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楊琳解讀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

2020-12-27 華夏經緯網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

  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公布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明確在今年12月31日前,川渝兩地群眾、企業在辦理涉及跨省、市的異地就醫登記備案相關手續、交通違法繳納罰款、普通護照籤發、合夥企業設立登記、審核籤發貨物原產地證明書等95個事項時,可全面實現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

  「川渝通辦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務實舉措。」11月15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楊琳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圍繞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出臺背景、清單亮點、工作進展等作了解讀。

  中央有部署 川渝有行動

  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出臺背景是什麼?

  楊琳: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協同推出了這個清單。中央有部署、川渝有行動,這是我們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

  此前,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重慶、四川兩地黨委、政府已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此次推出川渝通辦清單,是兩地合作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必將造福兩地群眾與企業。

  清單出臺前兩地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楊琳:今年上半年,我們就在謀劃推動川渝兩地政務服務通辦事宜。

  6月,我帶隊去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接洽此事。雙方圍繞通辦的路徑、方向、事項、合作方式等展開深入交流。

  7月22日,四川省政府秘書長張剡帶隊到重慶,與重慶籤署《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協議》,明確了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加強數據共享、推進線上「一網通辦」、推行線下異地辦理、加強跨區域協同監管等合作內容。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印發後不久,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陳彥夫來渝調研對接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工作,雙方就相關細節進一步磋商。

  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兩地政府還是相關職能部門,都做了大量認真、細緻的工作。雙方頻頻互動,反覆溝通商量,最終推出了這批清單。

  既對標對表 又突出特色

  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有何亮點?

  楊琳:本次發布的川渝通辦清單,聚焦川渝兩地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將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異地辦事頻次高、辦件量大、與兩地企業和群眾緊密相關的高頻事項,梳理形成95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這份清單涵蓋居民身份證換領、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普通護照籤發、企業設立登記等多個領域,有很多亮點。

  一是覆蓋部門範圍廣。清單裡的政務服務事項涉及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其中,重慶有14個部門,四川有15個部門(比重慶多一個民航部門)。

  二是涉及高頻事項多。清單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包括居民身份證換領、電子監控違法處理、電子社會保障卡籤發、企業設立登記、執業藥師註冊等95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

  三是推進實施速度快。清單對國家要求2020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58個事項實行了全覆蓋,拓展新增了32個川渝特色「跨省通辦」事項。同時,清單將國家要求2021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5個事項列入清單,實現時間提前了1年。

  清單中的增加事項和超前實施事項有哪些?

  楊琳:實際上,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可以劃分為「58+32+5」的形式。

  「58」是指國務院要求今年年底前必須實現「跨省通辦」的事項。比如學歷公證、學位公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互轉等58個事項。

  「32」是指辦理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電子監控違法處理、交通違法繳納罰款、補領換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社會保障卡信息變更、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設立登記、出具國際商事證明書等32個事項。這是川渝之間增加的特色「跨省通辦」事項。

  「5」是指包括開具臨時身份證明(開具戶籍證明)、川渝兩地戶口遷移、社保卡啟用(激活)、社保卡掛失與解掛、生育服務證辦理5個事項。這5個事項比國家規定的時限提前一年實現通辦。

  利企又便民 避免來回跑

  川渝通辦將給企業和群眾帶來哪些好處?

  楊琳:川渝通辦將極大方便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便利群眾異地就業安家,減少「多地跑」「來回跑」次數,有效提升川渝兩地政務服務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比如,重慶的企業想到成都拓展業務,以前要專程到成都去辦理註冊登記,現在企業不必兩頭跑,只需要在重慶提交辦理證照相關手續,即可獲得成都的營業執照,免去兩地奔波之苦,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營商環境。

  再比如,以前不能通過在成都繳納公積金在重慶貸款買房,現在我們推行了川渝公積金互認互貸,群眾若是從成都到重慶來就業,也可以用在成都繳納的公積金在重慶買房,極大方便了群眾。

  川渝通辦相關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楊琳: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熟一個通辦一個。我們會在今年12月31日前,確保95個事項全部實現川渝通辦。

