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另一半犯錯了,你會原諒他幾次?
《原諒他77次》
這部電影由香港導演邱禮濤執導,蔡卓妍(阿Sa)、周柏豪主演,
同時也是蔡卓妍主動勸說老闆投資,
她擔任該片的製片人,影片以倒敘和插敘的方式,展現了女主角Eva和其男友Adam在一起長達10年的一段感情生活。
談及為什麼投資這部電影,她說:本片的故事特別打動她,在女主身上她看到了自己情感世界裡的影子,找到了共鳴。
影片中Eva與Adam在十年戀愛期間發生的所有大大小小事,
是每一對普通情侶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換句話說,這就是現實生活裡由無數個Eva與Adam組成的故事。
本片作為一部現實主義愛情片,探討了情侶間原諒的底線,所以,電影一開始就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最多能原諒男友多少次?
有人說,只要是踩到底線,一次就拜拜,但也有人說,情侶間相處少不了磕磕絆絆,沒辦法用數量衡量。
該片則給出了一個精確的數字:77次。
阿嬌飾演的女店主Eva給出的解釋是:7次太少,70個7次又太多,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給人傷害77次。
於是,Eva買了這本一個「原諒他77次」的記錄本,
記錄男友Adam傷害她的次數。
每次的傷害,在男生看來,不足為奇,
但對女生來說,卻在一點一點消磨她的耐心。
當筆記本寫滿了不能讓她忍受的77件事後,
Eva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兩人的住處。
影片的開頭就是兩人沒有任何交流的吃過晚飯,
女主Eva在寫著如日記般的東西,男主Adam看著手機。
如同每一對同居的情侶之間平淡無奇的生活。
當鏡頭切換到兩人入睡的畫面時,
女生躲在被窩哭泣,男生背對著毫無發覺,儘管同一張床,但兩人之間的距離卻是拉得如此遙遠。
影片從這開始展開。
第二天男生如往常一樣約一堆朋友來家中看球賽,
朋友想吃宵夜時才想起Eva,
而直到晚上Adam才發現原來她一早便已清空衣櫃離開。
究竟是什麼讓女生放棄這段長達十年的感情,悄無聲息的離開?在那次Adam和她約好看電影的晚上卻遲到時買下的《原諒他77次》的筆記本裡,她已經記錄了77次:他與她約會總因各種原因遲到,明明知道她最討厭別人遲到,但他看球賽時卻從未遲到過;他與她在一起總看著手機無端發笑,
喊他都沒有答應,其實是在和其他女生聊天;
他不記得戀愛周年紀念日,儘管她並不奢求製造浪漫驚喜;最後一頁,他沒做安全措施,以為還在安全期,但她的生理期已過去一個禮拜,他只是說:「有咯就結婚咯」。
他忘了,他自己還像個小孩。
結果只是她一個人去到醫院,在麻醉的作用下將手術臺上方的燈光看成旋轉木馬而流淚。
但這最後一頁,Eva撕去了。
Eva和男友相識於大學期間,兩人在一起已經9年。
在父母的逼迫下,男友大學主修法律,
畢業後,父親安排他進入律師事務所工作,
但他心不在此,工作三心二意。
有一天回到家和女友正在纏綿的時候,
突然通知Eva:我辭去了律師事務所的工作。
如果他單身,無牽無掛,想怎麼任性辭職都沒關係,但他有個一直關心他、疼愛他的女友,但還是這麼一聲不吭的辭去工作。
那麼,和她在一起9年的女友,在他心裡是怎樣一種存在呢?
就這麼不重要?連商量一下都不值得?
對於男友這樣換工作如換衣服般頻繁的態度,Eva無奈又無語,她只好扭過去頭,以吵架結束這次的爭論。
但是幼稚如男友,他完全沒意識到,此時兩人的隔閡已經在逐漸拉寬。
兩人分崩離析,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他永遠像小孩子一樣,缺乏自律又不懂得珍惜。
在和Eva談戀愛同居期間,男友的facebook群組熱鬧紛呈,男的約喝酒,女的發曖昧簡訊。
同居期間,不知道男友有多少次醉的不省人事,需要人攙扶才能回到住處,可是每一次,Eva都毫無怨言,一次又一次的悉心照顧他。
而他似乎也習慣了這樣體貼入微的照顧,從來沒想過改變自己。
某天,Adam又醉的被兩個朋友抬回了家,只是那天夜裡,Eva的父親在醫院去世了,接到電話她焦慮不已,但男友卻躺在沙發上如死屍一般。
在祭祀典禮上,Eva的母親泣不成聲,她的閨蜜輕聲安慰她母親。
此時站在臺上的Eva同樣需要溫暖可靠的肩膀讓她靠一靠,但男友Adam在幹嘛呢?他只是冷漠地看著這一切,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對她說。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非常想為Eva打抱不平。
約會遲到可以忍,旅行時吵架可以遷就,不記得紀念日可以原諒,
但在她最需要依靠的時候,男友都可以冷眼旁觀,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她一人承擔。
請問這都不和他分手,還準備留著過年嗎?
