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首爾12月10日電 題:韓國法檢「互鬥」權力機關或現重大調整
韓國法檢矛盾激化,司法改革站上十字路口,直指權力機關調整。
「秋尹之爭」掀全國「檢亂」
12月10日,韓國法務部長官秋美愛提請處罰檢察總長尹錫悅而舉行檢察懲戒委員會會議,這是韓國史上首次出現該情況。
此前11月底,秋美愛命令尹錫悅停職,引發全國檢察機關集體抗議,被媒體稱為「檢亂」。
隨後,尹錫悅向法院申請中止執行停職命令,對秋美愛提起行政訴訟。12月1日,首爾行政法院叫停停職令。但法務部不服判決,提出抗告。
雙方矛盾早現端倪。今年1月,秋美愛新任法務部長官不到一周,調動32名檢察長級別官員,尹錫悅大批「心腹」被換。
此後,檢方就秋美愛兒子服兵役涉嫌「休假特惠」、家屬涉嫌捲入金融詐騙等進行調查;在野黨向國會提交秋美愛彈劾案,後被駁回。秋美愛斥責「歪曲事實」,堅稱「絕不辭職,將司法改革進行到底」。
隨著「秋尹之爭」升級,法檢矛盾大爆發。
法務部稱,檢方「濫用檢察權」,尹錫悅獲得在野黨、檢方人士舞弊等情況後,未徹底調查,疑似與保守派媒體勾結;檢方還非法收集法官個人信息等,屬於「非法稽查行為」。11月,法務部提出對尹錫悅進行當面監察調查。
對此,大檢察廳抗議、拒絕配合,要求法務部「以書面形式提出充分理由」才能對尹錫悅當面調查。尹錫悅公開稱,檢察總長不是法務部長的下屬。
法檢對峙司法改革步履維艱
法檢矛盾直指司法體制改革。韓國檢察系統有「最強權力中心」之稱。雖然檢察廳隸屬法務部,但實際運作中,以檢察總長為首,擁有絕對獨立性,壟斷調查權、公訴權等。韓國實行檢察引導偵查制度,警察辦案也須通過檢方審查。
多年來,韓國檢方屢遭詬病「權力過大」。韓國總統文在寅上臺後,力推檢察改革。他稱:「現有制度讓檢察官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去年秋天,「改革派」曹國上任法務部長官後,被保守派強烈攻擊,就任僅35天便辭職。今年初,執政黨「元老」秋美愛就職後,加速改革。
1月,在最大在野黨「集體抗議」缺席情況下,國會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檢察廳法修正案》,取消檢方對警方偵查活動指揮權。
7月,韓國法務部發布改革方案,建議取消檢察總長對具體案件的調查指揮權;並建議修訂《檢察廳法》,更改「法務部長官任命檢察官時需聽取檢察總長意見」相關法條。
「秋尹之爭」日趨白熱化時,韓國執政黨12月推進修訂《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法》《警察廳法》等,大幅削弱檢方調查權等。
權力機關或現重大調整
此次改革或將推動韓國權力機關調整重組。
《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法》修訂最引人關注,擬建立獨立於檢察廳的公調處,專職調查高級官員瀆職犯罪等。這意味著,韓國將成立全新的監察機構和權力機關,從制度上制衡壟斷公訴權的檢方。
在「削弱檢方權力」同時,修訂《警察廳法》等法案,還將根本上改變警檢關係——警察從接受檢方指揮,變成擁有部分調查權。
對此,韓國輿論各持己見。
《韓民族日報》發表評論稱,檢察改革將結束檢方權力過大時代,不再任由檢方隨心所欲介入民主政治進程,切斷「永生權力」介入政治。
也有擔憂此舉將催生新的「壟斷機關」,如《東亞日報》稱,調查高官的公調處一旦成立,若該機關只顧著看有權任命者的眼色,那麼「監督活著的權力」的立法宗旨只能褪色。
但執政黨改革決心堅定。文在寅日前表態,將克服一切困難推進權力機關改革;將根據制衡原則分散國家情報院、檢察和警察等權力,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