  目前,兩省市相關部門(單位)正加快推動第一批川渝通辦事項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統一事項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等要素,編制規範化辦事指南,明確線上線下辦理方式,實現同一事項在川渝兩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同時,兩省市相關部門(單位)正將有關業務系統接入重慶市、四川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及「渝快辦」「天府通辦」移動端,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網上政務服務專區集中對外展示,實現川渝通辦事項線上「一地認證、全網通辦」。

  除此之外,重慶各區縣也在積極與四川省各市(州)、區(縣)進行對接合作。截至目前,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17個區縣與四川的天府新區等市(州)、區(縣)籤訂了合作協議。九龍坡區、巴南區等還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了川渝通辦專窗,為川渝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同時,不少區縣還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延伸「跨省通辦」的觸角。

  繼續推清單 拓展服務面

  第二批、第三批川渝通辦事項何時推出?

  楊琳:下一步,重慶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落實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戰略任務,適時推出第二批、第三批川渝通辦事項,努力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統一服務標準。緊扣「跨省通辦」事項全鏈條,加強川渝兩地政務服務機構、業務部門的工作對接,全面梳理服務模式,再造服務流程,統一辦事流程和辦事指南,推動事項辦理規範化運行,實現同一事項在川渝兩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二是優化服務體驗。豐富完善川渝通辦線上服務專區,推動「渝快辦」平臺與「天府通辦」等平臺對接,加快推動川渝通辦事項的受理、審批、制證等環節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線上「一地認證、全程網辦」;線下組織更多區縣政務服務大廳將川渝通辦事項納入窗口統一受理,推動有條件的區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一窗通辦」專窗,開闢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實現線下「異地受理、兩地可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線上線下多渠道服務。

  三是拓展服務範圍。重慶還要擴大朋友圈,加強與包括四川在內的全國其他省、市、區對接,進一步拓展「跨省通辦」的範圍,為重慶市場主體更好地融入國內大循環,避免群眾「來回跑」「異地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前不久,重慶沙坪垻區、江津區、大足區還與四川成都武侯區、河北雄安新區、陝西西安雁塔區籤訂「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結成「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夥伴,在四省六地實現商事主體登記等多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賦能政務服務創新。

