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香港配音演員、歌手、電影及電視劇演員譚炳文因肺癌去世,享年86歲。
據媒體報導,譚炳文今年6月才發現肺癌,雖然積極到醫院治療,但癌細胞仍是急速擴散,最終不治離世。
譚炳文
譚炳文是香港配音界的泰鬥,有「配音王」之稱。
他曾為《包青天》《水滸傳》《藍精靈》《聖鬥士星矢》《龍珠》等多部影視劇、動畫作品獻聲,尤其是在電視劇《包青天》中對包拯一角的精彩演繹,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於一個經濟能力尚可、擁有優越醫療資源的人來說,從發現癌症到去世僅3月,顯然,他欠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為何癌症一發現多是中晚期?
那是因為,人們往往會忽視掉癌症的早期信號,甚至把它們當做是小毛病,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所謂「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癌症同樣遵循這個道理。
所以說,疾病治療,講究早診早治,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千萬別忽視!
不明原因反覆發熱: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
不明原因的消瘦: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出現消瘦。
持續疼痛:如身體某一部位持續疼痛,且普通止痛藥無效。
無痛感淋巴結腫大: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需應當心淋巴瘤。
頑固性全身瘙癢:癢與內臟惡性腫瘤關係密切,3%-47%的全身性瘙癢患者發現存在內臟腫瘤。
身體腫塊:出現位置固定、邊界不清晰的腫塊很可能是惡性腫瘤的信號。
黑痣發生變化:身上的黑痣如果出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直徑較大、局部隆起等現象,需要小心黑色素瘤。
異常出血:痰中帶血、便血、無痛尿血、皮贅出血及女性非月經期間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都有可能是癌症信號。
常見的癌症名片要牢記
1 肺癌的信號
大多數早期肺癌患者會出現以乾咳為主的咳嗽,特別是老菸民,遇到冷空氣、刺激性氣味等,都可引起陣發性乾咳,有時咳嗽較為激烈,一時難以恢復正常。
而夜間咳嗽、突然咯血、痰中帶血也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此外,臨床上肺癌多會發生鎖骨上窩轉移,使人的右鎖骨凹陷處出現腫塊。
2 胃癌的信號
胃脹痛是胃癌早期和進展期可能被輕易忽略的信號。
其特點是以脹為主的隱痛,飯後脹痛加重,不容易緩解,持續性加重,且沒有規律。
如果腫瘤發生在幽門,食物排空受阻,就會引起長時間嘔吐,嘔吐物常為隔夜或隔天的宿食。
3 結直腸癌的信號
腸癌患者近期排便習慣會發生明顯變化,比如:排便次數增多,或突然出現血便,排便疼痛,甚至有排不淨的感覺。
與此同時,這類人放屁次數或許會突然增多,屁臭劇烈。
另有50%左右的患者可能在按揉腹部時發現質地較硬、形狀不規則的腫塊。
4 肝癌的信號
肝臟是「啞巴器官」,它沒有痛神經,即便70%的肝已經受傷,剩餘的30%依舊可以照常工作,直到突破極限值,才會感覺到肝區疼痛,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因此,如果發現牙齦或鼻腔出血量大,流血不止,很可能是肝癌信號,要重視。
此外,平躺在床上,雙腿微曲,深呼吸,用手摸右側肋骨的下緣,若能明確摸到肝臟且伴有疼痛,可能預示肝癌晚期。
5 乳腺癌的信號
乳腺癌出現是,最明顯的信號就是乳房腫塊: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按壓整個乳房周圍,摸到硌手的地方,可能就是腫塊。
如果腫塊較硬、邊界不清、難以推動,可能是乳腺癌。
尤其是45歲以上女性出現單側血色或咖啡色溢液,則更要警惕,應及時就醫。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陳露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