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0日,「熱愛•玩界大開」網易遊戲2018年度發布會上,網易正式宣布旗下和風手遊《陰陽師》確定聯動根據日本漫畫家高橋留美子創作的穿越、戀愛、冒險類漫畫作品改編的電視動畫《犬夜叉》。
繼《滑頭鬼之孫》、《怪化貓》和《鬼燈的冷徹》之後,這是《陰陽師》手遊第四次與人氣作品進行聯動。
此次的「IP聯動」引玩家質疑:「聯動式神越來越多,式神質量卻在下滑,越來越像快餐速食。聯動只是勉強維持一下熱度,但是治標不治本。」
雖然《陰陽師》遊戲本身受到了頗多詬病,但在遊戲運營上,《陰陽師》的IP運作可稱為教科書級別。根據伽馬數據的測算,「陰陽師」的IP價值達到468億元。
「IP聯動」只治標但不治本?
《《陰陽師》作為由中國網易移動遊戲公司自主研發的3D日式和風回合制RPG手遊,以《源氏物語》中古日本人鬼共處的虛構世界為背景設計,陰陽師安培晴明收集式神,擊退妖怪為故事線。
自2016年9月全平臺公測後,10月便登上了國內APP暢銷榜榜首,並連續十天位居第一。11月App Annie發布的10月全球手遊質數報告顯示,《陰陽師》一舉拿下全球遊戲ios收入榜的冠軍之位。
但是隨著泛二次元用戶的高速增長,二次元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二次元手遊的數量及細分種類也更加豐富,眾多國內遊戲廠商陸續推出二次元手遊,以及《陰陽師》自身的花費重度遊戲的時間(用遊戲愛好者的方式來說,就是太「肝」了),輕度遊戲體驗; 式神培養周期長,試錯成本很高等問題,這款昔日的霸榜之作如今已顯疲軟之勢。
所以網易從2017年便已經開始先後與《滑頭鬼之孫》、《怪化貓》以及《鬼燈的冷徹》等人氣作品進行IP聯動過,但是卻只是帶來當時一段時間的熱度。
而此次的聯動IP 《犬夜叉》更是90後群體的經典回憶。漫畫自1996年底在《周刊少年Sunday》開始連載,於2008年6月份完結。漫畫共計558話,動畫更是只有不到200集,卻有著與同期的《海賊王》、《名偵探柯南》等大體量作品一般的超高人氣。
且同為人鬼時代背景和在劇情上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此次的聯動享有網易方和一些漫迷們的超高期盼。
但是部分遊戲玩家對於此次的聯動卻不持太大的希望。有的玩家表示:「聯動式神越來越多,式神質量卻在下滑,越來越像快餐速食。聯動只是勉強維持一下熱度,但是治標不治本。」
「本次聯動是一件好事,能挽回一些流失的玩家。但是如果官方還是沿用陸生藥郎鬼燈那一套copy法,這次聯動除了刺激一波氪金(交付費用),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玩家的不看好在於「IP聯動」帶來式神的增加,並不能解決遊戲玩家「出坑」的根本問題。
《陰陽師》手遊從誕生之初就有一定詬病的聲音,隨著眾多玩家們的體驗,這些問題漸漸顯現了出來。
遊戲過程開始是不斷的給式神升級,要練滿一個六星需要到五星滿級式神,每個五星又需要四個滿級四星……,不考慮升級所要的經驗值,至少要準備350個二星普通式神。這個過程就是拿著手機不斷的刷刷刷。
有玩家吐槽到:「如果真要認真玩需要肝4個小時以上,其中至少3個半小時處於掛機等著自動打怪的狀態。」遊戲花費大量的時間,玩家卻只能得到輕度的遊戲體驗。
式神的獲得和培養都離不開一個途徑,也就是碎片的獲得。但是有時候做完任務後還是不能得到,引起玩家的心態爆炸。
另外陰陽師的式神數量非常多,帶來的卻是玩家在選擇時很迷茫,再加上式神的獲得和培養周期很長,導致試錯成本很高。
一些玩家提示到:「陰陽師要想東山再起,必須要挖掘進一步的遊戲玩法,在遊戲內容上下功夫。
若想從眾多二次元遊戲中突圍,就需要對原創IP二次元產品的品質和創新有更高的要求。
