚至引起嚴重的副反應。

所以,禁忌症就是那些不應該接種疫苗的情況,指既往劑次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如變態反應)或對疫苗成分過敏者。

比如對卵清蛋白過敏的話,接種含卵清蛋白的疫苗(流感等)後可能會引起嚴重疾病甚至死亡,你說要不要重視?

就禁忌症而言,它又被分為一般禁忌症和特殊禁忌症兩類。

一般禁忌症是相對的,指適用於各種疫苗接種的禁忌症。比如最近6周內進行被動免疫,像注射丙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很可能造成被動抗體的幹擾,就要推遲活疫苗的免疫接種。

以及寶寶有發熱、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癲癇 、癔病 、腦炎後遺症等)、重症慢性疾患(包括活動性肺結核、糖尿病、急慢性腎臟病等)、急性傳染病(包括潛伏期 、前驅期 、發病期和恢復期)、嚴重營養不良及過敏性體質,也要先進行疫苗接種的評估。

小南就以發熱舉例,如果這個時候還去接種疫苗,發熱性疾病不但會加劇,還會把發熱性疾病的症狀和疫苗反應混淆,結果就會掩蓋病情,甚至妨礙以後的免疫。

特殊禁忌症呢,也叫絕對禁忌症。啥意思?說人話就是,根據各種疫苗的性質,對該疫苗所規定的專門禁忌症。

還是舉例說明問題吧,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病、白血病、惡性腫瘤以及應用皮質類固醇、烷化劑、抗代謝藥物或放射治療,脾切除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寶寶,都不能使用活疫苗。

比如嚴重的腹瀉的寶寶,要暫緩使用輪狀病毒疫苗。

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嬰兒痙攣、無法控制的癲癇和漸進性腦病,應推遲接種無細胞百白破三聯疫苗,直至患兒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穩定後方可接種。

如果接種百日咳疫苗或百白破混合疫苗後,寶寶出現了嚴重的意識改變、過敏反應、血小板減少或溶血性貧血等嚴重異常反應,怎麼破?

不能再接種餘下的劑次,以防意外發生。

各種疫苗的接種禁忌症:

說了上面那些,小南意猶未盡,那就繼續。

疫苗畢竟是一種異體物質,被接種在人體內,肯定會引起人體不同程度的反應,這些對人體不利的反應,就是傳說中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

根據反應的性質和程度不同,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兩類。

一般反應爸媽不妨淡定,這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會造成生理功能障礙,無非是局部反應,比如輕微紅腫和疼痛,有的疫苗注射後局部還會出現硬結、化膿、結痂、疤痕,偶有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

或者是全身反應比如發熱(一般是低熱)、頭痛、乏力、不適,個別寶寶還有噁心、嘔吐、腹瀉,有些疫苗可以出現過敏性皮疹等。

要重視的,是那些異常反應。

比如?

比如特異性反應,像繼發感染、無菌性膿腫等。精神性反應比如暈厥等,這和寶寶的精神因素、身體素質有關。

還有最常見的過敏反應,一般有過敏史的寶寶容易高發,常見有各種類型的皮疹(丘疹、斑丘疹)、蕁麻疹,少見的有過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跟疫苗相關病例的合併症倒是挺罕見的,一般由減毒活疫苗引起,還跟寶寶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有關,像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會引起一些相關病例。鑑於罕見,小南略過不提。

以及預防接種的偶合症,疫苗接種後偶合、誘發或加重其他原有的疾病,啥意思?就是接種時,寶寶處於某一疾病的潛伏期、前驅期,或某種疾病臨床症狀不明顯,接種後使某種症狀明顯或加重。

寶寶接種後媽媽要注意的事項:

除了前面小南說的留觀30分鐘,沒問題了再帶寶寶回家。

回家後呢?

接種疫苗30分鐘後再餵奶、喝溫開水。

寶寶的注射部位可能發生紅腫等都是常見的局部反應,以及個別寶寶可能出現低熱,絕大多數情況都會很快恢復,媽媽們不需要特殊處理。

但是,如果寶寶發生高熱,持續時間也比較長,或者有其他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馬上去醫院。

