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檔有這樣一部電影,這應該是所有人走進影院的首選之作了,那就是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包含了五組主創人員創作的五個不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明確的與「家鄉」相關的主題,各個不同,各有千秋。對於觀眾來說,在觀看完這部電影後,你會自熱而然的為電影中的情節所感動,但是感動的情節點和共鳴可能不太一樣。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這個單元是由鄧超以及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鄧超、閆妮、苗阜、王子文主演,其中還包括了孫儷、吳京、嶽紅、王源、賈玲、嶽雲鵬等眾多演員進行了精彩的客串。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講述發生在陝西的一個關於治理毛烏素沙漠的故事,對於毛烏素沙漠大家可能並不陌生,那是位於山西省榆林市的一個被大家稱之為「駝城」的地方,之所以其有這樣的稱號,因為它本身是一座沙漠之城,從1959年以來,人們開始逐漸的大力興建防風林帶,進行了改造沙漠的大工程,而到了21世紀,已經完成了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得到了很大的進展,這也讓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
鄧超以及俞白眉兩位導演共同指導的《回鄉之路》,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的電影中用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在角色設定上的反轉效果,鄧超飾演的當地土生土長的土味十足的賣蘋果的老闆喬樹林,從電影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十分油膩,十分俗氣的形象,作為一個售賣「沙地蘋果」的經銷商,他為了可以幫助家鄉為了改變沙漠狀態,讓其成為更多的林地以及良田,在沙漠上種起了蘋果,在經過一次次失敗後,他們種植的沙地蘋果終於研發成功,而在這其中喬樹林以因此負債纍纍為蘋果尋找新的銷售出路,直到在飛機上遇到了同為母校校慶而一起回鄉的由閆妮飾演的閆飛燕,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套近乎,被調侃,不信任之後得到了完全的反轉——先抑後揚的講故事方式,讓人們一下子沉浸在苦與淚、笑與甜的複雜情感氛圍裡。
但從《回鄉之路》這個單元來看,鄧超的表演功力還是相當出色的,不難看出超哥為了這個角色應該是增肥了體重,還苦練了陝西方言,他大金鍊子大金表,西服革履公文包的形象還是十分貼切的飾演了一位土味老闆的形象的,而且塑造的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看上去令人很煩,聽上去令人很厭的那種愛吹牛,喜誇張的江湖上滿嘴跑火車的騙子形象更是拿捏十分準確。相信很多觀眾在看到鄧超出場與閆妮的對手戲的時候肯定都在感嘆,超哥真是完全顛覆了在大家心目以前的形象了,這個角色塑造還是相當成功與令人印象深刻的。
如果從喜感與淚點的要素上來說,這個單元也絕對是看點十足,當閆妮飾演的閆飛燕每每回憶起嶽紅飾演的從小教育自己,宛如親人的老師的時候,都令人感動不已。而作為回報家鄉,為家鄉實際改變生存狀態,為家鄉建設小學,為家鄉脫貧致富一直在實幹努力,奮鬥不止的喬樹林來說,他在背後做的事情,與其營造出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反差,讓大家突然覺得他瞬間變得高大威武了很多,從心底裡開始敬佩起這個土味十足,油膩無比的生意人起來。
對於《回鄉之路》的題材來說,它融入其中的對於沙漠治理的真實故事,以及讓人感動的真實治沙人物,都令這個單元的故事基礎十分牢靠,而在人物設定以及劇情延續上也特別符合《我和我的家鄉》的主題。閆飛燕從一名在家鄉備受黃沙困擾一心要飛出去的小女孩成長為了幹練十足,霸氣有範的知名帶貨女主播,她可以用自身的影響力幫助家鄉銷售蘋果,而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從一名被老師收養的孤兒變成了帶頭治理家鄉沙漠現狀,為家鄉經濟做出貢獻的企業家,他們共同營造出的「回鄉之路」不就是那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人嗎。當閆飛燕看到家鄉的美食,家鄉的景色的時候,她從內心中散發出的熱愛與回憶讓很多人有所共鳴。
可以說鄧超和俞白眉指導的這個單元《回鄉之路》的情懷很滿,細節很足,情節很實,表演很穩,鄧超所在電影中營造出的用情懷向治沙人致敬的目的一定會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感同身受。用治沙人的默默付出所鋪就的回鄉之路,雖然一路從坎坷無助與黃沙飛揚,但終將會成為良田百畝,綠樹成林般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