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形容高中生說,他們看起來很有「少年感」「少女感」嗎?
類似話術,顯然不是為十七八歲正當少年的人們而生的。
我們總是對年齡感到焦慮,但是從青春變成熟再接著老去,同樣是一種偉大的過程。
01
有關「少女感」的討論屢見不鮮。
這兩天,陶虹因為超長待機的顏值登上熱搜。飽滿的臉、深深的眼窩、明亮的雙眼,看著48歲的陶虹,小e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詞竟是「嬌憨」。
這狀態,誰看了能不慕呢?
如果說陶虹是天然地維持著少女感,那麼許多明星為了少女感,付出不少努力。
雖然並沒有一項規定說女人多少歲以後,就必須變成什麼面貌。但是在楊冪baby等女星身上,我們總能看到幾分艱難——渴盼永葆青春,無奈力不從心。
如果說女性追求一種「少女感」,那麼對男性而言,最高的褒獎,莫過於「少年感」。
少年感又是什麼呢?
02
小e從幾個典型的吃少年感紅利的明星來講。
許多女生自曝擇偶標準時,都會說希望對方有少年感。然後問起具體的標準,她們只說得出大概:「就像劉昊然白敬亭那樣子的。」
90後看著長大的TF boys,現在也一躍成為00後、05後的「老公人選」。
不能繞開的還有當紅辣子雞肖戰,相信許多人入坑都是從這張動圖開始。乾淨、清爽,矯情一點來說,是夏天的味道。
雖然在娛樂圈堪稱「高齡」,但肖戰靠著少年感順利爆紅,不得不說,我們的審美對於這種風格的接受度,高得出奇。
熱衷吃瓜的小e,最近卻聽到許多負面聲音,基本集中在他前兩天的80年代disco表演中,最典型的就是這一幕。
都說美而不自知才最迷人,對於男性而言,當他發現某一點善加利用就是契機時,我想離最初那味兒也就越來越遠。
但這用不著批評指責,因為「少年感」「少女感」這種東西,對於明星而言,本就是一種人設、一種紅利,圖個雙方樂呵而已。
03
知乎網友對於「少年感」的定義,其中有一條令小e特別驚豔——「王勃的《滕王閣序》就特別有少年感。」
王勃寫景,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寫宇宙觀,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寫壯志未酬,是「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寫志氣,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少年感是一種不屈和熱血,固執和天真,新奇和探索。它隨著閱歷增多,越加難以保持。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艱難的歲月,苦於整個世界與理想背道而馳,有埋怨,有哀傷,但是永遠沒有失去希望與鬥志。
當需要用表象來維持「少年感」時,楊冪baby的「少女感」困境就會再度重演。
這種屬於年輕的氣味,本就是從內而外的狀態,更多偏向於內心和精神,僅僅是用外在打扮、表情管理去界定,實在太小覷這門玄學的難度。
一個人在青春少艾時,初生牛犢不怕虎;二十來歲時,對人間疾苦稍有了解;三十多歲,身上壓力變沉重,收斂氣性;四五十歲,逐漸平和走向沉穩……
永葆青春人人都嚮往,但是自然的成熟和老去,同樣是一種優雅。
我們總是在吹噓年輕,忽視了成長的底蘊。少年感和少女感變成了紅利,回溯源頭,它們又何時屬於青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