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的 CHANEL 新季發布大家都看了嗎?
這一季以電影為主題,在巴黎的大皇宮裡搭出了一個好萊塢。
鵝娘在找資料的時候發現,已故設計師 Karl Lagerfeld 才是一個真正的 「大影迷」!不僅到處給人安利自己喜歡的片單,還親自執導過多部 CHANEL 電影。
關於 Karl Lagerfeld,他的身上總是圍繞著太多頭銜,攝影師、插圖畫家、話題製造者…但最為人熟知的身份還是設計師。
大部分人都是通過一場場 Chanel 時裝秀,認識了這位偉大的時裝設計師。
也有人因為 Chanel、Fendi 的廣告大片,得知 Karl Lagerfeld 還有個攝影師的身份(自1987年起,Chanel、Fendi、KARL LAGERFELD每一季的廣告大片都由Karl Lagerfeld親自拍攝)。
Chanel Campaign by Karl Lagerfeld
Fendi Campaign by Karl Lagerfeld
或是通過紀錄片《時尚大帝》、《遇見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以及 Karl Lagerfeld 在《九月刊》等影片中的出鏡,了解到他在時尚圈中的江湖地位。
紀錄片《時尚大帝》中,記錄了 Karl Lagerfeld 為模特拍照的畫面
Karl Lagerfeld 在紀錄片《九月刊》中的 「客串」
而且大家應該都知道老佛爺曾經為了穿上 Hedi Slimane 設計的超瘦剪裁 Dior Homme 西裝,在 13 周內成功減掉近 100 磅 (約合60公斤) 體重的事跡吧!
他順便跟醫生一起出了本名為《The Karl Lagerfeld Diet》的減肥書,這本書也是 Karl Lagerfeld 「作家」 生涯中最賣座的一本。
你沒看錯,Karl Lagerfeld 還是一位作家,不僅出版過減肥書,還出過好幾本攝影集,甚至在 2014 年推出了報紙《The Karl Daily》。內容主要是分享自己和時尚圈的有趣故事,愛貓 Choupette 偶爾會以客座編輯的身份登場。
這份報紙有英法、英德、英中三個雙語版本,但只送不賣。是不是超任性?
The Karl Daily首頁的插畫也是Karl Lagerfeld親自創作的
這一切只是因為 Karl Lagerfeld 愛書成 「痴」。
他在巴黎第七區裡爾街 7 號開了一家名為 7L 的書店,專門收藏時裝、攝影、設計和建築類書籍,並提供大量藝術方面的專著供有同好的讀者選擇。
鵝娘嚴重懷疑,老佛爺是因為家中藏書太多放不下,乾脆開一間書店,可以盡情收集自己喜歡的書籍。
他在紀錄片《時尚大帝》就透露過家中驚人的藏書。2016 年接受 Unique MCA 採訪時提到他的家分為兩套宅邸,一套用於生活與待客,另一套是工作室兼做書房,裡面從地板到天花板密密麻麻擺滿了精裝書、唱片和影集。
工作之餘,老佛爺也喜歡待在這裡閱讀、繪畫、聽音樂,或是大量觀影,從中獲取設計靈感。
事實上,老佛爺對電影的熱愛一點兒也不輸書籍。但與時尚圈裡的許多設計師 (比如Miuccia Prada) 選擇與知名導演合作短片不同的是,老佛爺更傾向於親自執導。
今天,鵝娘就想認真跟大家聊聊 Karl Lagerfeld 的另一重身份:電影導演。
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Karl Lagerfeld 和昆汀一樣是位十足的影迷。
他曾在 VOGUE PARIS 上分享過最愛的七部影片,尤其偏愛歐洲早期的藝術電影,可以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天堂的孩子》
Les enfants du paradis (1945)
《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
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1945)
「我喜歡上了瑪麗亞·卡薩雷斯在《布洛涅公爵夫人》中的魅力,因為她很像我,喜歡無傷大雅的報復行為。」
《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1920)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之作。尤其值得時尚迷注意的是本片的美工,故事發生的小鎮風貌全部是由三位狂飆派畫家直接畫在布景上構成,極具美學價值。
「我認為《小島驚魂》是當代電影界最好的電影之一,無疑也是 Nicole Kidman 最偉大的角色。」