不過大部分寶寶都沒啥狀況,媽媽們注意接種部位清潔不要弄溼,以防感染。

接種當天寶寶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多喝溫開水、多休息、注意保暖,就差不多了。

關於寶寶疫苗接種的這篇乾貨,爸媽們可還滿意?覺得有用就記得轉發哦。小南也祝寶寶們順利接種,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上幼兒園前,醫生建議三種自費疫苗必須打,可以少省許多事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這些自費疫苗打了將會省很多事兒 1、醫生建議必須打的自費疫苗不過這三種疾病的發病率相對會低一些,所以這種疫苗,醫生並不會強制性的要求打,父母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打。
  • 什麼情況不能打疫苗?0-6歲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來了!
    以上接種時間僅供參考,不同廠家的疫苗接種時間可能有所差異。實際接種時,需考慮寶寶月齡、選擇的疫苗廠家、種類、數量以及是否可同時接種等因素,因此可能存在與上述時間安排不一致的情況,家長們需以當地接種門診醫生安排的時間為準。
  • 到了寶寶添輔食階段,兒科醫生來支招,即使過敏體質也不怕
    這表示寶寶的味覺以及咀嚼能力都發展到最高峰,在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寶寶很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家長要提前做好功課。尤其一些寶寶是過敏體質,更加要小心看護。過敏源非常狡猾,腹瀉、溼疹、咳嗽稍有不慎就會找上門來,對寶寶後期過敏性疾病增加風險。
  • 寶寶出生後6個月內,打疫苗是「必修課」,這些常識要知道
    寶寶的哭聲也把老公吵醒,老公揉揉眼睛說:「寶寶今天有什麼異常嗎?」小奕仔細回想,好像自從打完疫苗後,寶寶就一直不太好。 原來,今天下午帶孩子打疫苗時,小奕看到寶寶睡熟了,想著睡著了打疫苗會更省事,便沒有叫醒孩子,這一針直接扎了下去。
  • 疫苗再好也不是想打就打,兒科醫生:有這5種情況,能不打就不打
    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們認為,疫苗必須要接種,這樣才能夠預防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患疾病,不過家長們一定要意識到,疫苗再好也不是你想打就打的。兒科醫生建議家長們:如果孩子有這5種情況出現,疫苗能不打就別打。那麼這5種情況到底是哪些情況呢?
  • 寶寶流感疫苗打不打,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流感疫苗打不打,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11-2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兒科醫生:寶寶三歲前生病少未必是好事,相反可能說明體質差
    會上園長說,根據以往家長們的反饋,孩子剛上幼兒園的頭一年,是生病最頻繁的時候。你們猜哪些孩子上了學最容易生病?家長們一致回答,肯定是平時生病次數就多的唄。園長搖頭。說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平時很少生病的。我們面面相覷。平時很少生病,不就說明體質好,身體免疫力強嗎?經過園長的解釋,我們才恍然大悟。
  • 爸爸給四個月寶寶打耳洞,兒科醫生:給寶寶打耳洞,注意時間方法
    前些日子看到宋曉波曬出了兩個月的女兒打耳洞的照片,宋曉波的解釋是,只要消毒衛生設備齊全,注意護理,給寶寶打耳洞是不會有問題的。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關於給寶寶打耳洞的事情,有的地方在寶寶還是新生兒時就已經給寶寶打上了耳洞,但是有好多的媽媽都無法接受給寶寶打耳洞的情況。提問:新生兒適合打耳洞嗎?
  • 利敏清:寶寶過敏體質的表現 怎麼改善過敏體質?
    過敏是很常見的症狀,在我國過敏性體質人群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寶寶的過敏性體質主要是遺傳因素,不同年齡階段寶寶的過敏性體質表現也不同。一般來說,孩子的過敏症狀隨著年齡的增加常見的症狀有:溼疹、牛奶蛋白過敏、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可以說,這麼多的過敏性疾病很難短時間內痊癒且容易復發。在判斷孩子是否是過敏體質上,也有幾個方法。
  • 寶寶有這幾種禁忌症不要接種疫苗,誤打可能有生命危險
    每次有關於疫苗的話題,家長總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寶寶生了…病可以接種嗎?疫苗錯過時間了可以補接種嗎?今天就寶寶疫苗接種的禁忌症,講一下寶寶得了這些常見病,到底能不能接種疫苗。孩子食物過敏 可以接種嗎?食物過敏的孩子可以正常接種。