為什麼Eva一直容忍男朋友,捨不得分手呢?
她太心軟,太在乎,太能忍了,每次和男友鬧矛盾,發生誤會,她都原諒他。
她也很少和男友溝通,告訴這就是她的底線,以後請不要再觸碰。
她不說,男友不問;她在成長,而男友還在繼續幼稚;
她在心裡設防線,男友卻渾然不知。
試問,兩人一直這樣表麵粉飾太平,難道不就是自欺欺人嗎?
在片中,兩人一起去看望Eva的父母,男友和她爸爸一見面就互掐,甚至爭吵。
表面上她輕言歡笑,餐桌下面她卻一直用腳踢男友,試圖讓他閉嘴,一頓飯下來,男友的小腿處讓她踢得青紅。
兩人回到家後,Eva還是一味地遷就男友,還給他揉被踢的地方,甚至輕聲輕語地詢問他:要不要給他抹跌打酒?
看到我們不禁想:Eva是不是愛的太過卑微呢?
你說她的愛卑微吧,她能在原諒了77次後帥氣的轉身離開;
你說她不卑微吧,但每次都無條件的遷就男友,即使知道男友聊騷別的女人,她也可以當做不知。
《那些年我們一起你追的女孩》裡面說: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同齡的女孩子永遠比男孩子成熟,而就是這種成熟往往讓男孩子招架不住。
本片中Eva和男友恰恰就是這種狀況。
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後,Eva成為香港頂尖離婚律師的徒弟,而男友還是渾渾噩噩、吊兒郎當地面對生活,工作想乾乾,不想幹就辭職。
Eva本來可以甩掉男友,尋找能夠疼愛自己一輩子的那個人,
但她明明知道男友幼稚、愛玩又有點渣,但依然選擇和他在一起。
或許她是放不下兩人多年的感情,但男友可能是因為依賴她,
他曾經說:如果不是她,自己根本堅持不到大學畢業。
在二人分手後,Adam參加女學員的生日聚會,他喝多了,與女學員發生了關係,就這樣無縫銜接,女學員成為了Adam的新女友。在女學員到洗手間摘隱形眼鏡時,發現了那本筆記,女學員偷偷將筆記看完,又偷偷將它和一些本應該寄給Eva的信放在同一個信封。不巧的是,最後Adam還是看到了,他翻看了每一頁,看著自己的每一次對Eva的傷害,當然第77次他並沒有看到。其實就像Eva故意把它扔在洗手間一樣,最後一頁被撕下,是一種預示,她沒有真正離開,她還是會原諒。看完筆記後的Adam出現在Eva好友的婚禮現場,偷偷準備驚喜,把十年間兩人相愛的點滴放在大螢屏上,同時向Eva請求最後一次的原諒。那一刻,Eva自然是被感動,不止是她,還有更多像Eva一樣的女生,都會認為所有的原諒都是值得的,就在那一刻。影片的最後是一個開放式結局,沒有說他們和好,也沒有說他們分開。Eva拿著筆記本衝出門,走到門口的電線柱時,高跟鞋絆到腳,她把高跟鞋脫下過馬路,那本筆記本也被她扔進了路邊垃圾桶。電影中描述的場景過於真實,真實到其實就是每個女生從愛到不愛的狀態,真實到我可以把自己代入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電影裡女主角有一句臺詞,她說:「其實離開真的很難,尤其當原諒他已經成為了習慣。」
大多數女孩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心軟。
一旦對方哭著下跪來求自己,看到對方痛哭流涕的樣子,女孩子往往不忍心自己心愛的男人這麼痛苦,就會馬上原諒。
在他們保證不犯之後,他們還會給出新的更好的承諾,讓女孩子們輕信,女孩就容易想起他的好,結果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正因如此,每個女生都需要一個小本本,用來記錄感情中的是非得失,也用來提醒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要輕易被衝昏了頭腦,讓自己在感情中受到無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