遊戲本體已經涼涼,
IP產業鏈卻還在路上
雖然《陰陽師》遊戲本身受到了頗多詬病,但在遊戲運營上,《陰陽師》的IP運作可稱為教科書級別。根據伽馬數據的測算,「陰陽師」的IP價值達到468億元。
通過故事劇情及角色人設來完成IP的世界觀架構,通過遊戲這一載體進行IP用戶的積累和口碑傳播,通過滲透文化圈層穩固IP影響力,通過多種泛娛樂衍生作品延展IP價值----《陰陽師》正從一款現象級手遊向超級IP進化。
在2017年,丁磊就曾表態:「要讓《陰陽師》經營十年、二十年」。「未來計劃」發布,展示一系列泛娛樂衍生內容的規劃後,其泡麵番、漫畫、音樂劇、TV動畫等泛娛樂項目的籌備全面啟動。
2017年10月31日,「陰陽師」與日本知名舞臺劇企劃公司奈爾可集團聯合製作2.5次元音樂劇《陰陽師》~平安繪卷~,在日本東京及中國各地總共進行了34場演出。
與此同時,《陰陽師》漫畫於2018年1月6日在網易漫畫上線獨家預告篇,上線3日點擊即達700萬,收藏破10萬,評論超過2500條。正式連載於1月12日開啟,時至今日官方漫畫點擊量已然超過4億。
其泡麵番《陰陽師·平安無語》在b站也是達到了562.8萬的總播放量,引起88.2萬人追劇。
踏入2018年,網易又推出了文化欄目《京都放映町》匯聚了眾多ACG人氣歌手、COSER、舞見大神的節目,將基於遊戲基礎所衍生的話題、趣聞以鬥技、表演等形式進行二次包裝,並通過電臺、直播等全新的載體加以傳播,引為極強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在眾多年輕玩家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2017年年初,《陰陽師》舉辦年度式神總決選中,一眾知名COSER化身為選舉中的人氣角色,為《男人裝》雜誌拍攝時尚特刊封面。此後,《陰陽師》便開始了讓人目不暇接跨界動作。先後與歐萊雅、農夫山泉、華為榮耀手機、肯德基、必勝客等多個品牌進行合作。
冬奧會期間,《陰陽師》「雪女」成為寶潔首位二次元品牌大使;春櫻對決期間,聯合近二十個品牌為不同式神應援....
這些跨界合作營銷,幫助《陰陽師》迅速切入年輕人的不同生活場景,將《陰陽師》文化和年輕人的生活成功地結合起來,且為更多人所知。
開放了熱門式神的相關資源下載,將IP打造的思路從網易「自建」變成玩家「共建」。
從本質上來說,這種「共建」正是一種參與經濟。二次元群體從骨子裡愛好同人創作,這本來就是一種帶著基因性的自發參與,而通過《陰陽師》的資源開放,這種參與性將朝著規範和有序化發展。而陰陽師玩家也完成了從一個單純的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角色轉變。
由於可以拿到現成美術資源,玩家在創作方面將更加得心應手,更降低了創作的門檻並且,而每個玩家從不同角度去豐富陰陽師文化,可以讓陰陽師這個IP的內涵變得更加飽滿。
從周邊產品的情況來看,《陰陽師》在構建IP生態的道路上已經跨出了一大步,是否能夠最終進化成「超級IP」,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求主筆、記者、實習記者各一枚。
歡迎在校實習生,畢業後可推薦文娛業知名公司。
周末特刊| 拯救90後
2018過半影視公司暫未上A股?博納就位,檸萌鼓
《上癮》到《魔道祖師》,「同人」竟然成為消費品?
左手IP,右手AI,消費升級下怎樣玩出大花樣?
騰訊可以沒有夢想,但動畫電影不行
馬化騰張一鳴朋友圈開撕,騰訊今日頭條誰動誰奶酪
「跨界熱」下的冷思考,華麗轉身還是鎩羽而歸?
加讀者群/轉載/合作/應聘
請聯繫微信niu561961
介紹小娛兒的好基友「麻辣鏈經」給你認識, ID:malali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