影片上映三年後,Nicole Kidman 成為 Chanel 最經典的 No.5 香水代言人。
《無情的女人》
L'inhumaine (1924)
「還有 Marcel l'Herbier 的《無情的女人》,我有他的原版水彩模型。另外,我還是德國無聲電影方面的行家。我很喜歡這類電影,每個畫面都是一張大片。」
「我認為 Brigitte Helm 的第一部電影《大都會》,如今看來仍然很摩登。」
《科斯塔·柏林的故事》
Gösta Berlings saga (1924)
「我對上世紀 20 年代的瑞典電影很著迷。尤其是 Mauritz Stiller 執導的《科斯塔·柏林的故事》——冰上葬禮是一個真正壯麗的場景。」
而這些獨立電影帶來的視覺與藝術靈感,都有可能融入到 Karl Lagerfeld 的設計中。
比如,他曾在 Chanel 2011 春夏秀場中,致敬法國新浪潮導演 Alain Resnais 的《去年在馬裡昂巴德》。在巴黎大皇宮內,構築了一個空曠的黑白色調的法式花園,穿著黑色禮服的模特在期間行走。
甚至在服裝風格與廣告大片的拍攝中,也能找到影片對 Karl Lagerfeld 的影響。
在 Chanel 2013 秋冬高級定製秀上,Karl Lagerfeld 帶領大家 「進入」 Fritz Lang 的《大都會》,在破敗的未來新世界裡,構築全新的時尚。
「我的一生都是 Fritz Lang 時刻,在從舊世界到新世界的路上,時尚是這趟旅行的唯一途徑。」
有意思的是,作為一位時裝設計師,Karl Lagerfeld 還經常以 「本人」 身份出現在其他時尚圈人士的紀錄片中。
除了前文提到的 Anna Wintour 及美版《Vogue》團隊為主題的紀錄片《九月刊》,還有一部以法國版《Vogue》前主編及《Harper's BAZAAR》全球時尚總監 Carine Roitfeld 為主角的影片《C小姐》,同樣有 Karl 的出鏡。
Karl Lagerfeld 出現在紀錄片《C小姐》
Netflix 在 2018 年推出了系列紀錄片《事前七日》,其中有一集記錄了 Chanel 工坊如何完成一場時裝秀的全過程。
作為藝術總監的 Karl Lagerfeld 自然有不少出鏡的畫面,也讓大家了解到他在工作中是個極其嚴苛的細節控。
不過,這些「客串」其實都是 Karl Lagerfeld 作為設計師本人的真實模樣。
誰也不會想到,老佛爺真正的大熒幕初演是 Andy Warhol 在 1973 年上映的長片《愛情》,他在當中飾演一位德國貴族。
老佛爺對這次拍攝顯然並不滿意,多年之後被記者問起,他還憤憤地表示:「這是最孩子氣的一次電影拍攝。」
多年之後,Karl Lagerfeld也開始當起導演,並親自執導了多部 Chanel 時裝電影。
《香奈兒:巴黎-莫斯科》
CHANEL PARIS - MOSCOU
2008 年上映的十分鐘黑白默片《香奈兒:巴黎-莫斯科》,是老佛爺的導演處女作。
這部短片以 Coco Chanel 女士在 1913-1923 年間與狄米崔大公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採用老佛爺偏愛的德國無聲電影的拍攝方式,將我們的視線拉回到 1920 年代的摩登巴黎。
《巴黎-上海:幻想曲》
Paris - Shanghai a fantasy
為了配合 2009 年在黃浦江邊舉辦的 Chanel Paris-Shanghai 2020 早秋高級成衣秀,當導演 「上癮」 的 Karl Lagerfeld 又推出了一部以中國為主題的影片《巴黎-上海:幻想曲》。
片中,他藉由 Coco Chanel 的夢境,閃回到60 年代、40 年代、30 年代、20 年代的上海,最後從宮廷中醒來。
儘管 Freja Beha Erichsen 的小兵造型很可愛,但鵝娘覺得無論從劇情和表現方式,這部短片都很難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只能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風吧。
《一個童話故事》
The Tale of a Fairy
2011 年,Karl Lagerfeld 為 Chanel 2012 早春度假系列拍攝了短片《The Tale of a Fairy》。
仍然是以夢境為主題,超模 Kristen McMenamy、Anna Mouglalis 與 Freja Beha Erichsen 在一座海邊度假莊園裡,上演了一場關於嫉妒與愛的故事。
悄悄透露下,Freja 在裡面扮演一位小仙女。
時尚短片《The Tale of a Fairy》劇照
《我的新朋友:BOY》
My New Friend Boy
愛 Boy 手袋的男孩女孩看過來!