來源: 重慶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首批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出爐,含身份證換領等95項年底前實現
    據省政府網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的通知,川渝兩省市在全國高頻政務服務
  • ...兩地政府發布首批川渝辦事清單 居民身份證換補等95個事項年底...
    市政府網發布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的通知,川渝兩省市在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跨省通辦」範圍和深度,梳理形成了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包括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電子監控違法處理、普通護照籤發、川渝兩地戶口遷移等95個事項,並於2020年12月31日前全面實現第一批川渝通辦事項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
  • 「川渝通辦」網上遠程更換駕駛證 兩天就搞定
    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公布第一批95項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川渝通辦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務實舉措,那麼這些舉措究竟好在哪裡?到底有多便捷?即日起,本報推出「記者體驗川渝通辦」系列報導,全方位體驗川渝通辦各項舉措給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  「現在好方便!
  • 「川渝通辦」實現多項車管業務異地辦理——網上遠程更換駕駛證...
    本報記者 周鬆開欄語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公布第一批95項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川渝通辦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務實舉措,那麼這些舉措究竟好在哪裡?到底有多便捷?
  • 雙城記|@川渝居民 今年底前身份證換補、駕照核發可以兩地通辦了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於2020年11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11月7日在重慶市閉幕。11月2日,川渝河(湖)長制工作培訓班在成都開班,來自川渝兩地河長制工作一線的100餘名幹部將在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護的協同性、系統性上開展務實交流。
  • 川渝通辦便捷生活丨羨慕嗎?告別來回奔波,川渝兩地群眾「一站式...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的共同推動下,2020年底,《川渝通辦事項清單(第一批)》涉及的95個事項實現線上「全網通辦」和線下「異地可辦」,有力推動解決川渝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今年初,雙方又共同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將實施「六大便捷行動」,提高川渝兩地人民群眾便捷生活水平。「川渝通辦」有什麼舉措和成效?
  • 第一批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更加...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前實現第一批58個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村(社區)證明事項的通知
    對有法律法規依據、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確需村(社區)提供的12項證明事項予以保留並整合規範為10項,制定《重慶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以下簡稱《保留清單》,見附件1);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符合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影響群眾辦事創業的35項證明事項予以取消,制定《重慶市村(社區)
  • 寧夏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12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門壁壘,打通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實現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馬上辦
  • 跨省通辦:黔南長順與廣州越秀83項高頻事項實現異地辦理
    長順縣政務服務中心通辦窗口「提交相關資料,掃描、上傳系統,推送至長順縣政務服務中心醫保局窗口,紙質原件同步通過EMS郵寄至長順縣」。以前黃普安跨省辦理住院費用報銷手續需要一天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完成,如今兩地開通「跨省通辦」後,10分鐘內就能辦理完成該事項。黔南州長順縣與廣州市越秀區為對口幫扶城市。
  • 雙城這一年丨同唱人社服務「雙城記」, 24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
    目前,川渝兩地已開通了社保卡信息查詢、激活、掛失、解掛等事項就近通辦業務,兩地群眾無論在川渝何處,無需返回發卡地,通過兩地人社官方APP或當地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均可辦理,實現了社保卡「就近辦」。目前,重慶、四川已經分別首批設立了66個、232個川渝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
  • 成都市政府發布一批幹部職務任免 張濤任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人民網成都12月22日電 (李強強)據成都市政府網站消息,近日,成都市政府發布一批幹部職務任免通知。成都市政府決定:張濤任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池世才任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長(掛職時間1年);冉從貴任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史鴻樂任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掛職時間1年);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從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入手,2020年底前,實現第一批事項「跨省通辦」,推動更多事項「省內通辦」、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同步建立清單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機制;2021年以後,不斷拓展「跨省通辦」的範圍和深度,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三)業務模式。
  • 「央廣網·視聽四川」川渝一體化推進營業執照異地 「互辦互發、立...
    總臺央廣記者韓民權報導:「不用成都和重慶之間來回跑,全程網上辦理,不僅大大節約了我們的時間和辦事成本,在疫情期間更是顯得方便快捷……」1月8日,在成都市青羊區政務服務大廳「川渝通辦專區」企業登記註冊窗口,拿到登記機關為「重慶市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營業執照的張女士感慨萬千。同日,陸先生也通過同一模式在成都市錦江區行政審批局領取了由重慶市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
  • 續寫「春天的故事」|②部門行動:川渝稅務交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川渝兩地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協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批合作事項加快落地見效,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日益深入人心,雙城經濟圈建設起步紮實、開局良好。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要以更大氣魄在雙城經濟圈續寫「春天的故事」。
  • 「巫溪洋芋」入選「重慶市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優質地理標誌...
    11月20日,記者從重慶市巫溪縣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巫溪洋芋」入選「重慶市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優質地理標誌保護名錄」。據悉,該目錄從全市200多個地理標誌商標中遴選出30個優質地理標誌商標,建立了成渝雙城經濟圈智慧財產權保護共治協同機制。
  •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進展:目前正擴大省內通辦試點
    特別是民法典出臺以來,民政部門深入學習領會,著手做好《婚姻登記條例》《婚姻登記工作規範》等法規制度的修訂,推動出臺一批新的政策措施,確保民法典有效實施。」數據聯網方面,文章介紹,「全國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全國聯網貫通,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當日即可向民政部全國婚姻信息資料庫推送婚姻登記數據。
  • ...將再添74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域無差別...
    日前,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全省通辦」工作實施方案》,圍繞保障改善民生、助力惠企利企,逐步推進更多個人服務和企業生產經營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全省通辦」。在2020年年底前實現5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9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省通辦」的基礎上,2021年年底前再實現74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以後實現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實施方案》指出,青島將建立「跨省通辦」「全省通辦」事項清單化管理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並逐步納入其他辦事事項,及時進行更新發布。
  • 廣西深化「放管服」改革 開展跨省通辦證照分離
    沈程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28日訊(記者 黃玲娜 李華潤)9月28日,廣西深化「放管服」改革新聞發布會在廣西新聞發布廳召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韋江,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吳錫熹,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葉雲,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劉軍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薛彬主持發布會。