  • 好端端的寶寶就過敏了?嬰兒過敏皮膚幹癢怎麼辦?過敏原又是啥?
    曾經有一位媽媽在和蘇主任諮詢的時候說,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發現他的臉和腳突然發紅髮幹,甚至脫皮,而且情況還非常嚴重。於是這位媽媽就開始擔心,寶寶會不會是得了異位性皮膚炎。後來經過觀察,發現過敏原可能是蛋白質,於是立刻停止了母乳餵養,隨後寶寶的狀況有所緩解。後來再把配方奶粉換成深度水解奶粉後,寶寶的這些症狀就完全消失了,皮膚也好了。
  • 疫苗醫生建議只打免費疫苗?過來人建議:自費「2必打4建議打」
    我們有時候過度去"高大上"化疫苗醫生。其實,疫苗醫生和普通醫生一樣,水準、見識、認識、經歷等,都會不一樣。 有醫生說,這個藥,寶寶可以用。 有醫生說,這個藥,寶寶不能用。 有疫苗醫生說,這個針,寶寶不用打。
  • 寶寶打疫苗失聲痛哭,寶爸卻樂得合不攏嘴,接種疫苗需注意什麼?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各種磨難,各種疾病的困擾。比如某些傳染病,它的降臨是沒法預測的,但卻可能危害寶寶的生命或導致殘障等。因此,為了預防和抵抗這些傳染疾病對寶寶可能的困擾,我們發明了疫苗。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疫苗的普及也越來越廣,現在,接種一類疫苗已經成了每一位寶寶必經的一件事情。
  • 這幾類自費疫苗必須打,能讓娃少生病!快看你家孩子打了嗎
    不論是在後臺還是評論區,疫苗問題都是最常駐的問題(沒有之一)。其中最大的爭議點還是自費疫苗,有不少媽媽委屈巴巴的跑來問我:公費疫苗真的就不好嗎?就一定要打自費的?為什麼總是攀比?因為免費的疫苗,不論是疫苗效果和安全性都並不輸自費疫苗。具體對比看下表:簡而言之,免費的乙腦活疫苗性價比很高,我們極大部分正常的寶寶選免費的就行,自費的對免疫功能缺陷的孩子更為合適。
  • 只打免費疫苗,不打自費的,醫生一聽不管理我家寶寶了,怎麼辦?
    現在有了信息化系統,一個門診管理多少兒童,每種疫苗的接種率是多少,十幾秒就查出來了,哪個小孩遷出了,為什麼遷出?遷到何處了?都要有所記錄。每年上級部門下來查詢是也會對這些問題在進一步詢問,電話確認。如果發現造假,會給出嚴厲的批評。如果你家寶寶檔案在信息化系統上遷出了,你再去打針,醫生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再把你遷回來,麻煩的會是他。
  • 兒童疫苗接種全攻略:打預防針也有禁忌,你了解嗎?
    「醫生,我寶寶打噴嚏了,能打XX防疫針嗎?」「醫生,我寶寶哮喘,在做霧化,能按時打疫苗嗎?」「醫生,XX疫苗要另外交錢,要打嗎?」在臨床工作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確實,如今疫苗的種類很多,而每個寶寶的體質、健康狀態不盡相同,並不是每個寶寶都適合接種所有的疫苗,接種不好,甚至會出大問題!
  • 自費疫苗一針好幾百,要不要打?醫生:這不是錢的事兒!
    「我家寶寶2個月了,昨天去接種疫苗,醫生建議給寶寶打肺炎13價結合疫苗,說這種疫苗除了預防肺炎外,還能預防腦膜炎、中耳炎、敗血症等13種菌群感染。但是,打一針需要700塊錢,一共需要打4針,那就是3000塊錢,這麼貴……我該不該給孩子打?」這是一位寶媽給我發來的私信。
  • 寶寶打乙腦疫苗需要注意什麼?寶寶身體不適千萬不能打
    寶寶打乙腦疫苗需要注意什麼?先看看專家怎麼說:首先說乙腦疫苗的禁忌症,除了傳統疫苗接種的禁忌症,比如說身體要健康,不能有各種感染,不能有對疫苗組分過敏等情況之外。對於乙腦疫苗,如果說孩子有神經系統嚴重的感染,或者說進行性的腦白質營養不良等等情況,是不能接種乙腦疫苗的。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些孩子因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被醫生建議食用「特醫奶粉」,沒想到買到的卻是根本不符合嬰幼兒食品要求的「固體飲料」!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 「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
  • 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這兩種自費疫苗最好給孩子打,別捨不得花錢
    當然,不少家長只是為了讓孩子順利上學,才給孩子打疫苗的,也認為疫苗可打可不打。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很多疫苗其實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不打,未來可能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很大的風險。有些家長覺得除了免費的需要打,自費的就沒必要打了,因為醫生也沒硬性要求一定要給寶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