2012 年,為推廣全新上市的 Chanel Boy 系列手袋,Karl Lagerfeld 邀請英國搖滾女孩 Alice Dellal 出演全新短片《My New Friend Boy》,分享她與 Boy 手袋的時髦日常。
濃烈的色彩,跳躍的剪輯,還有酷酷的搖滾少女,我們愛的 Chanel 不止是優雅淑女的最愛,也能讓年輕有趣的酷人一眼愛上。
一間私人影院的入口,男性被拒之門外,只有女性被允許入內…
在 Chanel 2013 秋冬系列短片中,老佛爺客串當起了講解員,為陸續入場的 Cara Delevingne、Lindsey Wixson 等超模講解即將放映的電影。
最後放的是什麼電影不重要,這群穿著 Chanel 當季時裝的女孩才是主角!
中國超模奚夢瑤、雎曉雯也有出鏡,小明同學還給了特寫鏡頭哦!
2013 年,Chanel 2014 早春度假系列秀首次移師新加坡,同時為了慶祝 Gabrielle Coco Chanel 在法國杜維埃小鎮開設第一間專賣店 100 周年,藝術總監 Karl Lagerfeld 專門編劇並執導了這部講述 Chanel 女士在 1910 年代生活的微電影。
這部影片由 Keira Knightley 出演 Chanel 女士,女演員 Clotilde Hesme、超模 Stella Tennant、Lindsey Wixon、Caroline de Maigret 等都在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3 年 12 月推出的短片《The Return》,則向我們展現了 Coco Chanel 女士在 1954 年重返巴黎時尚界的情景。
Karl Lagerfeld 在巴黎近郊重新搭建了 Chanel 位於康朋街的沙龍及工作室,邀請卓別林之女 Geraldine Chaplin 演繹 Chanel 女士,其他卡司則包括超模 Anna Mouglalis、Kati Nescher 等。
2014 年,Chanel 「巴黎 - 薩爾茨堡」高級手工坊系列發布,Karl Lagerfeld 為此創作的影片《重生》也同步上線。
該片以 1950 年代的奧匈帝國為背景,講述了 Chanel 女士在 1954 年前往奧地利薩爾斯堡旅遊時,受到酒店門童制服的啟發,進而設計出 Chanel 經典外套的故事。
卓別林之女 Geraldine Chaplin 繼續出演 Chanel 女士一角,超模 Cara Delevingne 化身茜茜公主,與 「菲董」 Pharrell Williams 有精彩的對手戲。
最後推薦的這部,是 Karl Lagerfeld 在 2015 年底在義大利羅馬電影城、作為 Chanel 2015/16 「巴黎-羅馬」高級手工坊系列秀的先導片發布的微電影《曾經,永遠》。
Kristen Stewart 和 Geraldine Chaplin 擔任主角,分別詮釋在紀錄片中扮演不同年齡的 Coco Chanel 女士的女演員,從戲服試裝、腳本討論到試鏡環節的幕後故事,可以稱得上是一出 「戲中戲」。
這也是 Kristen Stewart 首次扮演 Coco Chanel,老佛爺對她的評價是:「她能夠演出香奈兒女士的神韻。」
聊了這麼多,最後問一句:
你最喜歡 Karl Lagerfeld 的哪支電影?
說說你的見解,或是點 「在看」 分享給時髦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