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昇又來了!
9月10日,丁太昇對《樂隊的夏天》劉維的評價,讓他登頂熱搜。
評價劉維「本場最差」、「最爛的表演」、「爛綜藝咖」,是娛樂圈的「綜藝混子」。
如今在央視中秋晚會,這樣一臺合家歡的節目,丁太昇又出現了。
當然顯然這一次他不是主動的,丁太昇說道是收到了網友的提醒,想要讓他點評一下薩頂頂和周深演唱的《左手指月》。
丁太昇也二話沒說,開始評價了起來。
在微博中,丁太昇總結了這首歌的四個特點。
01.《左手指月》很無聊,裝神弄鬼,和聲進行也夠俗
02.兩位歌手都太過用力,周深很吃虧,因為要配合薩頂頂高音,所以必須極力唱高音。
03.薩頂頂從發音到表情,一如既往地矯揉造作;
04.《左手指月》是一首很典型的雜技型歌曲,丁太昇將其比喻為胸口碎大石的表演,毫無美感。
面對這樣的評價,網友熱議紛紛。
當然從評價道,可以看出丁太昇對薩頂頂的評價從未改變過,倒是有所心疼周深。
丁太昇對薩頂頂的不友好,由來已久。
在之前的《天賜的聲音》裡,丁太昇就公開指責過薩頂頂,認為她太僵硬、矯揉造作。
當然對於一場比賽來說,這樣的評價無可厚非。
可是如今到了一臺全家歡的晚會中,丁太昇依然追著不放,似乎也太過苛刻。
當然對於樂評人來說,嚴苛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他是從專業的角度去評判的,並不夾雜任何私人感情。
隨後丁太昇面對網上的熱議,也回應道:
「音樂的好絕不該是(唱得)更高、(彈得)更快、(力度)更強,音樂不該淪為雜技,雜技型歌曲不該成為這個時代如此明目張胆的寫照。」
是的,音樂確實不應該是(唱得)更高、(彈得)更快、(力度)更強,當然現實中,這些也並沒有成為音樂評判的唯一標準。
如果說「陽春白雪」是音樂的特點的話,那麼「下裡巴人」同樣也是音樂的特點。
因為作為一種藝術來說,不應該被扣上特有的帽子。
音樂同屬於藝術範疇,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有著不同的受眾群體。
有「陽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裡巴人」的通俗。
單單一臺晚會,一首歌曲不足以被如此濃墨重彩大張旗鼓的聲討,指責其神秘「雜技性歌曲」之類,至於說的「如此明目張胆的寫照」,無疑是其一家之言。
作為樂評人,不可否認其對音樂追求上的高深,嚴格,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不過是自我內心的一種認知。
正如電影一樣,有文藝片,也有商業大片,它們都有各自的和價值和意義。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一樣。
至於薩頂頂的矯揉造作,周深的吃虧,對於其二人來說,或許根本沒有想過太多,只是想要在中秋晚會上,帶給大家一場視聽盛宴,共度佳節。
過於主觀的表達未必能夠贏得認同,而脫離了大眾未必就是好的。
當然,我們尊重每一個人專業人士的評判,但是不能否認那些表演者們的用心和誠意。
薩頂頂個人簡介:
曾獲得過第9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銀獎;
第6屆中國金唱片獎通俗類最佳專輯獎;
英國BBC世界音樂大獎亞太地區最佳音樂人獎;
CCTV風雲音樂環球紅歌盛典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大獎 ;
獲得華鼎獎亞洲最受歡迎歌唱女演員獎;
第8屆中國金唱片獎數位音樂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